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工作动态

    温州新闻网:【温网观察】温州市民网络观察员张小燕:小店真情 “国色”天香

    作者:  编辑: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日期:2022-01-30  阅读:

    前不久,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塘北西路77号的“矾山鲜面”老板李国色失落地感慨:“再也收不到郑祖龙老人递来的‘纸币’了,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再煮一碗他最喜欢的鸡蛋面。”

    时光倒流三十年,在苍南矾山镇甘岐村温周窟,5岁的李国色母亲去世,卖棉花糖维持生计的父亲早出晚归,他跟着爷爷一起生活。李国色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爷爷告诉他要记着报答,感恩的种子在李国色幼小的心灵播撒。

    如今做了面店老板的李国色和妻子吴春明,每天凌晨2点要到店里做面条,3点半开始为早餐店送货。小本、小店的辛勤经营,李国色不忘回报社会,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加入“天天向善一日一元捐”的爱心团,每天捐出1元钱帮助有需要的人。埔坪村一女孩父亲去世没钱安葬,他发动几个朋友捐钱相助,还出钱资助女孩儿上学读书。他经常忙里偷闲抽空探望家乡生活不便的黄大爷一家。

    李国色接手面店时,父亲对他有个“特殊”交代,必须善待一位叫郑祖龙的特殊顾客,他是位受过伤的残疾人,不管给不给钱都要给他面吃。李国色一直谨记父亲的嘱托没怠慢过这位“特殊”顾客,这位“特殊”顾客也越来越“特殊”,经常拿手绘10元、100元、1000元面值不等的特殊“纸币”来店里买面条。

    老人每次手持“纸币”认真地“买”,李国色夫妻每次认真地“卖”,老人理直气壮地“消费”着,心安理得地“交易”着,李国色夫妻二人乐呵呵地陪伴老人演绎着充满善意、爱意的人间童话。“假”币真情在“矾山鲜面”的小店里演绎了近十个春秋。直到2022年1月7日郑祖龙老人不幸离世,李国色在网络平台发布他和老人故事的第“138”集,泪目了千万国人。

    李国色是大爱温州的缩影

    温州是个充满爱意和善意的温暖之州,温州是一座最具幸福感的七星级慈善城市,接下来将打造更有温度的友好型城市。乐善好施是温州的城市个性,瓯越大地自古民风古朴,民心向善,河上有“廊桥”,晴天可蔽日阴天可挡雨;街上有“榕亭”,冬热粥夏凉茶,乐善好施的民间习俗和守望相助的邻里亲和从未间断。

    遍布温州大街小巷的民间草根慈善,是自愿而不是强制,是平民之举而不是富人的专利,是一场人人可为的群体道德实践。演绎了温州从“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的必然逻辑,展示了从“财富温州”到“道德温州”的文化自觉。如果说40年前的财富“井喷”是温州人追求物质享受的初级人性回归,现如今道德“井喷”则是温州人追求精神享受的人性光辉的再度张扬。李国色就是温州千万草根慈善的一员,“矾山鲜面店”就是一个暖意浓浓的爱心驿站。

    李国色是土生土长的苍南人,吃海鲜长大的苍南人骨子里不缺钙。敢为天下先,“胆大包天”王均瑶、民告官的包郑照、制造第一个农民城的陈定模……苍南人很硬气又很善良,走进李国色的老家“世界矾都”矾山镇,福德垵126号是福德湾老街口上山的第一个铺子,那个爱心茶亭郑秋燕一家三代坚守了70多年。

    为了留个念想,李国色将老人部分手绘“纸币”拿去装裱店塑封。老板娘激动地表示,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看新闻知道了你的事情,我也做件好事为你免费塑封。老人的手绘被塑封,却没有封住李国色爱心的代际传递和广泛传播——爷爷的感恩,父亲的嘱托,儿子小石头至今念叨那位常来他家的“手绘”郑爷爷。之前很多热心网友通过李国色纷纷为老人送上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和牛奶、粽子等食物。

    李国色是诚信温州的折射

    常年善待一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残障人,是李国色一家父子的郑重相约,是诚信温州的个体折射。翻开温州的城市日历,8.8诚信日赫然在目,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

    其中不少诚信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千里还债”的谢岩斌,“子债父还”的吴乃宜,“说一不二”的钱金耐,“一诺千金”的周跃南……其中周跃南以人民警官的铮铮铁骨,演绎了他和战友陈云生生死之交。陈云生血洒老山前线,周跃南生死相托,三十年如一日代友尽孝。陈父去世周跃南守灵三天三夜,陈母被周跃南悉心照料,不是亲生胜似亲生。而今的李国色恪守父子承诺,十年坚守,善待一位残障老人。

    李国色对慈善行为的敬畏

    温州慈善走过自发、自在,走向自为和自觉,懂得敬畏慈善的神圣,尊重慈善伙伴,恪守慈善初心。慈善的形式常常显示在物质上强者对弱者的给予,而慈善的本质却严重排斥施助者的道德优越和财富优越。慈善的核心内涵,不仅仅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一种物质救助,一定包括对被救助者尊严的维护,被帮扶的每一个对象,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往往拥有比施者更强烈的自尊。

    2007年中国第一个以民营企业家名字命名的个人非公募慈善基金在温州诞生——王振滔基金会,这是国内首创的“种子基金”模式,成立伊始推出全新的“爱心接力计划”,一是人格平等,二是责任担当,三是爱心传承。维护了平等和尊严的慈善是可持续的慈善,因为尊严是无价的,如果伤害了受助者的尊严,给予再多的物质帮助也无法弥补;平等是慈善的要义,没有平等的慈善,没有尊重的慈善,只能算是价廉的同情和施舍。李国色一家小心翼翼呵护受施者的脆弱和尊严,陪伴老人假戏真做,不拆穿、不拒绝、不伤害。

    李国色对残疾人士的尊重

    李国色十年如一日的善待残疾人士,精心呵护他的尊严。李国色细心地观察到老人会悄悄的躲在角落,从不进店打搅他的生意,老人懂得做人的分寸。而李国色也不动声色地到隔壁买香肠、榨菜给老人当面条的配菜,他还带着爱人吴春明和儿子小石头一起去老人家里探望。当得知老人去世,李国色当即放下手头生意赶去看望,他送了老人最后一程,在他的多年精心呵护下,让坎坷一身的老人带着尊严离开这个世界。

    李国色是一个偏僻小山村长大的小伙子,他没有高调,没有高深,日常地做着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原始善良。缩影温州大爱,折射温州诚信,敬重慈善神圣,智慧和幽默地呵护了残障老人的人格尊严,让我们向李国色那样,行得善良,笑得开心,活得快乐。

    作者:张小燕(温州大学教授,温州市民网络观察员,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来源:温州新闻网

    相关链接:http://news.66wz.com/system/2022/01/29/105436854.shtml

    上一条:赖学军:追怀南戏研究专家侯百朋、胡雪冈先生

    下一条:新华在线网:墨香满铁路“三线” 文词暖员工“三冬”——温州大学老干部书画院送字画进工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