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耕耘园

    中华道德伦理漫谈(读书札记)

    作者:  编辑:  来源:   日期:2016-09-05  阅读: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人类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大智慧。

    《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天道和人道,也包括一些社会愿景,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德指的是德规范。从立志于阐发大道做起,以据守德行规范为基础,待人行事不离仁爱,并且优游于六艺之间,这就是古人修身治学的经典模式。六艺是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技)、御(驾车)、书(文字)、数(算术)六门知识和技能。儒家认为,这六门知识和技能“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优游于六艺之间,不仅学得知识技能,也有助于德行修养。可见古人把德育和智育当作一个整体看待。

    ‘道’和‘德’合成‘道德’一个词语使用,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著作中,如《管子》一书中说:“道德定于上而百姓化于下”。《荀子》一书中也有“道德纯备,智惠甚明”之句。这里说的道德和后代使用的词义基本相近,既包含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的意义,也包含个人品德修养的意义。

    伦理一词,在古代典籍中,作为道德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使用。伦是类的意思,古代社会把人际关系分为五大类,称作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所以,伦有时也指代人伦,伦理也就是处理人际关系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后来,为了突出人伦中的主从关系,又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称作三纲。汉武帝时,董仲舒把儒家的道德理念归纳为仁、义、礼、智、信,称作五常。此后,纲常或伦常也作为道德的同义词使用。所以,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叫伦理学。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几乎没有一本不讨论伦理思想的,但是也没有一本是专门讨论伦理思想的。以后从汉至清,历代的情况也基本相似。回顾西方各国,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算起,历代的贤哲如斯宾诺莎、休谟、康德、黑格尔、叔本华、费尔巴哈、尼采,及到近代的罗素、马斯洛,都有伦理学专著问世,西方伦理学之树可以说是长青不衰。然而,我们也不必自馁,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源远流长,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据资料记载,19882月,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联合发表宣言,最后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这对我们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道德起源于生活。远古时代,先民们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猛兽的侵袭,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群体,在抗灾和狩猎中互相配合,在食物和御寒材料的分配上照顾老幼,“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种习俗经过几世几代的传承,逐步形成了最初的道德观念。这是人类道德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的道德功能是以维护族群的生存和繁衍为主要目标。可见道德是和人类社会同时诞生的。

    随着岁月的推移,先民们的生产技能不断提高,劳动工具不断改进,原来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谋生手段,逐步转变为以农耕和畜牧生产为主,社会组织也不断扩大,由族群扩大为氏族,由氏族扩大为部落,再结成部落联盟,人际关系也比原始社会复杂而多彩。这个时期的一些杰出人物或领袖人物的言行,就成为后来历代人民效法的典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传说中的黄帝、尧、舜以及后来的禹、汤、文、武、周公,就是这些人物的代表。他们的嘉言懿行,在人民中间代代相传,在人类没有发明文字以前,这些传说就成为教化人民的口头教材。

    在前面提到的上古这些传说人物中,如果说黄帝还带有几分神话色彩,而尧、舜则完全是一个凡人,是一个被理想化的完人、圣君或明主。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关于他们的行事和言论有不少记载和论述。《书》经上说:“尧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孔子称赞尧说:“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也。”孟子也说过:“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他鼓励人人都要向舜学习。唐朝的大诗人杜甫在他明志的诗篇中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送瘟神》诗中有“六亿神州尽舜尧”之句,也把尧舜作为杰出人物的文学典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尧舜的崇敬之情,实际上寄托着人民对德治社会的向往。其实,那时的社会生活远比后代简单得多,治理起来也方便得多。英国著名历史学家HG.韦尔斯在《世界史》中对上古社会人类的生活有这样一段描述:“那时的世界很少有什么变化。人类在炎炎烈日下日复一日地辛勤工作着。……人们无忧无虑地劳动、求爱,最后安然死去。对自己种族的进化过程一无所知,对未来也不怎么在意。”在我国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有关于上古社会生活的描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民歌叫《击壤歌》。据说古时尧到某地出巡,看到一个农民用木耜锄地,他一边锄地,一边高声唱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尧听了以后也表示赞赏。如果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比作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古代社会就像人的孩提时代,儿时的生活虽然值得怀念,但已是一去不复返了,社会生活也一样。

    夏商以后,我国进入了阶级社会。从道德角度来看,少数人压迫剥削多数人,占有多数人的劳动果实,这是倒退。但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一部分人脱离劳力活动,专门从事劳心活动,加速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这是进步。那时的中国境内,虽说有一个象征性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其实天子也只管辖一部分地区,大部分地区分割为上百上千个小国家,他们的首领自立为王为侯。阶级分化以后,统治阶级加紧剥削被统治阶级,并且经常发动战争,驱使被统治阶级去掠夺邻近国家的土地和财富。战争频仍,灾连祸结,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富者益富,贫者益贫,正如《孟子•梁惠王》中说的那样:“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菜色,野有饿殍”。贵族的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穷人吃不饱而面黄肌瘦,野地里还时有冻饿而死的尸体。孟子辛辣地批评这种贫富悬殊现象,把它比作放纵牲畜去吃人。正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促使一些思想敏锐之士,劳神苦思以求拨乱返治之道,加上当时思想意识的管理比较宽松,他们便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其中以儒、道、墨、法、兵几家对当代和后世的影响较深,而从伦理和文化方面来看,儒家的思想影响则独占鳌头。孔子去世后长达二千五百年的历史表明,儒家的思想虽然有时际遇稍衰,如西汉初期和魏晋时代,但终必衰而复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周边的民族产生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在道德发展史上,春秋战国是我国道德体系建成时期。这个体系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融汇了各家思想,汉唐以后,还吸纳了外来的佛教思想,此后历代都有所变革或有所侧重,但直到清朝末年,总体变化不大。

    从人类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两件事值得我们关注。第一件是宗教的创立,第二件是对偶婚制度的建立和普遍推行。

    宗教的创立源于先民对自然界的崇敬和畏惧思想。阳光雨露,化育万物;鸟语花香,怡悦性情;风雨雷电,撼人心魄;战争疫病,夺人性命。先民们不了解这些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在操作。我国在西周以前,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敬是十分虔诚的,到了春秋战国以后,人们对神灵和鬼怪的存在逐渐产生怀疑,《论语•述而》中就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记载。尽管如此,儒家对神灵仍持信与不信的保留态度,如《论语•八佾》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告诉大家祭祀的时候要怀有虔敬的心情,就好像祖先和神灵坐在我们前面一样。东汉明帝年间,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开始是在专职僧人和上层社会如宫廷、官僚、文人中流传,以后逐渐传到民间。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我国的流传已极其普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生动的写照。其间佛教传入我国六十来年以后,到了东汉顺帝年间,一些卓识人士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参照佛教的形式,创建起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如果我们考察宗教在民间的传播情况,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佛教和道教互相渗透,融合成一种亦佛亦道非佛非道的多神教。我们只要看一看遍布城乡的寺庙里供奉的各类神像,就会明白这个道理。这种民间宗教保留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教义,大力弘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善纳福等思想,并把赏善罚恶的权力交给所有的神灵。《易•观》中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说的“神道设教”,可以理解为“借用神灵的权威来教化民众”。浙南乡间一座庙宇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一心向善,见我不拜也无妨;作恶多端,高烧纸烛亦枉然。”大概是前清一位秀才写的,这位秀才对“神道设教”确有独到的见解。其实,在西方哲学家中,认识“神道设教”作用的也大有其人,康德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认为:不是由上帝来论证人的道德,而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来设定上帝。

    对偶婚制度的逐步形成和巩固,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入文明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的作用首先是限制近亲繁育在生理上对后代产生的不利影响。人类认识到这一点,也实在很不容易。我国在《婚姻法》颁布以前,几千年来早已禁止堂兄弟姐妹组织家庭,但从不限制表兄弟姐妹通婚。由此可见,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艰难。对偶婚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以巩固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的安定。我国古代的五伦中就有三伦——父子、兄弟、夫妇,都和家庭有关,可见对偶婚制度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社会基础。旧社会里,存在于剥削阶级中的一夫多妻制,早已被革命大潮冲走了,但我们仍须防范旧根重萌。男女饮食,大防存焉。年轻或年不很轻的朋友们,我们都要谨慎处理好家庭问题呵!

    一个健康的社会就像一只金凤凰,道德和法治是金凤凰的两只翅膀。弘扬道德风尚,加强法治建设,金凤凰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杨章尧/文 )

    0

    上一条:我是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战士

    下一条:秋色多因树, 寒声半是溪————元代文物书画鉴定家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