一部产生于南宋初的《投辖录》,其中隐示着温州平阳县山谷间的恢奇佳妙的仙境。
《投辖录》著者王明清,字仲言,汝阴人,淳熙乙已(公元1185)以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后来任宁国军节度判官、泰州通判、浙西参议官,著作有《挥麈录》、《玉照新志》、《投辖录》三种,据《投辖录》自序,此书写毕于绍兴巳卯,即公元1159年。
《投辖录》、《四库全书》列入小说家杂事之属,这是有因由的,《投辖录》中的一篇《曾元宾》叙平阳仙境,极具神秘浪漫的气氛。但,奇妙的是,作者自心并不以为是在虚构小说,这非常浪漫的故事居然完全具备纪实新闻的要素:确切时间、确切人物姓名、确切地点。
故事写明温州平阳县桂岭里东溪人曾元宾,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雄飞,二儿子叫伊仲,三子叫长翰。“绍兴丁已夏初,幼子长翰纵走山谷间,睹小青衣容貌奇丽,夷然而前,曰:‘真仙欲邀君言少事。’长翰恍惚若惊,从而往之。萦迂行数里,至一林下,异香馥郁,非尘俗比。俄有五女子、二从者拥盖而出,珠珮盛饰,奇容艳妆,世所稀见,真神仙中人也”。长翰惊问:“你们都是什么人?”女子说:“吾五人是蓬莱岛的真仙,第一位叫仁静,字德俊,第二位叫仁粹,字德材,第三位叫仁娇,字德懋,第四位叫仁玉,字德全,第五位叫仁姝,字德高。”顾二位侍者说:“此二人乃吾之嫔娥也,曰媚真、曰美真。吾于君家有宿缘,不远万里而来,君之昆季三人久虽富贵,然未有不学而自成者也。吾等博学谈古,无所不至,欲师授汝等昆仲,以未知汝家君可否耳。可以此言白父兄,如其可从,即于汝居之前山顶巅营屋三室,几案之属亦可略,吾当择日自赴。如不愿从,亦无固必。”说罢由故道飘然而去。曾长翰归告父兄。曾元宾依告诫经营居室,累日而成,等待真仙。一天,真仙果然到来,命名其室曰“山堂”。真仙行踪非常神秘,“他人罕见其形,但与人杯酌谈笑,或有求文者,但展纸于案,惟闻墨笔削斩之声,俄顷挥翰盈纸。”
这真仙看似行踪飘忽举止超然,仔细考证其时代,竟有着极为强烈的现实意识与时代精神。故事所记为绍兴丁巳以来事,绍兴丁巳,即公元1137年。这是刻烙着历史创痕的特定时代。距此十一年前的靖康元年(公元1126)闰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攻陷汴京,俘虏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朝官三千余人。《清明上河图》所绘的令人神往的旖旎繁华景象,自此化为梦痕。翌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年号为建炎,是谓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宋高宗到温州,在温州城区鼓楼侧留下一个只有中央天子才能称的地名“紫微垣”。赵构在温州吸取了山水灵气,竟然精神振作,绍兴二年正月,移跸临安,杭州成为大宋朝的临时首都,南宋于是建立。这就在曾长翰遇真仙的五年之前。明了了此,就可以破解真仙诗的隐约的谜。真仙写给作者友人张彦忠的诗:“曾统三军执要权,妖氛扫尽复宁边。盐梅实是和羹手,共贺中兴亿万年。忠心报国不辞难,竭尽英雄险阻间。孽寇生擒如拾芥,未饶三箭定天山。”
所谓“盐梅和羹”,典出自《书经•说命》篇“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殷高宗武丁对宰相傅说之言。这诗用这样的庄严的典故歌颂什么人?当朝丞相秦桧!
秦桧名声搞臭是在其身死很久以后,在当时膺誉极隆,朝野歌颂,称为邦家栋梁、中兴贤相,甚至比为稳定东晋江山的王导(好多人在秦桧名声臭后把称颂秦桧的诗歌永远删去了)。所谓“三箭定天山”,是唐代将军薛仁贵的典故,《新唐书•薛仁贵传》:“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这是喻当时现实中的抗金名将岳飞。怎么既歌颂秦桧又歌颂岳飞?这个矛盾怎么破解?绍兴和议成,岳飞被当做反叛的罪人杀害,事在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十二月。《投辖录》撰作过程中,岳飞已死,秦桧仍在,作者歌颂当朝秦丞相,潜意识中却歌颂岳飞屈死的英魂。
更奇妙的是,这仙女竟以学统的传承者自命,那位仁静姑娘诫三子的诗:“东晋生华气,儒生颇好闲。所居得山堂,楹槛稍虚宽。森罗对草树,晓暮清阴寒。洒扫布几席,气体粗可安。图书虽非多,亦足侈览观。望令述事业,细大无不完。高出万古表,远穷四海端。于中苟得趣,自可忘寝餐。勉哉二三子,及时张羽翰。毋为玩嬉戏,玩取一笑欢。壯年不重来,光景如流丸。”诗远从东晋说起,西晋末的永嘉南渡是中国历史上北方文化南移;北宋末的靖康南渡是第二次文化南移。江南以至永嘉的开发就是启蒙于这两次不寻常的南渡。
真仙这么抒写幽美的仙境:“秀仙溪分一石崖,等闲居此象蓬莱。举眸尽是山林趣,何必东都长者来。”这是多么幽深佳美的境界!这,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依文中提示,故事发生在平阳县桂岭里东溪附近的山谷。今之苍南县(古代平阳县含苍南)藻溪镇有东溪村,山清水秀,依约仙风。莫非即是乎?如果寻踪,可能有意外的神奇发现。为赋清词,调寄《水调歌头》:
何处觅仙境?踏草访平阳。东溪深远,林挟海风水泱泱。堪痛永嘉南渡,更悯靖康北狩,蔓野走狼猖。蕙芷飙洪雨,翠鸟逐南翔。几多恨,犹未了,惜兰殇。茫茫天道谁问,何以脱绳缰?桂岭崖畔玉露,隐隐明星绰约,起舞拂霓裳。西上莲花顶,万里快清凉。
(张乘健/文 温州晚报/20120616/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