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夏天突然接受教学任务讲授 《中西比较文学》,有幸被逼温习阅读了一些材料。法国学者Robert Escarpit将翻译称为“创造性叛逆”,此语耐人寻味。中西文化沟通和交流中信然存在不少极微妙的问题,因此而生感触和思考。反思,不得不觉得沉重;前瞻,勉为乐观,以诗以寓感慨:
千年学术争今古,百载人文辩泰西。
辩到天心微妙处,曼殊师利亦低眉。(1)
神后奶溅成奶路,峰回路转化天河。(2)
可怜希腊牛郎妇,徒涌泪泉作九歌。
西门渡海化唐璜,倾倒西方痴女郎。(3)
浪子英风何处在?拜伦岂敢梦高唐。
强将祭酒充豪雄,(4)白屋无端变白宫。(5)
无怪项城袁总统,黄袍加体见诸公。
钞票西行夸海堤,(6)积财竟是雪花堆。(7)
经邦学问(8)逐阿堵(9),狐媚蛮妮(10)魅影来。
美食不堪呼热狗,(11)飞龙怎奈惑凶龙。(12)
羔羊奔走奉天主,(13)虞夏焉寻旷代宗?
深惧译文说自由,细论权界悟神州。(14)
春秋功罪乱方觉,多少清流卷浊流!
错认西儒作番僧,(15)时装洋服艳摩登。(16)
鸠摩玄奘应同叹,谁证菩提最上乘?
注释
(1)曼殊师利(Manjusri),佛教专司“智慧”的学者,后世尊为“菩萨”。近代中国精通中西文化的学者苏曼殊即以此为名。
(2)英文Milky Way直译为“牛奶路”,几乎成为笑柄。三十年代鲁迅曾以此作诗讽刺赵景深:“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将Milky Way译为“天河”,中国人一闻便知,然而造成误解。古希腊神话,Milky Way是赫拉的奶汁所化。赫拉(Hera),希腊神话中的神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罗马神话称为朱诺(Juno),非常健壮,据说她的奶汁能使人永葆青春。宙斯和有夫之妇麦克美娜(Alcmene)通奸,生下婴孩赫克力司(Hercules)。宙斯希望赫克力司长生而健壮,乘赫拉酣睡,把赫克力司悄悄地放在赫拉身边吮奶。赫克力司吮汲太猛,惊醒赫拉。赫拉发现吮奶的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一把把孩子推开,奶汁飞溅天上,就成了Milky Way。Milky是牛奶的意思,这就是说赫拉健壮似母牛,古希腊的审美观,正以为女人壮健丰满象母牛才是美。以古希腊神话原意,这Milky Way是神奶路。所谓Way,并没有阻隔的意思,与中国的“天河”含义正好相反。古诗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杅。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金瓶梅》是中国古代的色情小说。Bernard Mi all译 《金瓶梅》为 “Chin Ping Mei :The Adventurors History of His Men and His Six Wives”,反过来转译,书名是“金瓶梅:西门和他的六个妻子的奇情史”。SamuelBuck将《金瓶梅》径译为“Don Juan of China”———“中国的唐璜”,对西方读者来说,很显豁,但是造成大误会。唐璜是西方文学中以“浪子”出现的反封建反虚伪礼教的英雄。唐璜原是西班牙一个贵族子弟,异乎寻常地好色,所欢媾的女人下至村姑、农妇、铁匠的壮婆娘、商人的娇女儿,上至伯爵夫人、公爵小姐,不计年龄大小,不分门第出身,不论乡村城市。唐璜在中世纪文学中是浪荡子的典型,但在中世纪末叶文艺复兴思潮的推动下,唐璜的形象被彻底改写,境界升华。在英国诗人拜伦、俄国诗人普希金等大家笔下,唐璜成了以极荒唐的行为鞭挞社会虚伪丑恶的浪漫斗士。唐璜逃脱贵夫人的重重情网,逃脱官吏的追捕,来到西班牙。西班牙王后救了他,唐璜的热情不能抑制,竟然向尊贵的王后放肆地示爱,把庄严的王后气得脸色煞白。但当他冒极大的风险为保卫王后拼死杀了企图谋害王后的奸臣时,王后芳心激动,春情萌发,解开衣襟袒露酥胸,搂抱着唐璜狂热地亲吻,竟然要舍弃王后的地位名誉不顾一切和他私奔。唐璜辞谢,说“这世界上,谢谢你理解我,有心灵的这一刻已经够了。”中国的西门庆何曾梦见这样的境界?
(4)英语President,很普通,校长、会长均可称之,中文译为“总统”,成了总统天下的豪雄。严复费神地将其音译为“伯里玺天德”,曰“玺”,曰“天德”,仍是向秦政以下的皇权观念靠拢。
(5)英语WhiteHouse,白色的屋子也,岂是皇宫乎?
(6)钞票为中国所发明,《马可•波罗游记》记马可•波罗携大元宝钞至欧洲,使欧洲人大为惊诧,一纸之薄竟值金银万两。纸币(papermoney)的发明给西方非常的启发,钞票自中国引进欧洲后,于欧洲远洋贸易的拓展为功甚巨,遂有近代银行的设立。奇妙的是,英文bank,银行,另一个意义是堤,万水集中于海堤,万财集中于银行,抽象财富高度集中的繁荣表象中隐伏危象。所谓bankrupt,堤岸溃决也,银行破产也。
(7)英语bank of snow,雪堆也。
(8)英语economy,中文翻译为经济,意义并非似世俗误解的那么局限,而是经世济民的大学问。
(9)阿堵,古代对钱的古称俗称。
(10)英语money,以汉语谐音成了蛮妮,真是太奇妙了。
(11)英语将一种食品称做“热狗”(hotdog),中国人以传统习惯听去,太不可理解了。
(12)中国的龙,是神圣崇高的象征,《周易》乾卦爻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英语翻译为dragon,造成极大的误会,因为在西方,dragon并不是吉祥之物。
(13)基督教将其信徒称为“羔羊”,这倒与中国古代的封建观念暗合,古代将地方官称做“牧”,牧,牧羊也。十七世纪基督教罗马宗(Catholicism)传教士西来,借用《书经》中古典词语将Deus译为“天主”,这是利玛窦一派传教士有意将基督教儒化的高明做法。意料不到,几百年过去,一般中国人知有西方的天主,而于中国传统的天主,却茫然了。悲乎!
(14)严复将John Stuart Mill的“On Liberty”译为《群己权界论》,可谓煞费苦心。
(15)十七世纪初,利玛窦等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为中西方文化直接接触之始。利玛窦起初被称为“番僧”,后来称为“西儒”。西儒乎?番僧乎?二十世纪初同盟会刊物《民报》撰文热情介绍“西儒卡玛”(Karl Marx),读括弧内的原名,令人诧异,惊叹。
(16)英语Modern译为“摩登”,妙趣盎然。此译名其实源自佛典古译,据早期佛典记载,妖艳的魔女色诱佛的弟子阿难,几乎使他迷失本性,这位魔女便叫摩登女。卓别林的电影“Modern Times”若直译为《现代》淡然无味,但译为“摩登”使人似以为Modern便是此摩登也。
(作者:张乘健 来源:温州大学报总第3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