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温州读书报| 马大康:让人沉醉的日子

    作者:  编辑: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日期:2021-04-12  阅读:

                                     作者简介

    马大康

    1947年生,浙江温州人。1981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读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文艺学、美学的教学和研究。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负责人,兼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诗性语言研究》《文学活动论》《文学行为论》等,专著曾五次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三次获得一等奖。


    让人沉醉的日子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可是作为一位高校教师,当手捧自己的第一本著作,哪怕是印刷装帧简陋的小书,那种兴奋、激动是难以言喻的。对于我这位“高龄产妇”来说,那份感受又别有一番滋味。著作出版的1993年,我已经46岁。这样的年龄,老一辈学者早已步入学术高峰期、著作等身了,而我却刚刚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

    经历了十年支边新疆的兵团生活,之后又读了三年研究生,1984年底,我分配到温州师范学院工作。那几年,除了承担中国现代文学、美学、文艺心理学三门课程外,我还负责《温州师院学报》编辑。两个孩子读书,家庭生活拮据,又不得不在校外兼课,只有夜深人静才能挤时间备课和撰写论文。当时,尽管已经发表不少论文,并于1988年破格晋升副教授,但毕竟研究领域分散、成果零碎,形不成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1992年下半年,在学校领导谷亨杰、李日增和人事处长仇毅的支持下,我终于获得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访学的机会。

    我的导师是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钱中文先生和杜书瀛先生。每周钱先生给博士生开半天课,就文艺学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先生事先布置讨论题目让大家准备,课堂上先由学生发言,先生最后才做总结。虽然我只有幸参加了半年课程,却开阔了理论视野,了解了前沿动态。到北京不久,我就确定了专著的中心论题,酝酿了论述提纲,并在钱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专心写作。除了上课和写作,我参加了金元浦、王一川、陶东风、张法几位年轻博士的学术沙龙,每次就一个共同问题神聊,然后分头写文章作为笔谈发表。那时,正当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读书热日渐降温、下海经商酿成新潮之际,我们却活在象牙塔里,一心一意做学问。

    北京的冬天来得特别早,转眼间气温骤降,呼啸的寒风将枯叶一层层从树枝上剥落,无情地委弃在尘土里。我住宿的社科院研究生院坐落在北京城郊,似乎更显得气象肃杀。从那里去文学所听课或借图书,得顶着北风蹬上两小时自行车。每每双手被冻得皴裂溃烂,身上却依然热汗涔涔。听完课,赶回去用餐是来不及的,只能在街上花一元钱买个煎饼充饥。最诱惑人的是北京的烤红薯,只要你从街市穿过,路边飘来阵阵扑鼻的香气,简直馋得你无法抗拒。我只得屏住气息,加快步伐逃离这个魔障。那些日子尽管清贫、辛劳,内心却十分充实,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心无旁骛地专心读书、思考、写作,工作效率特别高,思路顺畅,妙绪泉涌,短短四个月就完成了专著的主体部分。

    1993年上半年,专著终于杀青,可是真正令人头疼的事才刚开始。那时,学术著作出版难已经成为学界一个难解的症结。学术著作不卖钱,有哪家出版社愿意干赔本买卖?向几家出版社问询,不是被干脆拒绝,就是开出高价出版费用。对于囊中羞涩的我,更无计可施。面对厚厚一摞誊写得工工整整的手稿,我不能不感到惶惑和气馁。写作是艰辛的,常常有难题搅得你心神不宁。可是,难题本身就是诱惑,它激发你以加倍的勇气去求索。当你在阅读、思考中疑团冰释,登上一片理论新地时,那种快意是足以补偿所付出的劳苦的,而如今却令我一筹莫展。我真感到这个“孩子”太生不逢时。在人人忙着挣钱争利的时候,我却在清谈文学和审美,这个与钱、利相隔那么遥远的莫名其妙的东西,有谁又会对它青眼相看呢? 所幸,通过学界朋友的介绍,南京出版社以最低价接受了我的书稿。为了节省开支,封面还是由我的女儿马伊做的设计。钱中文先生为书作了序。在序言中,钱先生写道:

    我赞赏大康同志踏实、严肃的学风。他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做学问,目不旁骛,心无杂尘,专心致志,孜孜以求。不哗众取宠,也不争趋时流;不浮躁狂妄,也不人云亦云。这在当前学术界的氛围中,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前几年,有不少有才能的年轻人随商潮而去,但也留下了一些执着于文艺理论探索的人。他们淡泊为学,希冀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域有所建树,获得生活的乐趣,这正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希望所在,大康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先生的肯定给我莫大鼓舞,即便在我整天奔忙于学校行政事务的时候,都没有放弃学习和写作。著作付梓,我把它命名为《生命的沉醉》。是的,那虽然是一段艰辛的日子,却也是最让人沉醉的日子。

    《温州读书报》

    由温州市图书馆、温州图书馆学会主办。创刊于1997年1月,每月一期,四开四版。二十四年来已发行284期,累计五十万份。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成熟,作为传播信息、沟通思想、陈述意见的公共平台,日益受到各地读者的关注和认可,得到市内外作者的信任与支持,成为展现温州图书馆人精神面貌的一个窗口,介绍区域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2014年4月,获“中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类十佳内刊内报”奖;2016年12月4日,荣登"出版业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中国新媒体大数据平台)。

    来源:温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R53mdTJj0mqGre_yQYO5g

    上一条:马大康丨“迷狂”与“虚静” ——中西方不同的审美回归之路

    下一条:张小燕:瓯江边儿上那道最靓的“警”色——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之际写给温州的“警察蜀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