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耕耘园

    温州史学源流简述

    作者:  编辑:  来源:温州大学报   日期:2016-03-22  阅读:

    温州史学,宋以前文献缺载,至宋已蔚为大观,绵延至今,犹可称道。南宋、清末民初、五四至建国后是温州史学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三个时期各有代表性的史学家、史学成果和史学特点等。

    一、南宋时期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永嘉人,著有《春秋经解》十二卷,《春秋旨要》二卷。他在《经解春秋旨要序》中说:“《春秋》者何?鲁史记之名也。史记何以名《春秋》?《春秋》,鲁历之所更也。何更尔?变周也。” 可见他研究《春秋》是侧重于史事方面的。另有《资治通鉴约说》、《汉兵制》、《十国纪年通谱》、《九州图志》、《薛常州地理丛考》等。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瑞安人,为薛季宣弟子。陈傅良继承师说,著有《春秋后传》、《左氏章指》。陈傅良还编有《建隆编》十卷,该书起自建隆之初,迄开宝之末。《宋史•艺文志》称其“叙累朝因革利害附见其下,本末灿然如示指掌。”另有《皇朝百官公卿拜罢谱》、《皇朝财赋兵防秩官志稿》和《历代兵志》等。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永嘉人,其虽无具体的史学著作,但其史学思想在各个时期的著作中都有反映。《习学记言序目》更有史论二十五卷,对宋以前的正史一一评论,既论史法,又论史事,多有独到的见解,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南宋时期的温州史学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是重事功。理学在南宋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理学家崇尚空谈性理,轻视务实之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面对南宋王朝所暴露出的危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永嘉学者,为能改革时弊,去弱就强,力排理学空疏腐朽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二是经史并治。薛季宣说:“《春秋》者何?鲁史记之名也。”而在叶适那里,更已形成六经皆史思想的雏形。叶适认为六经所记的都是历史,只不过史体不同罢了。南宋以来,不少永嘉学者受古文经学的影响,把汉儒治经的方法运用到治史上,把研究重点放在《左传》、《周礼》上,形成求实考信的治史态度和以注疏考据为主的治学方法。

    三是推崇编年体,重视近代史。南宋温州史学在编纂学上有自己的特色,从经世的目的出发,南宋温州史学家多从事近现代史的修撰。叶适认为史家的职责不仅应“继采前史遗事”,更重要的是“示当世得失之林”。在体例上,永嘉学者受《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编年体史书影响,多采用编年体和表谱体。

    二、清末民初时期

    宋恕(1862-1910),字平子,平阳人,是一位维新思想家,其著作《六斋卑议》中有丰富的学术史思想。他的文章言辞激烈,抨击程朱理学,主张变法维新。梁启超称其为“梨洲之后一天民”。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瑞安人。著有《温州经籍志》、《温州古甓记》, 辑有《永嘉郡记集本》, 与父亲孙衣言合辑的《永嘉丛书》,汇集了诸如《习学记言序目》、《浮沚集》、《浪语集》、《止斋集》等历代永嘉学者的著述。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瑞安人。他的史学著作主要有1902年在《新世界学报》上发表的《独史》、《地史原理》, 以及《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中国通史》等。

    黄庆澄(1863-1904),字愚初,平阳人。1893年赴日本考察,归国后撰《东游日记》,1899年在温创办《史学报》,著有《中国四千年白话史》,是我国最早的白话通史著作。

    清末民初温州史学有以下特点:

    一是继承宋以来浙东学派的传统。宋恕、陈黻宸、孙诒让等人的学术思想远承南宋陈傅良、叶适的永嘉学派,近袭清初黄宗羲的学说。

    二是开始重视学术史的研究,重视乡邦文献的整理。宋恕的学术史著述,孙诒让的《温州经籍志》等都为永嘉传统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与研究,对以后温州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是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开始了新史学的创作。陈黻宸的新史学理论和黄庆澄的《中国四千年白话史》,为20世纪初的中国“新史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五四至建国后

    陈怀(1877-1922),字孟冲,瑞安人。曾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学教授,著有《学术思想史评论》、《宋儒学述》、《清史要略》、《中国近百年史要》等。

    林损(1890-1940),字公铎,瑞安人。曾任教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著有《永嘉学派述》、《诸子学案要略》等。

    周予同(1898-1981),原名毓懋,字予同,瑞安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曾任暨南大学史地系主任,解放后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其史学论著收入《周予同经学史论集》,并编有《中国历史文选》。

    刘节(1901-1977),温州人。1926年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名师。曾任教天津大学、河南大学、中山大学,是研究我国先秦史卓有成就的学者,著作有《历史论》、《古史考存》、《中国史学史稿》等。

    夏鼐(1910-1985),温州人,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秦代官制考》、《魏文侯一朝的政治与学术》、《中国文明的起源》、《考古学与科技史》等论著。

    苏仲翔(1908-1995),字渊雷,平阳人,是我国著名文史学家。史学专著有《读史举要》、《宋平子评传》等, 论文有《章学诚新传》、《论我国学术发展史迹及其趋势》、《论龚自珍》、《国史弱点》等。

    此一时期的温籍史学家,虽执教南北各地,治史方向亦各有侧重,但他们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受浙东史学和永嘉之学的影响或者说继承了浙东史学的传统。浙东史学的爱国主义、经世致用、重视乡邦文献等优良传统在这一时期的温籍史学家身上都有体现。

    原作者:蔡克骄(温州大学温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整理:张茜(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生)

    (温州大学报20150206/ 来源)

    0

    上一条:不要太在意自己

    下一条:美国见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