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人淡如菊 志坚如松——马贝加教授的教师学者生活

    作者:  编辑:  来源:温州大学报   日期:2011-03-18  阅读:

      当我们在交错繁杂的小巷里绕得晕头转向的时候,终于找到了马贝加老师的新居。此处,屋舍俨然,鸡犬相闻,路旁院墙上爬满了苍翠的绿叶,不知名的黄花镶嵌其间,纯然可爱,全然不同于梅泉大街的喧嚣热闹。早知马老师退休后便搬到了茶山,不想却是住在这般清静的“世外桃源”。
      
    马贝加老师穿着家居服,已在门口等候。那么普通,那么随意,你可以说她不修边幅,但正是这份随意轻巧化解了我们初来的紧张。一进屋,马老师便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参观她的新居。房子刚装修好,家具都还没添置齐全,但却已透露出了女主人的喜好:白墙砖地整洁大方,木质家具厚实稳重,粉绿色的窗框又带了点活泼开朗。“这房子后面有个院子,我非常喜欢。”马老师满面笑容地说。站在阳台上,能看见茶山的五美景园。雨季时,山上的一条条瀑布美得醉人。房子不远处有一排石凳,旁边是一条清澈的小溪,马老师常拎着水桶去溪边洗衣服,既清凉又方便。
      
    马老师给我们的感觉如这屋子一样清新淡雅,但我们知道,她的人生经历很丰富。年轻时插队到了黑龙江;放弃了县政府文员的工作,坚定地选择了当时为人所轻视的教师职业;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偶尔也会独自背上行囊走走逛逛。人淡如菊、志坚如松,这就是马贝加老师给我们的印象。

    不违心,怀斗志,明朗倔强应万事

    马贝加老师生于教师之家,可谓书香浸润、品高德馨。长辈们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踏实严谨的研究态度以及对知识的专注与痴迷对马老师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学到初中,马老师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我从不和班里的同学比成绩,因为从小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知道在杭州、在北京,甚至在其他国家还有许许多多比我优秀的人,这种认知使我时常惶恐。”马老师苦笑道。每次新作付梓,她总是心慌不已,总想再改一改,再查一查,越看却越觉得没自信。她说:“这种专业性的工作成果,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科里的高手、专家们的火眼金睛,还可能成为一些研究生学习时的参考,实在马虎不得。”
      
    马老师坦言:“一个女子如欲自立于学术之林,一定要靠扎实的功底和过硬的实力。漂亮的着装、美丽的容颜都无济于事。”马贝加老师的名字是她的双亲取的。“贝加”二字,一方面笔画简单,读音清亮;同时取自世界上最大最清的湖泊——贝加尔湖之名,喻意湖水一般幽深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简单的名字便可以看出双亲对长女的殷切期望和疼爱。马老师说:“既然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我就该竭尽所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话语之间颇有一股“舍我其谁”的英气,显示着知识女性的担当。
      
    同许多“老三届”一样,马老师也有过插队的经历,一下子从杭州跑到了祖国的北疆黑龙江,一呆便是十年。马老师和我们谈起这段经历时,极少提到那时生活条件的艰辛或是远离家乡的煎熬,更多的是讲述那段时光中难忘的趣事。1969年,马老师来到黑龙江省同江县乐业公社万发大队。远离家乡,天寒地冻,条件艰苦,马老师却很快就适应了,与农民一样整日在田间劳作。马老师说:“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永远有理想,有冲劲,无论在怎样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

    我们问,若是生活、工作中遇到不公正,难以排解忧虑时怎么办。马老师笑言:“能让我看不开的事情很少,要是遇到了,我就多读几遍贾谊的《吊屈原赋》,告诉自己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的,古人如此,我们也一样,这么一想就想开了。”
     
    如今,已经退休的马贝加老师虽然日常工作、生活与以前没有大的区别,但在时间安排上却自由了许多。马老师说:“退休后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写出好的东西来,虽说成就‘传世之作’是奢望,但理想的火花总是不能熄灭的。”
      
    十年如一日,苦心育桃李

    说起马贝加老师,人文学院的学生们最深的印象就是 “年轻”,这种年轻不仅体现在她的外表,更多的还体现在她的心理上,体现在她的处世态度上。“我觉得马老师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年轻,很多时下流行的先进的东西她都感兴趣。每逢过节她会给我们发电子贺卡,还常让我们把好玩的东西介绍给她,上课的时候喜欢带点流行的英语词汇。马老师不固守自己原有的东西,不断创新,永不满足。”人文学院的马丽同学说道。她认为马老师永葆青春的秘诀就在于源源不断的热情,无论是对生活,亦或是对学术,她总是充满激情和斗志,这便是她从马老师身上汲取的最大的精神财富。马老师的研究生们谈到,马老师在出专著的时候,每一个字都要追根溯源,认真核对检查,从不嫌繁琐,并且乐在其中。“我们在旁边看着深有感触,更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偷懒了。”
      
    马贝加老师讲课总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我喜欢设计一些导入性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吸引他们去学习去探究。例如‘何当共江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里的‘却’是什么意思;又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是什么意思等。多是一些初中、高中时学过的内容,但一般中学老师往往注重意境、典故或作者生平的分析,而忽略了字词的解释,我这样一问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马老师还说道:“我希望我的学生能通过我这个人,认真地学习这门功课,通过这门功课的学习,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课下,只要学生有疑问,无论何时她都乐于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课余时间,她不仅主动询问学生们的学习进度,而且经常提供一些专业书籍及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们的论文,她更是悉心指导,从文章格式到参考文献,从论文摘要到正文内容,她都认真审阅并提出参考意见。马老师非常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坦白”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马老师也会提出自己的困惑,师生一起寻找答案。人文学院的方吉萍同学说:“马老师会和我们一起分享她的研究成果,在教我们的同时告诉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法和态度去做研究。”马贝加老师正是用自己对语言学的热爱,对学术的敬畏,对学生的负责,通过言传身教,将语言文字的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在提问与思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马老师不但关心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还关心学生的就业情况,学生找到好工作或考取博士、硕士,她很开心,学生就业有困难,她忙碌奔波。她时常告诉学生,专业基础很重要,一定要给自己做好定位。她说:“不仅要会埋头拉车,还要懂得抬头看路,客观地观察环境,看清自己处于哪个段位,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竞争,然后决定自己该怎么办。”
      
    回顾几十的教学生涯,马贝加老师给自己打90分。她认为工作干得好坏不在于获得多少奖项,而是看到底付出多少心,尽了几分力——有些收获一时是看不清楚的。几十年如一日,马贝加老师用心血和汗水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学生。
      
    用心于事,专心于业

    马贝加老师不仅是我校省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的第一负责人,近年来更是主持完成了 《近代汉语介词研究》、《汉语动词语法化研究》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后在《中国语文》、《东亚语言学报》(巴黎)、《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方言》、《汉语学报》、《中国语研究》(东京)等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有《近代汉语介词》、《汉语语法研究》等,参与主编《语法化和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近代汉语介词》一书还荣获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学界尊称她为“介词专家”。
      
    马贝加老师无私的育人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同样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收获了同行和同事们的赞誉,以及广大学生的爱戴。学校组织教学效果调查,她的学生满意率为100%。很多她教过的学生本科毕业都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领导。所带的研究生也均受其影响,认真工作,勤奋学习,取得不小的成绩。仅2009年,她所带的研究生有三人考取博士:一人被清华大学语言学专业录取,一人考取湖南师范大学汉语专业,另一人考取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还有一人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成为一名白领。马老师说,将学生培养成才如同母亲生了个大胖小子,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这是让她最觉得欣慰的事情。
      
    谈起几十年的教师学者生活,马贝加老师特别有感触。她认为教师就是教育人,引导人,就应该把学生培养好。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远的见识,技巧可以通过锻炼培养提高,而学识涵养却是需要花大功夫去日积月累的。做学问一定要静下心来踏实勤奋,一定要将有价值的东西展现给世人看,切忌心浮气躁,更不可以弄虚作假。马老师常说,做学问其实是一件苦差事,十年、二十年的冷板凳是常有的事情。学术的终极目的是求美求真求实,推动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
      
    愿学烂柯千载弈,是甘是苦自家知。马贝加老师一心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事业,用感恩的心细细地品味生活的酸甜苦乐,以达观通透的处世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后记:采访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我们一边喝着茶,一边随意谈天,竟忘了时间的流逝。马老师耐心地一一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和我们一同分享她的人生感悟。当我们在夕阳的余晖中与老师挥手告别时,心中涌现一股激情与勇气,莫非是马老师的从容淡定和坚韧不拔感染了我们?
      
    生活因人而异,愿马贝加老师青春永驻、学术长青!

    (学生记者 陈梦思 施群洁/作者 温州大学报20110115/来源)


    0

    上一条:温州教育界的老前辈——访浙南括苍游击支队老党员、原温师院党委书记李方华

    下一条:82岁老人编出400万字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