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埃及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的,第一是它的全民义务教育。埃及除幼儿园自费外,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导游告诉我大学生不仅不用交学费,每月只需交30埃镑,伙食费住宿费全包括了,大学的录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当然这里指的都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那得另当别论。幼儿园收费也不是很高,他的孩子选择中等档次的幼儿园,每学期学杂费3000埃镑。第二是公费医疗制度,不管有没有工作全民一律免费医疗,如果遇到疑难杂症非要到国外医治的,药费照样可以报销。听导游说到这里,我不禁反问了一句,这样说来穆巴拉克不是很得人心吗,为什么要推翻他?他坚决地说,不对!这两项政策不是穆巴拉克定下的,是第一任总统纳吉尔早就定下的。
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经济上支持非洲的力度也快速增长,在路上我好几次看到国产的奇瑞和中华牌轿车,甚至还看到这两个牌子的4S店。高速上中国宇通客车比比皆是,我们从卢克索到红海坐的大巴就是我国北方汽车公司制造的。导游说汽车配件和电子配件基本上被我国市场垄断。
埃及公务员的平均工资在1800埃镑左右,由于贫富悬殊,新任总统穆尔西已经把工人的最低月收入350埃镑,提高到600埃镑,翻了将近一倍。深受人民拥护。城市的脏、乱、差现象恐怕是需长期治理才行。
埃及人均GDP将近3000美元不及我国,除南非以外,它已经是非洲第二经济强国。既然他们推翻了独裁政府,多么希望埃及当局能制定相应的利民政策,努力改进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全民族素质。我想埃及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有着诱人的旅游资源,有着祖先传承的聪明才智,还捧着聚宝盆似的苏伊士运河,有这样好的外在内在条件,广大人民还有不富裕不安康的道理吗?
(彭兆丰/文 北京社会科学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