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书讯 | 《宋元温州诗略》出版

    作者:  编辑: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日期:2022-07-18  阅读:

    书讯 | 《宋元温州诗略》出版

     

    书名:《宋元温州诗略》

    作者: 陈增杰 编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书号:978-7-308-22617-2

    出版年: 2022-6

    开本:大大32

    定价: 108.00

    装帧: 平装黑白印

    页数:864

     

    作者简介

          陈增杰,温州大学编审,《汉语大词典》分册主编,编校有《林景熙集》《唐人律诗笺注集评》《李孝光集》等,著有《豁蒙楼散稿》《宋元明温州诗话》《汉语大词典论集》等。

     

    内容简介

          本编选录宋元时期温籍诗人180家计诗800首,共为六卷,其中宋略四卷、元略二卷。内容取材于诸家别集和有关总集、选集,参校多种版本,文字择善而从,既着眼全面,注意平衡,又适当突出重点。对一些问题如作者生平事迹、作品存佚互见所事考辨,另立附考”“附记目表出。本书通过评笺方式,将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或较有特色在当时产生过影响的诗作介绍给读者,用助赏览,以增进对这一历史时段本地区诗歌创作成绩、发展风貌及交流情况的了解,并为宋元诗研究、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供线索和参考。

     

    前 言

          宋元时代,是温州诗歌发展历史上最为发达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名家辈出,名作众多,异彩纷呈,蔚为大观。有独树一帜崛起于南宋诗坛的永嘉四灵及其诗派,也有像王十朋、林景熙、李孝光、陈高那样誉称海内有影响力的诗家,而永嘉学派主将薛季宣、陈傅良、叶适,还有大画家黄公望、南曲之宗高明等,才华旁溢,余事作诗人,亦皆能在宋元诗的进程中占得一席地位。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家名家,本书也十分注意采录众多如星罗棋布并不起眼的小家们的可传之作,其中有像林升那样孤篇横绝名留后世者,而更多的则是名不见经传需要大浪淘沙加以筛荐挖掘的佳什,让他们散落的星光在暗夜的苍茫中能够耀眼地闪烁起来,引人注目,开阔读者的视野,庶不辜负作者撰述的苦心。本书取录一首的作者甚多,即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其曰诗略者,清人乔亿有《大历诗略》之著,予事《唐人律诗笺注集评》所借镜,遂取以名焉。

          本书选录宋元时期温籍诗人183家,计诗801首,其中宋略131家,诗563首;元略52家,诗238首,厘为六卷。通过注评方式,将这一时期的优秀篇章或较有特色的在当时产生过影响的诗作介绍给读者,披沙拣金,提炼精华,用助赏览,以增进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段温州地区诗歌创作成绩、发展风貌及交流传播情况的了解,并为宋元诗研究、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

          本书选录,既着眼全面,注意平衡,又适当突出重点。在内容、体式、风格上,则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兼容并蓄,细大不捐。入选篇目都经过仔细考虑,反复斟酌而确定。本编取材于诸家别集和有关总集、选集、各类选本,参校不同版本,文字择善而从。遇有疑难或重要异文,则作辨订,有所交代。注文分解题和字句训释两部分。评论选辑见于诗话、笔记、选本有关论述,笔者之心得体会亦附著焉。编选者在纂修过程中对一些问题,如作家生平事迹、作品存佚互见等,做了若干探索考辨,另立附考”“附记目表出,供读者参览。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邑人曾唯编纂刻印的《东瓯诗存》四十六卷,取材广博,搜集颇丰,无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温州文献丛书》第四辑编录之张如元、吴佐仁校补本,又广事增补,这些都给本书编选带来许多方便。唯曾氏原编,蒐辑广泛可嘉,而把握稍欠,选择时见局限,尤其是大家名家的作品。即以王十朋诗为例,《诗存》卷二录选计80首(为该书入录篇数最多者),然往往未副人望;兹编通览《梅溪集》并多方参考验证,简择24首(照顾平衡),庶几读者能尝鼎一脔。对照曾选,篇目同者仅2首。他如薛季宣、陈傅良、叶适、林景熙、李孝光等,情况类似,不一一列举。本书选目工作,举此可见一斑。

          但是,选诗、解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人所深叹:夫作者难已,而知者亦未易也。(侯一麟《龙门集·杜诗通小序》)王义山云:作诗难,选诗尤难。荆公选唐百家诗,刘后村选唐宋诗。虽然,诗岂易选哉?古诗二千余篇,吾夫子删为三百五篇,非夫子敢尔?东坡谓渊明好诗甚多,《文选》未尽录。吕东莱编诗,谓渊明诗如《归田园》,如《问来使》,与夫《饮酒》《责子》《拟古》等诗,皆《文选》所遗。诗岂易选哉!(《稼村类稿》卷十《乾坤清气诗选跋》)这是说选诗的不易。沈存中云:小律诗虽末技,工之不造微,不足以名家,故唐人皆尽一生之业为之。至于字字工炼,得之甚难,但患观者灭裂,则不见其工。故不唯为之为难,知音亦鲜。设有苦心得之者,未必为人所知。(《梦溪笔谈》卷十四)陆放翁云:阮裕云,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吕居仁用此意作诗云:好诗正似佳风月,解赏能知已不凡。’”(《老学庵笔记》卷三)这是说注诗、评诗的不易。余虽广撷博采,黾勉从事,而或囿于见闻,眼力未到,体悟未深,抑由审美差异及各种复杂因素,遗珠或唐突误解处容所难免,出版以后,敬祈广大读者赐教有以补苴是正为幸。

          这部选本,虽着手较早,中间却几经曲折。201111月始为筹划,通览诸书,初选篇目,然还只编了一小半,20124月即因病中辍。身体稍稍恢复,接续未竟之功,于20137月完成全书初稿,共六卷。但不久,应聘参加《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修订编纂工作,并承担第三册主编定稿任务;接着忙于《李孝光集校注(增订本)》《豁蒙楼散稿》《宋元明温州诗话》《汉语大词典修订丛稿》几本书的撰作和整理出版,无有假暇。直至20208月,参加温州市文史研究馆工作会议,讨论学术规划,我在发言中提到这部书稿的编写情况,引起领导层的关注和重视。金柏东副馆长让我写一个项目介绍,并很快列入文史馆的出版规划。我于是重董旧稿,决定对全书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修改补充,俾臻完善;然而这时才发现书稿第六卷(元略二)电子文本丟失,幸纸质资料大体尚存,还可以按图索骥重做。20212月,又患病一次。这样断断续续,到20218月,终于改定全稿。算起来,兹编前后历时十年,而真正投入的时间加起来恐怕也有十数个月。有始有终地做好一件事,确乎并不容易。 

    豁蒙楼主人谨识

    2021820

     

    目 录

    卷一  宋略一

     

     一首/003

    周行己 六首 / 004

    刘安上 七首 / 009

    许景衡 九首 / 014

    林灵素 一首 / 021

     一首 / 024 

    娄寅亮 一首 / 025

    林季仲 五首 / 026

    宋之才 一首 / 031

    陈彦才 一首 / 033

     一首 / 034

    沈大廉 一首 / 036

     一首 / 037

    林亮功 一首 / 038

    王十朋 二十四首 / 039

     二首 / 067

    郑伯熊 三首 / 069

     一首 / 073

    郑伯英 二首 / 074

    甄龙友 一首 / 077

    薛季宣 十首 / 079

     一首 / 095

     一首 / 096

    陈傅良 十二首 / 098

     九首 / 113

    朱严伯 二首 / 124

    陈庚生 一首 / 126

    木待问 二首 / 127

      二首 / 128

    王自中 三首 / 130

     

    卷二  宋略二

     

    许及之 十九首 / 137

    周去非 一首 / 153

    彭仲刚 一首 / 155

     三首 / 156

     三首 / 159

     一首 / 164

     二首 / 165

    陈宝之 一首 / 167

    陈德翔 一首 / 169

    林宾旸 一首 / 170

    钱文子 一首 / 171

     十八首 / 173

    蔡幼学 三首 / 193

     一首 / 196

    庞石甫 二首 / 197

     二十九首 / 200

    薛仲庚 三首 / 220

     二十九首 / 224

    赵汝铎 一首 / 242

     二十八首 / 244

     二首 / 262

     

    卷三  宋略三

     

    赵师秀 三十一首 / 267

     七首 / 298

     一首 / 307

     一首 / 309

    卢祖皋 九首 / 311

     一首 / 319

    薛师石 十一首 / 320

     一首 / 329

    夏元鼎 一首 / 331

     九首 / 333

    亥 一首 / 341

    卢方春 四首 / 342

    林杏村 一首 / 347

    薛师董 二首 / 348

     四首 / 350

    赵希䢍 十首 / 354

    高彦符 二首 / 361

    赵汝回 七首 / 364

    赵汝迕 一首 / 369   

     五首 / 372 

     三首 / 375

     一首 / 377

     二首 / 378

    赵处澹 七首 / 379

    赵肃远 三首 / 383

     二首 / 385

    谢子强 一首 / 386

    赵崇奫 一首 / 388

     一首 / 389

    赵善思 一首 / 390

    赵崇滋 五首 / 391

     一首 / 396

     三首 / 398

    徐献可 一首 / 401

    无名氏 一首 / 402

    马宋英 一首 / 403

     三首 / 404

     二首 / 406

    梅元春 一首 / 409

    赵克非 五首 / 410

     六首 / 412

     二首 / 416

    曹稹孙 一首 / 419

     二首 / 421

     

    卷四  宋略四

     

    陈淳祖 二首 / 425

    徐俨夫 一首 / 426

     四首 / 427  

    林天瑞 三首 / 430

     十一首 / 432

    陈兼善 二首 / 440

     九首 / 442

    陈宜中 一首 / 452

    陈养浩 二首 / 454

    孔梦斗 一首 / 456

    翁日善 一首 / 458

    宋庆之 七首 / 459  

    周翼之 一首 / 464

    谢隽伯 三首 / 465

    潘希白 三首 / 468

     一首 / 471

    林千之 一首 / 472

    陈虞之 一首 / 474

    赵茗屿 四首 / 475

    俞德邻 三首 / 479

    张庭芝 一首 / 483

    林景怡 一首 / 484

    陈观国 二首 / 486

    陈一斋 三首 / 489

    周自中 二首 / 491

    刘宗功 一首 / 492

    谢无竞 一首 / 493

    韩兼山 一首 / 494

    谢草塘 一首 / 494

     一首 / 495

    高天锡 一首 / 496

    林景熙 三十七首 / 497

    林一龙 三首 / 553

       一首 / 556

    陈则翁 十二首 / 558

    陈任翁 四首 / 567

     

    卷五  元略一

     

    陈天佑 一首 / 573

    陈壶中 一首 / 574

    陈文尹 三首 / 574

    林景英 一首 / 576

    汪鼎新 一首 / 577

    刘平叟 一首 / 580

     一首 / 581

    宋眉年 一首 / 581

    黄允高 一首 / 582

    黄公望 十二首 / 583

    陈昌时 八首 / 594

    汉 十首 / 602

    陈得时 二首 / 611

    王振鹏 一首 / 613

    刚 一首 / 616

    陈可时 二首 / 617

     四首 / 618

    陈与时 五首 / 622

    陈允文 一首 / 625

    陈识时 一首 / 626

    李孝光 三十四首 / 627

      一首 / 677

       四首 / 679

    吴学礼 四首 / 682

    冯元衮 一首 / 684

    张天英 九首 / 685

     

    卷六  元略二

     

     四首 / 697

     六首 / 700

     五首 / 706

     一首 / 709

    吴氏女 五首 / 710

    释文信 二首 / 713

     八首 / 716

     二首 / 723

     六首 / 725

    沙可学 二首 / 729

    赵次诚 三首 / 732

    陈允明 一首 / 734

    昇 三首 / 734

     十五首 / 736

     七首 / 751

    陈秀民 八首 / 755

     三首 / 763

    朱希晦 十首 / 766

    陈观宝 一首 / 773

    陈安国 一首 / 774

     二首 / 776

     十九首 / 778

    陈彦卿 一首 / 793

       九首 / 794

     一首 / 802

     四首 / 802

     

    参考文献 / 807

     

    试 读

    卷一 宋略一

     

    林石

          林石(1004—1101),字介夫,瑞安塘岙人。不从科举仕进,以明经笃行著闻当世,学者以其居里称曰塘奥(岙)先生。时王安石《三经新义》盛行天下,石独不趋新学,以《春秋》教授乡闾。年九十八,无疾而终。(嘉庆《瑞安县志》卷八)

          林石为胡瑗(安定)、陈襄(古灵)之再传弟子,也是永嘉之学的最初传承者,与王开祖(儒志)、丁昌期(经行)号皇祐三先生。周行己称其与洛阳程颐(正叔)、京兆吕大临(与叔)皆传古道,为世宗师(《浮沚集》卷七《沈子正墓志铭》)。所著《三游集》已佚,现存诗3首。事见陈傅良《止斋集》卷四八《新归墓表》,弘治《温州府志》卷十《理学》、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七七《儒林》有传。

     

    梅雨潭忆旧游

          去夏曾同潭上游,荫松坐石濯清流。论文声杂飞泉响,话道心齐邃谷幽。盛事忽思寻旧好,烦襟顿觉似新秋。也知人世多馀暇,能更重为胜赏不?

    【注】

          梅雨潭,在温州城南40里仙岩山(大罗山之阳)。晋宋以来已为风景名胜,谢灵运任永嘉郡守,曾游历其地,作有《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诗:蹑屐梅潭上,冰雪冷心悬。明王叔果《半山藏稿》卷十一《仙岩记》:(梅雨)潭在兹山为最胜,四顾岩壁峭立,瀑水飞洒潭中,空濛若细雨。潭口两巨岩相掎,中开空处,旧乱石堆塞,今修平为矶,名喷玉矶。可列坐二席,矶上对瀑,如从灶门引首自内观天也。明李贤等撰《明一统志》卷四八《温州府·山川》:梅雨潭在瑞安县东四十五里。上有飞瀑数十尺,分流四道而下,又名仙岩瀑布。朱自清散文名篇《温州的踪迹·绿》,所写即此潭。

          此诗当是林石晚年之作。弘治《温州府志》本传言温州郡守李钧造其庐,郡丞赵㞦、瑞安县令朱著(素)同谒其母,偕石游山水间,所至唱和,有《三游集》。按,崇祯《仙岩志》卷五载有李钧次韵作《和林介夫先生韵》:欲追河朔一时游,曾效兰亭泛曲流。闻说仙岩为绝胜,喜同高客共探幽。清风未挹初逢夏,灵地将登已觉秋。幸有兵厨三雅酝,论文应饮百杯不?而据弘治《温州府志·名宦》,赵㞦于元丰二年(1079)八月以大理评事通判温州。依此相推,本篇当作于神宗元丰四年(1081)夏,去夏同游者为李钧、赵㞦、朱素诸人。

          ①盛事,崇祯《仙岩志》卷五引作盛暑

     

    周行己

          周行己(1067—1125),字恭叔,瑞安人。晚年僦室温州城内净光山(松台山)麓雁池(今鹿城区蝉街乘凉桥)畔,名曰浮沚,言如浮云居沚(水中小洲)上,去留无止,学者因称浮沚先生。17岁入读太学,与郡人游太学者蒋元中、沈躬行(彬老)、刘安节(元承)、刘安上(元礼)、许景衡(少伊)、戴述(明仲)、赵霄(彦昭)、张辉(子充),皆经行修明为四方学者敬服(叶适《水心文集》卷二九《题二刘文集后》),时称元丰九先生。登哲宗元祐六年(1091)进士,历任州学教授、秘书省正字、县令等职。

          行己从师程颐,又是潘大临、晁补之的弟子,与黄庭坚、李之仪、李廌、欧阳献、晁说之等并有交往。其传承二程之学,又接受了关学、蜀学影响,是南宋永嘉学派的先驱者。归有光说是他首先将程学传入浙江,周行己能发明中庸之道,浙中始知有伊洛之学(《震川别集》卷二下《浙省策问对二道》)。叶适论永嘉之学的渊源,谓周(行己)作于前而郑(伯熊)承于后(《水心文集》卷十《温州新修学记》);《四库全书总目·浮沚集》提要谓实开永嘉学派之先。行己论诗主平淡劲健,绝弃绘饰。现存诗154首,长于五古,诗风纯正淡易,颇有理致。《温州文献丛书》第一辑编录周梦江校笺《周行己集》(2002)。

    韩淲《涧泉日记》卷下:文字温淡,但时有《庄》《老》,与程氏之说相背。诗亦好。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五《浮沚集》:于苏轼亦极倾倒,绝不立洛、蜀门户之见,故耳濡目染,诗文亦皆娴雅有法,尤讲学家所难能矣。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五《浮沚集》:其文章明白淳实,亦具有儒者气象。盖行己虽讲学之家,与曾巩、黄庭坚、晁说之、秦观、李之仪多相倡和,尤倾挹于苏轼,故能不以语录为文云。

          孙衣言《浮沚集手记》:恭叔铭墓之文,平实雅正,极似永叔;诗则有意于杜老,盖不独开永嘉学派之先,其文章亦卓然陈、叶先声矣。

          吴鹭山《光风楼随笔》卷下:盖浮沚于义理、辞章之学,固雅不欲偏废,惟不以文胜质耳。叶水心尝有意合道学、文章之裂,其实浮沚即先已有此气象矣。

     

    和郭守叔光绝境亭

          云横绝尘境,峻堞若绳削。群山列培塿,众水分脉络。下瞰万瓦居,缥缈见楼阁。松风发天籁,泠然众音作。晶晶天宇清,尘襟一澄廓。

    【注】

          郭守叔光,温州知州郭敦实。敦实字叔光,奉化(今属浙江)人。元符三年(1100)进士,历仕集贤殿修撰、显谟阁待制,温州、滁州知州。按,叔光于大观四年(1110)至政和三年(1113)知温州,本篇当作于期间。绝境亭,在郡城西南偏松台山顶。徐照《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绝境亭》云:公能同众乐,私帑建官亭。”“谓叶适,是则亭为叶公出资所建。然据叶适《水心文集》卷九《宿觉庵记》:枯茶败草,仿佛乱石中,余慨然怜之,为于绝景亭下作小精舍。绝景亭即绝境亭(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六引录作绝境亭),叶公所建者乃亭下精舍(僧道修炼居住之所),亭固先已在。周行己有《和郭守叔光绝境亭》诗,稍后林季仲《次曾谹甫韵寄贺子忱》云结邻能践前言否,春色方深绝境亭。所咏皆即此亭。雍正《浙江通志》卷五十《古迹·温州府下》:绝境亭,《名胜志》:宋邑人周行己建于郡城积谷山上(引本篇略)。光绪《永嘉县志》卷二一《古迹志一》:绝境亭:在积谷山上,周行己建。《名胜志》。其言亭在积谷山上,所据都自明曹学佺《名胜志》,恐非确。松台、积谷两山邻近,均城内名山,不当有两个同名的亭。

          ①众音,《东瓯诗存》卷一作众响。

          ②晶晶,《浙江通志》卷五十作晶莹。清,弘治《温州府志》卷二二、《浙江通志》作

    【评】

          写登览胜景,境界阔大,有俯视一切之概。

     

    杨花

    杨花初生时,出在杨树枝。

    春风一飘荡,忽与枝柯离。

    去去辞本根,日月逝无期。

    欲南而反北,焉得定东西。

    忽然惊飙起,吹我云间飞。

    春风无定度,却送下污泥。

    寄谢枝与叶,邂逅复何时。

    我愿为树叶,复恐秋风吹我令黄萎;

    我愿为树枝,复恐斧斤斫我为椽榱。

    只愿为树根,生死长相依。

    【评】

          言杨花飘忽不定,或翔云间,或堕污泥;而杨叶易萎,杨枝易斫,唯有树根能够生死长相依。赋物咏怀,寓含坚守根本,不为外物所移之义。通篇辞意畅达,不加修饰,体现了周诗明白淳实(《四库全书总目·浮沚集》)的特色。

     

    来源:浙大文史出版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MEzTWISRO6blwQvzlnaSQ

     


    上一条:温州日报:熔考证、注解、评论于一炉 ——评陈增杰《宋元温州诗略》

    下一条:温州大学图书馆:温文尔雅|第三期·潜心为学的温大学人-马大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