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耕耘园

    穀与榖

    作者:沈洪保  编辑: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日期:2019-11-27  阅读:

    2019年3月8日,《温州晚报》“康乐坊”栏目中有《正月正月慢,二月新榖旦》一文。标题中就把“穀旦”错作“榖旦”。

    “穀”与“榖”,两字形似,仅一笔之差,即“穀”比“榖”当中多一横。并且读音相同,皆读作gu。所以容易混淆出错。

    “穀”字有善、好的意思。“穀旦”的意思是良晨,也可以解释为晴朗美好的日子,或吉利的日子。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诗•陈风•东门之枌》:“穀旦于差,南方之原。”孔颖达疏:“见朝日善明,无阴云风雨,则曰可以相择而行乐矣。”古代有“臧穀亡羊”的故事,《庄子•骈拇》里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成为为典,比喻事不同而实则一。古代有一部儒家经典,其名为《春秋穀梁传》是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穀”字是常用字,又是百穀之总名,粮食作物的总称。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叫“穀雨”。年成好,粮食丰收称“五穀丰登”。

    稻穀的“穀”,山谷的“谷”,本来是两个字,汉字简化以后将这两个字合并,都写作“谷”。所以,现在“穀雨”也可以写作“谷雨”,“稻穀”可以写作“稻谷”,但“穀旦”还是要写作“穀旦”,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榖”呢?亦称“构”、“楮”,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叶子和茎上有硬毛,花淡绿色,雌雄异株。新生枝密披灰色粗毛,具乳汁。故温州有些地方的人称它为“苦奶树”。果实圆球形,成熟时鲜红色,有点像一颗一颗的杨梅。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其下维榖》:“榖,幽州人谓之榖桑,或曰楮桑,荆、扬、交、广谓之榖……今江南人绩其皮以为布,又捣以为纸,谓之榖皮纸。”

    温州地区这种榖树很多,不是人工种植的,都是野生的。河边、路边、公园角落、山脚等,到处可见。园林人员认为这种树是非名贵树木,所以大多都被砍伐。榖树长得高大的也有三层楼那么高,而且枝干错落,叶子茂盛,应该也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

    简言之:“穀”是“稻谷”之“穀”;“榖”是一种树木。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字是不可混用的。

    汉字形近字是不少的。如“戍”“戊”“戌”,有人因为分别不清,会把“戊戌年”写作“戊戍年”;又如“圮”“圯”,古代有“张良拾履,圯上受书”的故事,而有人会错打成“圮上受书”。也有人会把“坍圮”错写作“坍圯”。这些字字形结构相近,而含义却不一样,读音也有不同。它们的搭配是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只要搞清它们的笔画上的细微差别,以及字义与读音的不同,也是可以分别清楚的。我们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汉字要有敬畏之心,千万不要马马虎虎,只要具有这种心态,才会少出差错。

    上一条:我校老干部书画院翰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下一条:一首绝句传遍神州的瑞安诗人曹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