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走进中央台 对话水均益——跟随马亦钊老师参加《我有传家宝》节目摄制亲历记

    作者:  编辑:  来源:   日期:2017-04-10  阅读:

    今年3月初,我跟随马亦钊老师到中央电视台,参加了《我有传家宝》栏目组的专题拍摄,这是我们第一次到中央电视台这样的重要平台上参加重要节目,我亲身经历了全过程,所见所闻所感颇为值得回忆品味,因此写下这个过程。

    《我有传家宝》是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2016年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节目立足当下,以家族传承的传家宝为载体,讲述家族传承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文明家风家训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现场讲述传家宝背后的动人故事,还有王立群、蒙曼、金运昌等重量级专家现场鉴赏、解读,随着节目影响力逐渐扩大,阿丘、张腾岳、水均益等著名主持人先后加入主持,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朱自清先生嫡孙的推荐

    2017年春节前,朱自清先生的孙子朱小涛应邀到央视参加《我有传家宝》节目的拍摄,他带了祖父写给父亲的家书,在节目中讲述了祖父朱自清先生所坚守并传承给后人的“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的信念。因为朱自清先生和温州马氏家族的马孟容、马公愚昆仲是好友,有这一段交往的佳话,双方孙辈之间至今仍然保持着友好的交往。朱小涛在节目录制后,第一时间和马亦钊老师通话讲述了经过,他想到马家是温州书画传家三百年的名门望族,马老师的祖父马孟容、叔祖马公愚先生都是有全国影响的书画界名家,都是他祖父朱自清先生当年的同事朋友,相互有文画交往的雅事。马家有许多传世的作品和故事,无论是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或是文人之间的雅事交往的角度,都是挺好的题材。朱小涛马上就向央视栏目组编导《我有传家宝》蔡姝凝推荐马家作为拍摄对象,蔡导在上网搜索了解马家基本情况之后,接受了建议。2月21日中午,蔡姝凝直接致电马老师邀请参加节目,进行沟通联系,因为马家资料丰富齐全,马老师马上就答应下来了,确定2月底晋京拍摄。马老师说:“我是马家最有书画传家情结的人,多年收集整理了马氏家族的各种资料,这次能有机会向全国人民讲讲书画传家三百年的故事,我感到非常高兴。”

    为资料丰富而伤脑筋

    《我有传家宝》栏目每期时长50—70分钟,每期大约会有3—5个不同的内容板块组成,每个内容时长大约10—20多分钟,节目容量是很有限的,一般每个“持宝人”都会围绕一件传家宝展开讲述。接到邀请后,马老师马上召集卢凡、王新宇、陈振洲、徐晋和我等几个主要师兄弟助手,商议相关事宜,着手相关准备。我们看了多期《我有传家宝》,多次反复商议内容,别人可能都是为传家宝太少而烦恼,马家却因为资料太丰富,节目时间太短,能讲述的故事太少,该选择什么内容登台亮相而伤脑筋!

    马氏家族历代积累的文史资料和收藏颇丰,但是历经厄劫,基本散佚殆尽。马老师年轻时深受家庭影响,体会到自身肩负的文史责任,萌生了继承先人未竟事业的想法,几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马氏家族文史资料和书画作品,和我们几个主要助手编辑出版了《书画传家三百年——马孟容马公愚诞生一百一十年》《百里芳人——温州马氏家族三百年文史学术资料汇编》《马孟容作品集》《马公愚作品集》《马孟容马公愚昆仲年谱》等书籍,陈振洲等摄制了六集电视专题片《书画传家三百年》。

    经过反复讨论斟酌,马老师和我们决定,节目中不能局限于讨论书画艺术,要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作品升华提炼精神气节。我们选定在节目中展示马蔚霞行书对联、马孟容墨蟹、马公愚国画《石鼓图》、楷书《正气歌》、朱自清致马公愚函、马公愚写给他的书信、马老师行书手卷《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等作品,每件作品背后都由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折射出马氏家族的家风家训和精神气节。

    录制前的各项准备

    晋京拍摄的事情,前期得到了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广新局、温州市文联、温州电视台、温州博物馆、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衍园美术馆等单位的全力推荐、支持和帮助,这些单位的领导们都表态马氏家族是温州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必定将全力支持,提供藏品、音像、图文资料,并在宣传报道、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帮助。马老师从温州博物馆办理了暂借手续,借来了马蔚霞行书对联、马孟容墨蟹图、马公愚国画《石鼓图》、朱自清致马公愚函等作品,从衍园美术馆借来了马公愚楷书《正气歌》,还带了自己收藏的的马公愚书信、行书手卷《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等多件作品。我们整理了一批马氏历代先人照片、马宅三维复原图、百里坊旧照等百余张老照片、作品电子图片等资料,还带上了六集电视专题片《书画传家三百年》光盘。

    我将马氏家族的多篇文章资料发给编导,编导多次和马老师电话沟通联系,在很短时间内整理了现场拍摄文字脚本,回传给马老师,同时也发给总导演、主持人、节目嘉宾审阅。主持人的问题基本上将按照脚本来,持宝人现场回答可自由发挥,由于时间紧急,晋京见面后具体探讨,编导将会尊重我们的修改意见。

    编导还特别提醒了一些具体注意事项,演播室温度大概在二十度左右,上台服装要正式一些,中式服装或衬衫均可,衣服上不要有商标,不要有细密的条纹或小格子。马老师的学生徐志通得知消息,非常热心支持,专门让他夫人送来多件民族风服装供马老师选择,来陪同马老师和师母专门去选购了一条黑色对襟唐装,师母还准备了一条红色围巾。我也特地去几家服装店看了一下,没有合适的中式服装,决定就穿一件浅色中山装。

    央视栏目组后勤小董帮我们订了机票,确定2月28日下午航班抵达北京。28日中午,徐志通夫人专门开车送我们三人前往永强机场。在候机的时候,朱小涛打来电话,热心关注询问了解拍摄进展。

    旅途顺利,出了首都机场,我们打的入住到央视旁边的如家经济酒店。这里步行到央视北门,只有五六分钟路程,免去了挤地铁、公交、打车拥堵的烦恼。入住后,我看时间还不到九点,就到酒店附近逛逛,领略一下京城夜色。酒店位于一小片旧住宅区,抬头就能看到酒店楼顶后面就是著名的央视“大裤衩”大楼,在暗夜中灯光通明。北京刚来了一波冷空气,还是很寒冷,但是天公作美,北风呼啸,空气质量竟然是优等,不用做人肉吸尘器,可以放心呼吸,没有了后顾之忧,思路也可以开阔一点。从温暖湿润的家乡温州忽然来到寒冷干燥的京城,酒店房间暖气有点热,室外又是寒气逼人,我怕温差太大着凉,不敢在室外久留,随手用手机拍了几张夜色中的“大裤衩”,发给家人和师兄弟,算是到皇城根签到了!

    因为日程紧,任务重,可能没有时间走亲访友,我到北京之后,只和在京的两位温籍书画博士好友林峰、周建朋联系通报了情况,没有联系其他人。

    第一天的各项准备

    3月1日早上,我们吃过早餐,就做好进央视的各种准备。编导说将有专人负责把我们带进央视大楼,因为我们从没去过央视,怕迟到,想早点到那里等候。8点半酒店出来,五六分钟后就到了央视北门。没想到要进“大裤衩”,重重警卫岗哨,大马路边一层警卫岗,是两个保安把守,进大楼的车辆和人员,凭车辆通行证和工作证放行,其他人员一律免进,只能在马路边寒风中等候。我没有在冬天来过北京,原先想酒店到央视就不到十分钟路程,央视大楼里面肯定是温暖如春,只穿了一件很薄的羽绒衣,里面只穿了秋衣裤和衬衫。没想到农历二月初的北京清晨,阳光基本上被林立的高楼遮挡了,哪怕照到身上,也没有多少温暖的感觉,没有阳光照到的地方,寒风从颈脖和领口钻进去刺骨。师母看我有点怕冷,再说三个人还要在寒风中等将近半小时,怕是扛不住,就一起先回酒店添衣等候。

    8点50多,我们再到央视北门,这时看到一些人,手里拉着行李箱,也有的拿着装书画的专用塑料筒,看他们穿着和气质,好像是同行,我们这些人被栏目组称为“持宝人”。还有两个身材胖大,扎着小辫,像是摄影师的样子。这时一个瘦子,拿着一叠纸,过来和我们打招呼,应该就是编导说的带路人了,他确认大家都是参加拍摄的人员后,和保安沟通,按照出入单上面的人数清点人头,保安才准许进入院子。不到一百米,又是一道警卫岗,这时换了武警值守,同样的程序,按照出入单上面的人数清点人头进入。我从北门往南走到头,从“大裤衩”的一根裤管下,经过一个小院子似的天井,走到一个出入门,又到了一个武警值守的警卫岗,同样凭单清点人头,进入门厅,人员和行李经过动车站一样的严格安检。过来安检又来到一道入口,带路人刷卡,像是动车入口一样的门闸打开,我们逐一通过进入。大家开玩笑说,没有专人带路,哪怕一头老鼠、一只苍蝇也休想溜进“大裤衩”。

    我们在一根裤管里面走过一条长廊,旁边看到是的一大排直径将近一米的水泥柱,水泥柱子之外,是宽度近一米的倾斜的钢铁柱梁,应该就是大裤衩的承重结构。快速发展的中国,成了全球建筑师的怪建筑试验场,央视花了那么多钱,在紫禁城边上造了这么个和中国传统建筑大相径庭的洋怪物,却连个像样的大门、门厅都没有,不管大人物小角色,出入都是要在两根裤管下钻来钻去,我心里真是纳闷。

    带路人把我们带到了地下第二层的摄影室,这里是前期给传家宝拍照的地方,刚才一起进来的摄影师,熟练地铺开设备,开始传家宝的摄影,届时在节目中要在现场大屏幕上展示。和我们同期的是一家三口,他们要讲述的是一家人几十年自办家庭手工报纸的故事。先是拍摄他们的宝贝,满满一大箱子,一册一册都是手工抄写画画,然后装订好的报纸,也是非常不容易。我们带的作品,其实多年前就都已经按照出版的要求,作了高清扫描图,但是编导和摄影师还是要求再重新拍摄一下,尤其是要拍一些局部特写。这个摄影室的的环境和设施其实并不适合拍摄书画作品,挂轴只是挂在一个铁架子上,四周悬空,无法弄平,也只好将就了。

    编导蔡姝凝,是个年轻的九0后,温婉的江南女子,是浙江同乡,杭州人,曾经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体与传播专业毕业,办事非常细致周到。她告诉我们这期主持人将是水均益,让我们十分振奋。水均益可以说是央视“主持一哥”,光是世界上外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就采访过几十个,包括普京、希拉克等等,他担任主持,就是最好的品牌保证。本期节目的两位嘉宾,一位是金运昌先生,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另一位是王霄冰女士,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重量级专家。

    趁着等候拍摄的空闲,蔡导和我们讨论节目内容。我们希望,节目的内容不要只局限于书画艺术本身,而是要进一步提炼升华,一定要突出书画作品背后的精神气节,马氏家族几百年来躬行仁义的家国情怀。边讨论边聊天,我们慢慢弄清楚了一些栏目组的内部运作情况。制片人总负责整个栏目,总导演负责拍摄节目,编导负责各自联系的一块内容,配有专门负责后勤事物的助理,办理食宿、交通等问题。此外还有带路人,专门负责将参加摄制的人员和给作品拍照的摄影师等一干人等带进央视办公楼。

    作品拍摄完成,时间已是中午,蔡导带我们到地下一层的央视剧组餐厅吃盒饭。饭后,蔡导带我们顺便去参观大楼。 38层是观光层,这里也就是“大裤衩”两个主题建筑连接的裤裆部位。午后的阳光照进大楼,特别温暖,鸟瞰京城,竟然能见到蓝天,人民日报的大楼就在不到一公里的地方,造型像一张船帆,比起大裤衩小了很多。这应该就是当下电视媒体和纸质媒体的综合实力写照吧!

    马老师和师母参观完毕回去休息,我来到蔡导办公室,将带来的图文资料拷贝到蔡导电脑,并介绍图片背景情况,供她选用。

    然后蔡导带我来到一楼演播室。《我有传家宝》以前的节目都是在大兴摄制基地拍摄,安保和各项管理没有那么严格。这次来到央视本部摄制,现场布景还要根据机位的要求,搬动一些设施进行调整。每次租用拍摄一场,要向央视缴纳不菲的费用。看来央视和栏目的关系,就像是机场和航空公司,码头和轮船的关系,因为央视要养活的人太多了,一家人也要明算账!剧组的现场导演、后勤组的道具、美工、灯光、音像、摄像,以及参加录制的持宝人等,都要走台,调试拍摄效果。

    轮到我的时候,因为我们带的是书画作品,有挂轴、手卷和信札,如何陈列妥当,比其他的宝物要复杂得多。最终商定,马孟容《墨蟹》、马公愚楷书《正气歌》是挂轴,现场摆两个铁架子,铁架顶上弄一根铁丝弯钩,现场试挂一下,确定高度和摆放位置。马蔚霞行书对联,原先是个挂轴,后来裁掉轴头成了片,经过和美工商量,要让他们准备一个大镜框,届时装在镜框里面。朱自清致马公愚信札,马公愚写给马老师的信札书信,还有马老师自己写的行书手卷《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则要装在黑丝绒衬底的木质托盘里,届时由礼仪小姐送上台,放在主持人身边的桌子上。编导还要和现场的美工、礼仪等人逐一仔细落实,什么环节上来摆放,摆放的角度、位置、拍摄效果,都要考虑好,才算心里踏实。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已经五点多了,我回宾馆休息。晚上,我们三人在如家酒店旁,栏目组指定的蓉蓉阁吃饭。我们点了“狮子头”,原来以为只是鸡蛋大的小肉丸,没想到北京人这么实在,端上来的每个“狮子头”有拳头大,一个下肚,已近基本饱了。

    回到房间,我和马老师继续商议内容,进一步丰富细节,有些说法要根据蔡导的要求做适当的调整。马老师背台词,我也好好背一下自己要讲的内容。我还要考虑,如果主持人不按照脚本提问,我将如何应对回答,不遗漏要点。期间朱小涛又打来电话,非常热心细致地询问了解拍摄进展,提供意见建议。

    录制前和编导嘉宾沟通

    2日的日程,本来是安排下午3点进台做各项准备,晚上后半场轮到我们开始拍摄,上午可以休息的。我们也不打算外出,以免因其他因素耽搁。没想到助理小董来电,因为栏目组忙碌,当天没有其他人员给我们带路,我们要和其他参加拍摄的人员,上午9点一起进台。意味着我们要从上午9点一直待到晚上10点开始录制节目,等录制完成,将近深夜零点,这对我们的体力将是个巨大的考验,恐怕到了晚上,我们已经十分疲惫了,摄制效果一定不会好。但是栏目组导演下令,我们只好遵照执行,9点跟着大家一起进台,先到在地下休息区等待。

    可是进台之后没多久,马老师就发现因为事出仓促,一件重要的作品忘记带来,那就是要在现场展示的朱自清写给马公愚的信札。马老师紧急和栏目组沟通提出,一是因为要回去拿作品,二是中午需要休息一下,三是需要展示的作品较多,还要带进一名助手到场帮忙装镜框,看护保管作品。导演组理解马老师已经年过七旬,如果中午不休息好,下午和晚上可能状态不佳,因此特批同意我们上午回宾馆休息,下午再派人带我们进台。中午,卢凡师兄从外地专程赶来,他要负责的是在现场将需要展示的作品,按照导演的要求准备好、看管好。

    下午3点,我们四人来到央视演播厅,马上开始忙碌的全面准备。师母和卢凡师兄去和栏目组道具人员对接落实作品现场展示的有关情况。蔡导、马老师和我三个人再次讨论确定节目的流程,并且按照脚本开始演练,由蔡导模拟主持人水均益发问,我们两个回答。当马老师讲到马大任八十多岁高龄,为了“赠书中国”计划,在美国亲自动手和工作人员一起将书籍打包装箱时,马老师竟然哽咽流泪了,我跟随马老师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动情。蔡导也深深被感动了,她希望马老师晚上录制时现场也有这样的效果就好了!

    我要在节目中作为学生传承者展示温州方言吟诵,蔡导顾虑央视要提倡普通话,不提倡方言,我就考虑不提方言,只强调这是温州马家世代相传的古老读书调,我相信一定会让他们惊艳!

    5点多,蔡导带领我们来到央视九楼的员工餐厅,简单的吃了工作套餐。我们同期的前面一组人员先开始进演播厅录制拍摄。6点刚过,我们来到演播厅对面的化妆间,开始化妆准备。男性的妆容很简单,发型梳理固定一下,脸部清理一下,不到十分钟就搞定了。因为我们是晚上最后一组持宝人,之后没有其他人参加拍摄了,我们就在化妆间休息等候。我们不敢多喝水,怕是摄制过程要上洗手间。

    这时,陈振洲师兄也风尘仆仆地赶到央视,他是和温州电视台的王晓峰副台长一起来京公干,联系落实《温州三家人》的拍摄事宜的,因为马老师的这个节目要录播,他们两人下飞机进城后地铁一出口,振洲师兄就把行李扔给王台长,来不及吃完饭就赶到演播厅来。王台长对这次拍摄十分支持理解,嘱咐他一定要帮助马老师把节目拍好。

    没多久,嘉宾之一的金运昌也来到化妆间开始准备,他是故宫书画院的书画鉴定专家,受邀经常在央视各个节目中担任点评鉴赏嘉宾,我们在央视的其他节目中看到过他,他口才很好,说话很专业、很得体。他一进来我们就认出来了,互相打招呼,没想到金先生对于我们的情况很了解,一开口就说:“马老是温州书法界的泰斗,马家书画传家三百年很了不起,您的两位祖父在海派文化中非常了得!”他又对我说:“你这个当学生的也了不得,你的那两本书《百里芳人》和《马孟容马公愚昆仲年谱》我都很认真看过,都编得非常好,资料翔实丰富,编排得体。我还没有这两本书,方便的话送我一本。”让我们十分意外,没想到他对马家的情况,对我编撰的书籍了解得这么多,看来他很敬业,事先已经做足了功课!振洲、卢凡两位师兄给我们拍了定妆照,我们都抓住难得的机会和金运昌合影留念。金先生和我们合影时非常客气谦和,坚决推让马老师居中,说是要“序齿”,长者为尊。金先生稍作准备,马上先去演播厅参加录制了。

    趁着等候的空闲,我们来到“大裤衩”另一根裤管的一楼大厅拍照留影。这里大厅非常高大宽广,旁边墙上有中央电视台的LOGO,但是大楼出自西方设计师之手,我们还是看不出这个大厅的中心到底是那个位置,每个角度看起来都像是角落。

    登场之前抓紧时间在央视大厅合影

    与马亦钊老师候场

    家国情怀是书画传家的秘方

    一直到晚上10点10分,蔡导通知我们进演播室。这时,前面的录制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主持人水均益正在按照另一个编导的意见,在补拍几句话。等拍完之后,水均益看看时间不早了,对观众说要不大家不要休息了,一口气坚持到底,把下半段节目录制完毕。现场导演一声令下,节目开拍,马老师穿着一身黑色唐装,披着一条红色围巾,庄重不失喜庆,上台和水均益握手,和金运昌、王霄冰两位节目嘉宾招呼之后,正式开始录制。水均益个子不高,但是毕竟是主持高手,举手投足之间气场十足,现场导演、栏目组各个工种人员、观众都十分听从他的号令。马老师语速不快,刚开始还略有不自然,但是很快就进入状态,如数家珍地讲述家族先人的故事。

    “这次节目录制,主要讲述艺术家与祖国命运相连的故事。”马老师说,家国情怀是深入马家子孙内心的一种情怀。

    百里坊马氏家族,是温州文化家族世代传承的典型,在中国地域文化史上实为难得。明末清初,马家始迁祖来到温州,以当郎中卖眼药为职业,因为相传是宫廷秘方,生意很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有了积蓄,康熙年间在百里坊建了一座大宅子,从此重新开始重视文化,注重读书。马宅中堂挂了一块白底黑字的匾额,上面写着“行义”两个大字,马氏大宅就叫做“行义堂”,意思是要“躬行仁义”。十几代人不懈砥砺,文风昌盛,业绩煌煌,蜚声国内外。第七代马蔚霞,在清朝道光八年(1828)高中“解元”,从此马家声名鹊起。节目现场先展示的是七世祖马蔚霞的行书对联,马蔚霞当时考中了解元,也就是当时科举省试的第一名,他代表了马家文化传承的第一个高峰。至九世祖马兰笙时,书画传家已近二百年了,有一枚家传印章:“琴画传家二百年”为证。马兰笙是位精通古琴、书画、篆刻、中医的文人,膝下五个儿子中重点培养二房马祝眉读书,后出了马孟容、马公愚、马味仲等书画名家。

    马家书画传家三百年,有两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第一个就是指家族第11代传人马孟容和马公愚被称为“海上艺苑双子星座”,也被称为“马氏双璧,永嘉二难”,在海派艺术中颇有地位。他们两人是兄弟伯仲,两人长相十分相似,且同时入塾发蒙,同时在温州府中学堂和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同时结婚,亦同时到上海涉足艺事。马孟容天资聪颖,早年师从汪香泉先生,勤奋过人,学贯中西,在二十年代即走出一条成功的中西结合的道路。马孟容、马公愚在上海期间,与何香凝、柳亚子、吴昌硕、张大千、蔡元培、于右任等诸多名家交往。书画界极有声望的曾熙(号农髯,张大千的舅父)曾说“近时花鸟,求其笔致高雅,当推孟容。”马公愚擅长书画篆刻,篆隶真草四体皆精,被称作是“艺苑全才”,他长期寓居上海,是海派书家的重要代表,是当代帖学的领军人物之一。马公愚曾任上海美专教授、大夏大学等学校教授,他还精通英文,曾经在温州府中学堂担任英文老师,门下弟子有郑振铎、苏步青、夏鼐、高觉敷等。

    现场展示了马孟容先生一幅墨蟹《看尔横行到几时》。1932年1月28日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后,马孟容先生画了这幅画,画中是几只正在爬行的螃蟹,题款是:“倭寇日深,写此志感”,赠送给友人盈泉先生。当时的友人看过说,“胆子够大”。

    另一幅是马公愚的楷书《正气歌》。抗战初期,马公愚在上海邮局兼职,珍珠港事件后,听说邮局将被汪伪政权接管,他毅然辞职,鬻字谋生,蓄须明志。抗战期间,马公愚一度生活困顿,他的同乡同窗暨姻亲梅思平在汪精卫伪政府担任要职,想让他在伪政府挂个空衔,领点薪水改善生活,公愚以民族大义为重,“贫贱不能移”,予以断然拒绝,并且写下了这幅楷书《正气歌》,蓄须明志。

    “国难当头,我的爷爷将内心深处爆发出对日寇的愤怒,挥洒到画卷上。”马老师说,我的长辈教导我,除了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气节,马家人宁愿饿肚子也不能去做违背民族道义的事情。主持人水均益与嘉宾金运昌对马氏昆仲的举动称赞不已。

    马老师说,马家300年来之中遵循着这样一个不成文的家训: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做学问,但求真才,不事宣扬,不谋官职,不图私利,只求学有所长服务社会。除了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精神境界、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马家书画传家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世代传承,隔代成名。”马孟容、马公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书画名家,其祖父马兰笙又是精通古琴、书画、金石的名家,而马兰生的祖父正是解元公马蔚霞。马老师则是自小跟着叔祖马公愚习字。

    主持人水均益问:“是什么原因,促成了隔代成名呢?”

    马老是展示了叔祖马公愚写给他的书信,并回答:“拿我叔祖教我的事举例吧。马公愚非常严谨,他的书信往来,都是用工整的楷体,并且还会在回信中指出我的错别字,并嘱咐他要查字典纠错。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分析是因为爷爷晚年有时间带孙子,能把所有精力放在培养孙子上,爸爸总是忙事业,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有时候我也开玩笑说,种果树结果,每年收成不一样,也总有个大年小年嘛!”

    当水均益问到马家现在书画传承得如何的时候,马老师回答说,马家书画传承在我父亲这一辈,就出现了一个低谷。因为当时正值日寇侵华,国难当头,当时马公愚主张科学救国,让孩子们学习理科工科,所以马家这一辈的人都在科技领域挺有些成就,书画少有人传承。现在到了我这一辈,国泰民安,我就有条件搞书画了,我的侄儿马天戈于书画也很有天份。而且我还带出几个很得意的学生,其中的陈胜武于书法之外,对文史、诗词尤其是对吟诵很有研究。

    马老师在收集整理家族文史资料的同时,在书法篆刻艺术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是西冷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温州大学副教授、温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曾任浙江省第七、八、九、十届人大代表。马老师在节目中展示了他的行书手卷《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以及朱自清写给马公愚的书信,这件书法的背后,则是朱自清和马孟容、马公愚先生,以及朱、马两家三代人近百年的深厚交情。1923年2月—1924年1月,朱自清由北大同学周予同介绍,到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前身)任教,和马孟容、马公愚是同事,他们之间的交往成为艺坛佳话。当年朱自清的租住处在四营堂巷,和马宅不过几百米的距离,下课回家时必路经马家,常会进去坐坐,与马氏昆仲及他们的堂兄弟姐妹都相处很好,而且还关心他们的婚事。在温一年间,朱自清先生创作完成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温州的踪迹》四篇散文中,《月朦胧,鸟朦胧,卷帘海棠红》、《绿》等散文成为现代文学名篇,其中《月朦胧,鸟朦胧,卷帘海棠红》,写的是马孟容赠送给他的一幅国画,《绿》则是在马公愚的陪同下游玩梅雨潭后写的。1924年3月,朱自清只身前往宁波省立四中和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家眷仍留居温州。9月,直系军官彭德铨由福建北犯温州,马孟容、马公愚带家人及朱自清的家属一起到枫林堂姐马志莲家避乱。时局稍平,马公愚派人送朱自清的家属回温州,并借十元大洋给她们以备急用。10月2日,朱自清致函马公愚,感谢救难之恩。1925年5月21日朱自清寄信马公愚,为马公愚的《石鼓图》题写了一首格律诗“文采风流照四筵,每思玄度意悠然。也应有恨天难补,却与名山结善缘。”2005年,朱自清先生的孙子朱小涛从报纸上看到温州重建朱自清旧居的消息,赶到温州寻访马氏后人,结识了马亦钊先生,两个家族再续前缘。2010年夏,马老师书写了三卷《月朦胧鸟朦胧》,分赠朱小涛和当年房东后人王长春先生,朱自清先生之子朱闰生前辈欣然命笔,分别为三卷作跋,三家世谊历久弥新。

    不图私利,是马家家风的一个重要部分。马公愚之子马大任抗战期间曾担任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译电员,1947年赴美留学,后来获得获美国威斯康辛州新闻学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此后陆续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布道研究图书馆副馆长,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中文部负责人,美国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东亚图书馆馆长,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图书馆馆长、纽约公共图书馆东方部中文负责人等重要职务。2004年,84岁高龄的马大任发起“赠书中国计划”,他带领十几位耄耋学者四处奔波为国找书,号召全北美华裔学者把私人藏书赠送给国内大学图书馆。马大任曾说,海外华人有如《庄子》中写到的“射干”,祖国是“高山”,自己年轻的时候为国效力不够,耄耋之年帮助祖国发展文教事业,兴学树人,也是帮助自己和子孙后代。

    马亦钊老师数十年矢志不渝收集整理家族文史资料和作品,2013年,他积极发动家族其他成员一起将家族收藏的2100多件作品捐献给国家,使之成为社会公共文化财富。温州市政府建设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向社会免费开放。马老师说,不图私利,这是家风带给我的影响。

    在央视展示温州方言吟诗

    到了节目的最后部分,我作为马亦钊老师的学生登场。当水均益问我跟随马老师学艺经过,以及马家家风对我的影响和体会的时候,我回答说,《礼记》中有一句话:“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真正的传家宝,是除了这些物质载体财富之外,家族传承的家风家训、家国情怀、精神气节等等,这才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核心。20多年来,我一直跟随老师学习书法艺术,整理马家书画作品和三百多年的文史学术资料,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深受马家家风家训的影响。在马老师身边,我养成了文献资料保存整理研究的习惯,协助编辑整理马家文史资料,出版了系列书籍。同时养成并坚持“诗书并重,文书合一”的文人书法理念和实践,举办了“让书法回归生活”、“第二类书写”等书法展览,践行自己的理念。在当今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盛行的时代,我仍然用古文、毛笔、宣纸写文章、写信,让文辞和书法浸润自己的每一个生活细节,现场展示了我写给马老师的一封信。我还和同人致力于收集整理、学习传播传统吟诵调,希望希望能够借助吟诵的“魔力”,把汉字被割裂的“音、形、义”重新熔铸为整体,尝试打通文学、书法、音韵等中国文化艺术之间的文脉隔阂,努力为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作贡献。

    我接受水均益访谈

    马老师说,他小时候家里经常会来一帮曾祖马祝眉的朋友,都是当时的温州文人名士,他们一起品茶、赏花、弹琴、吟诗,尤其是用温州方言吟诗,他觉得他们唱起来很奇怪,又很好听,但是听不懂。我多次听马亦钊先生讲起这件事,对传统文人的吟诗非常感兴趣。近些年接触吟诵之后,特别注意收集整理、学习继承各种吟诵调,温州方言吟诵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当水均益听说我会吟诵的时候,非常好奇,让我现场吟诗,我当即用马公愚先生之女马大望的温州方言调子吟诵了贺知章《回乡偶书》。水均益听完之后激动鼓掌,现场嘉宾和观众在录制现场已经将近5个多小时,当他们第一次听到用温州方言吟诵唐诗的时候,精神一振,气氛十分热烈。,我告诉他们这就是八十多年前的温州方言吟诵调,也是马家的传统读书调。水均益和金运昌不过瘾,当场让我重来一次,听完之后,金运昌指出,温州方言中保留了大量古音,诗中的“家”等字,就是原汁原味的中古音,非常有韵味,现在的年轻人能继承学习吟诵非常不容易,予以点赞。

    最后,金运昌和王霄冰做了点评,水均益简单做了总结,等到节目录制完成时,已经是深夜11点40左右了。水均益和两位嘉宾看起来十分疲惫,我们抓紧最后时间和他们拍了合影做纪念。

    录制完成后抓紧与主持人水均益(左二)合影

    录制完成后抓紧与嘉宾金运昌(右一)王霄冰(左二)合影

    访谈过程中,振洲师兄带着手机和定焦相机,在现场拍摄了很多很好的照片。他是温州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人,导演是他的本行,他最清楚如何拍摄取景角度。等我上场的时候,他全景录制了吟诵那一段的视频,因为在剪辑之后吟诵这段估计只有我个人的特写镜头,所以这一段全景视频成为珍贵的纪念资料。

    现场让我震撼和感动的,还有这些观众。他们有四五十人,听说央视通过各个渠道,从大学、社区等单位组织的,也有发烧友个人报名参加的,他们从6点前进场,一直在没有靠背的阶梯位置上坐到节目录制完成,虽然已经十分疲惫,可是秩序十分好,虽然有些人会偶尔看看手机,但是没有人站起来离开。

    自媒体时代微信的巨大传播力量

    深夜回到住处,振洲师兄抓紧整理照片资料,我则抓紧整理一下简要的通稿。3月3日,节目录制完成的第二天大早,振洲师兄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录制节目的图文信息。

    到这时候,我们才有空去北京走走看看,放松一下。这天继续是个大晴天,天空很蓝,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想去国家博物馆看看展览,正好遇上两会期间,安检非常严格。广场进场安检,两列长长的观众队伍,前后估计有30米,排队将近五十分钟,进入博物馆还要经过安检。

    刚进博物馆没多久,就接到《温州都市报》记者叶海鹏的微信联系和手机来电,希望能够采访我们。马老师和我极少在微信中发布个人活动,振洲师兄发的微信很快引起师友同仁和各界朋友的关注,叶海鹏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新闻点,马上和我们联系,第一时间进行采访。通过微信联系,不断修改稿子,补充图文和视频、音频资料,当天下午就写出了稿子,题目概括得非常好:

    我市书画名家马亦钊携弟子陈胜武做客央视一套《我有传家宝》栏目

    与主持人水均益畅谈——

    马家书画三百年“传世秘方”

    新闻稿的题目中点明了所有的看点。但是3日黄昏,我看叶海鹏微信发来报纸的排版样稿时,编辑却删除了题目中“水均益”的名字,我马上和叶海鹏联系,强调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看点,应该在题目中点明,所以后来的报纸上,题目还是有水均益的名字。本来预定的是整版刊登图文报道,后来因为要刊登温州召开党代会的新闻,这篇报道压缩到了半版,但是效果还是很好!

    3月4日,我们坐飞机前往上海拜会韩天衡先生,看望王新宇师兄。上午在手机百度中看到《温州都市报》、温州网上刊登的报道文章,但是因为纸媒版面压缩内容删减,我觉得还不过瘾。当下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个人也拥有和媒体平等的话语权。我和叶海鹏联系,希望能将他未经删减的完整文章,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以求最大的传播效果。同时,我迅速整理图文资料,传给温州集雅艺术网的陈建义,请他制作一个完整版的微信专帖发布。4日晚上,韩天衡先生宴请马老师和我们一行的时候,听说了这次录制节目的事情,他也很感兴趣。

    4日深夜,陈建义不辞辛劳做好了帖子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5日上午,马老师和我们几个师兄弟各自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好友群转发这个专帖,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点击量超过一万,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这个帖子刷屏了,全球各地师长亲友来电或者微信联系,向我们表示祝贺问候!韩天衡先生也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了这个帖子,让我们深感意外,深受感动。

    回温之后,叶海鹏意犹未尽,他觉得还可以对吟诵深入做报道,再次来采访我,撰写了一篇专访报道,题目是《在温州,也有这么一群“朗读者”——他们用温州方言吟诵唐宋诗词,为温州传统文化的传承砥砺前行》,介绍了我学习继承吟诵的经历、体会,以及温州吟诵发展的情况。通过报纸刊登,以及温州市吟诵学会的微信公众号发布,对于宣传推广吟诵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推动作用。

    参加这次《我有传家宝》节目的录制,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重要媒体平台上,讲述温州文化世家的传世作品、精神气节和家国情怀,并且通过新时代的媒体和信息技术进行传播,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体验,对于宣传提升温州的文化和城市形象,也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陈胜武(2017年3月30日)

    0

    上一条:我校离休干部李方华老书记参与《中国共产党温州历史》第二卷编审

    下一条:追怀温师院陶冶我:讲话结巴却充满讲课魅力 耕耘讲坛如细作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