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盛培林:服从需要 致力为公

    作者:盛培林口述 魏华整理  编辑: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日期:2022-10-26  阅读:

    服从需要  致力为公

    刚过古稀之年的盛培林是温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多次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因各种原因搁浅,结果,由于民主党派工作的需要,盛培林服从组织安排,2000年3月加入了中国致公党,并当选致公党温州市委会第四届主委。   

    ——《温州晚报》记者:魏华

    服从组织安排儒雅书生走上政治舞台

    1960年,我从温二中毕业,被保送到浙江大学外语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温二中任教。三尺讲坛,兢兢业业,因有突出业务表现,1974年我调到温州教育学院任教。1984年温州大学创办,即被选拔到温大教书,担任外贸英语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积极追求进步的我在1986年就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但因1987年到北京外经贸大学进修,1988年1月又作为访问学者被公派到英国杜伦大学,入党一事遂被搁置。

    1989年6月,我回国后再度提出入党申请,学校党总支通过后向温大党委上报。但此时,为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的需要,我再次未能实现加入中共的心愿。当时温大统战部长找我谈话,说中央希望能有-些优秀的知识分子留在党外。并说温大当时尚无致公党支部,因我有过在外留学的经历,组织上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同意加入以“侨海”为特色的致公党?感念多年来组织对我的培养,我决定服从组织安排,于2000年3月成为致公党的一员。

    我的人生命运也因此而发生了变化。因为各方面条件符合,2001年致公党温州市委会换届选举时,我成为主委考察对象。尽管我还不熟悉致公党的工作,2002年换届选举时,我还是继易本松之后,成为致公党温州市委会第四届主委。此后,我还相继担任省九届政协委员、市政协八届常委。于是,手执教鞭的书生走上政治舞台,成为名党派地方组织负责人。

    主持党派工作大学教授的人生新角色

    致公党温州市委会主委,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角色。对此,我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党派工作也还较为生疏。但我觉得,这是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既然组织需要我,就要努力去做。

    那时,我的本职岗位是温大外语教学部主任,身兼两职,令生活变得异常忙碌和充实。为处理好两者关系,我常常放弃休息时间,双休日也忙于开会或走访党员、开展社会服务等各类活动。学校寒暑假也基本用于党派活动了。

    作为致公党市委会的负责人,我还经常要参加中共温州市委一些重大决定、重要文件的通报会,并准备会议发言。有时文件才拿到手,次日就要开会,而对已经数轮讨论、基本成熟的文件提出意见建议决非容易的事。我往往要连夜研读文件,领会精神。因为我总是认真对待,准备充分,发言多次受到中共市委领导的肯定。

    很快,我将主委这个新角色干得有声有色。在市委会班子成员的协助下,着力做了三方面工作:

    首先是开展特色活动,加强自身建设。2002年中共十六大前夕,致公党温州市委会组织了“红色之旅"考察活动。我带着40余位致公党成员,前往井冈山参观访问。此行不仅增强了组织凝聚力,也使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感性的认知,进一步明确了致公党作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在之后几年里,市委会每年都开展一次特色活动,如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西部大开发考察等。

    其二是配合市委市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为避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趋同现象,我特别注重突出致公党的侨海特色,紧紧抓住“侨”字做好文章。2005年,致公党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得知这一信息,我就在当年的市两会上,提交了“关于温州侨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并就此组织了多项调研。2005年,我在法国访问期间,一位老华侨得知我是温大教授,便紧紧拉着我的手说,要想办法办一所华侨大学,让孩子们回国受教育......老华侨滚烫的爱国心深深触动了我,2006年的省政协会议上我递交提案,建议省有关部门从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下决心在浙江创办一所华侨大学,并给予政策支持。提案在省两会期间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三是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在这方面,我们同样注重结合自身特点和利用“侨”资源,开展医疗咨询、捐资助学、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义诊等活动。2004年,为响应市委统战部提出的“情系民族兄弟,共奔美好明天”的号召,我们在文成县畲族聚居的西坑乡建立“共创美好明天扶贫基地”,并通过留学人员渠道,引进美籍华人退休教授创立的基金,在西坑乡创办了“王叔鲁建华图书馆”。

    2005年8月12日,我作为致公党中央代表团成员之一,应邀参加了在维也纳举办的世界华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暨全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会后顺道开展了对欧洲华侨社团的访问。温州华侨遍布欧洲,一句温州话 “天光吃黄罢未? (早上吃饭没有?)”便迅速拉近了彼此距离,我们还就加强海外联络、参与家乡建设、反独促统等,掏出了心里话。温州华侨的爱国情结和热情好客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5年6月2日,我作为地方市委会负责人的唯一代表,应邀出席了致公党建党80周年庆典活动,温州送去的俊雅民族音乐学校的古筝演奏被安排为晚会第一个节目,博得了热烈掌声。同年国庆前夕,致公党中央在北京举办庆祝建国56周年庆典活动,我与时任文成县副县长吴高宏、县统战部部长刘玲玲等,又作为唯一受邀请的地方代表,参加了庆典。

    2008年,我从市委会主委卸任,但作为一名致公党员,我仍热爱党派工作,关注市委会各项事业发展,积极参加市委会的有关会议和活动,继续投身参政议政发挥余热,为市委会工作提出不少意见建议。

    魏华:《温州晚报》记者

    【盛培林简介】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导。

    1962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

    1962年8月至1974年7月在温州二中担任英语教师。

    1974年至1984年在温州教育学院担任英语教师。

    1984年原温州大学创办时即调入任教。

    1988年1月至1989年6月,作为国家教委公派进修访问学者,在英国杜伦大学研究生院修完应用语言学等10门研究生主干课程,并从事应用语言学——双语词典学、翻译理论研究与双语词典编纂实践。

    1999年获评教授职称。

    2000年3月加入致公党。2002年任致公党温州市委会第四届主委。之后相继担任省九届政协委员、市政协八届常委。

    在原温州大学,历任国贸系副主任、行管系副主任、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2001年10月兼任双语词典翻译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6月担任与教育部重点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辞典学中心”联合培养应用语言学(双语词典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合作项目的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兼任双语词典研究所所长,2006年担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负责人与硕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现担任该专业委员会顾问。

    2008年12月退休。退休后仍继续从事双语词典学研究与编纂实践。

    主要论著《简明英汉贸易词典》(浙江科技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1994年再版),曾获温州大学首届优秀论著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在《中国翻译》《辞书研究》等国家社科类核心学术刊物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如:“双语词典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关于辞书编纂既规定又描写的原则”(“辞书研究”1999年第3期)。

     

    上一条:温州学前教育:大咖有约|林炎琴:致力于学前教育退而不休

    下一条:瑞安人文:沈洪保|陈茂烈生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