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妙笔画丹青 热心育桃李——记叶玉昶教授

    作者:  编辑:  来源:温州大学校史馆   日期:2008-11-18  阅读:

    在今年10月6日—16日的中国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上,叶玉昶教授应邀展出80幅作品,在安庆市引起了哄动,《安庆日报》整版刊登了这些作品。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展出的大部分作品是叶教授在去年和今年创作的。时间之短,质量之高,令人咋舌。无怪乎荷兰阿姆斯特丹高等艺术学院院长德•温特教授连连惊叹“中国神奇的画家!”

    叶教授祖籍安徽黟县,1957年考入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即现在中国美术学院),在校五年,追随著名艺术大师潘天寿、吴弗之教授,专攻中国花鸟、山水画。自身的勤奋加上名师的指点,1962年叶教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分配到温州市。现任我院美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理事。

    从开始学画至今,四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叶教授从未间断创作。通过近二十多年的摸索,他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其绘画具有独特的风格。日本收藏家毛利伸先生认为叶教授的画“具有创意,画出了跳动的美”。他捕捉到东西方对美的认识共性,并成功而巧妙地把它融合在画面上。学习传统,旨在破除常规,借鉴西画,意在兼取营养。舍弃古人,回避今人,摆脱旧我,叶教授时刻以创意为轴心进行新的追求。他的画具有民族特性的内涵,使人深深体味到东方绘画艺术的亲切感。

    历年来,叶教授的作品曾先后在香港、台湾、新加坡、英国、日本、荷兰等地展出过。他的画作得到国内外具有权威性的艺术家、收藏家的高度评价,北京新闻界称叶教授的作品是“南方吹来清新的风”。

    此外,叶教授还出版了《白描花卉》、《双勾花鸟》等多部作品集,在《中国现代画家作品集》、《浙江花鸟画选》等刊物上发表了花鸟画作品,出版专著《工笔花鸟画四种形式和技巧》等。他以自己数十年的创作经验撰写了近十篇中国画论文。他对中国画的理论研究具有独到见解,引起画坛和评论界的关注。

    “梅花香自苦寒来”,叶教授今日的成就非一朝一夕所成。叶教授一直保持“起早摸黑”的习惯。在时间的利用上,他善于集散为整,常常忙里偷闲,牺牲休息时间。这个和时间赛跑的人,从不感到疲倦。他说:“过年过节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创作的最好时机,有一大块时间可以利用。”

    如果说在个人创作上,叶教授是位神奇的画家,那么在讲台上,则堪称严师。叶教授首先要求学生学画先学做人。他认为“画如其人”,一幅画的格调、品位都能体现作者各方面的问题。其次,从课堂纪律、作业乃至作画的动作都要求规范。他谈到:“作画也要‘正宗’,不能乱来一气,搞艺术,笔墨技巧和动作关系密切,方法要规范。”他要求学生在作业量上突出“勤”,“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教学方法上,叶教授强调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由学生自己评讲作业,让学生相互现场示范轮流表演,然后指出优缺点,对症下药。叶教授倾其所学把学生引进艺术之门,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如今可谓已是桃李济济。

    无论站在讲坛上还是站在画坛上,叶教授都收获了累累的硕果。然而年近花甲的他,并不满足于一顶顶桂冠一项项荣誉,“对中国绘画的创作而言,通常在中年以后才是黄金时期,而我现在正处于黄金时期,往后的创作之路还长着呢!”

    (作者:刘秀峰 林成光 《温州师院报》第136期19951215)

    0

    上一条:技术拔尖 务实求真——记李若由副教授

    下一条:埋头苦干数十载 科研教学结硕果——访黄振炎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