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耕耘园

    希腊探古(二)

    作者:  编辑:  来源:老干部工作部   日期:2011-12-12  阅读:

    班罗奔尼亚半岛

    有人说米诺斯文明突然消失后,一些幸免遇难的人到了班罗奔尼亚半岛,使爱琴海文明有了传承和延续,这就是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开始于希腊青铜时代的晚期,它由班罗奔尼亚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

    班罗奔尼亚半岛在雅典的西面。其实现在我们还称它是半岛已经不准确了,早在1881—1893年希腊人民千辛万苦,开凿了长6.3公里,深7米,河面宽25米的科林斯运河。大地好像被利剑拉开一条深深的伤痕,两岸成了几乎没有坡度的悬崖峭壁,地面到河底有八十多米,站在桥上观望时,真还有些不寒而栗。运河将班罗奔尼亚半岛与希腊大陆分割开来,使班罗奔尼亚半岛实际上成为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岛。运河接通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从而缩短亚得里亚海到比雷埃夫斯的航程320 公里。遗憾的是运河过于狭窄,不能通过较大的船只。

    靠近运河西侧的迈锡尼,据荷马史诗的描述,是一个富于黄金的都市,以金银制品名扬天下。阿伽门农作为希腊神话中迈锡尼的国王和远征特洛伊的希腊联军首领,为了给弟弟报仇,他带领希腊各城邦的英雄在土耳其的特洛伊,进行了一场历经十年之久的战争,并最终借助闻名于世的“木马计”获得胜利。多少年来大家都以为这是个美丽的传说,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迈锡尼城被德国谢里曼博士发掘后重现人世,人们才恍然大悟,迈锡尼城也于1999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迈锡尼保留最好是它的城门,城门的宽度仅2.5米高4米,两旁方石柱子上顶立一块重20吨的弧形拱梁巨石,人们至今还无法想象古人是用什么方法能把这块巨石架上去,巨石上方立有雕刻着两只跃立威武雄健的雄狮,故被称为“狮子门”。连接大门的城墙的平均厚度达6米,最厚处甚至高达8米至10米。它依山形而建,时起时伏。如此高超和精湛的建造技艺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迈锡尼最大的发现是国王阿伽门农陵墓, 在距离“狮子门”约12米远的地方,一个由竖立的石板圈成的大圆圈,直径约有30米,在它的下面发现了一座圆顶陵墓,墓坑中出土的17具尸体大多数都严密地覆盖着黄金制品。黄金制品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样式繁多,其中包括阿伽门农佩戴的黄金面具,只不过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是复制品了。迈锡尼共出挖了十四公斤的黄金饰品,真正印证了荷马史诗中描述的“富于黄金的都市”。

    奥林匹亚位于班罗奔尼亚半岛的最西面,抄近路要穿越多座大山,道路狭窄且坡陡弯多,有一定危险性,所以旅游社一般不建议前去观看。好在这里的大山树林茂密、风景秀丽,成片的橄榄树以它独特略带灰白的颜色,在阳光照射下透着光亮,现在正是它成熟的季节,还真别有一番风味,这儿完全不像爱琴海中那些岛屿,光秃秃的尽是些石头、野草。其间当我们路过埃匹达鲁斯并看到它的古剧场后,心绪顿然为之一震。

    剧场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原本是祭祀医神阿斯克列皮亚斯的圣地,它依山而筑,象扇子一样展开,34级台阶用大理石整齐铺就,雄伟且壮观,剧院可以容纳18000余名观众,据说站在剧场中心的圆圈中,即便是撕一张纸的声音,坐在台阶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在没有音响设备的古代,利用建筑上的设计,达到了今人难以想象的演出效果是多么的不容易。后来只因被地震所掩埋,直到19世纪初才被挖掘出来,现在这儿仍是举办音乐会的最佳之地。

    古奥林匹亚遗址是一个体育运动和宗教仪式的混合体,得名于希腊传说中诸神会聚的奥林波斯山。进入遗址大门一块块巨大的古老石柱如同卫士一般排列成两队,接受游客的检阅。

    规模最大的当然数宙斯神殿,从散落的石柱直径就可以判断它的雄伟和高度,神殿中曾供奉一尊高达13.5米,以象牙与黄金铸造而成的众神之父,宙斯头顶花冠,右手持胜利女神,左手持笏,表现出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威仪。此神像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遗憾的是在希腊被土耳其统治时被虏,至今下落不明。

    宙斯的妻子赫拉神庙规模不大,里面供奉着女神赫拉像。它是奥林匹亚遗址中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公元前600年左右。在神庙的祭坛前,是现代奥林匹克大会圣火点燃仪式的举行地点。

    遗址中有运动员宾馆、练习场、剧院、澡堂、健身房、会议厅、休息室应有尽有。体育场跑道的长度为210米,宽32米,因为当时跑步的长度仅192米,两侧有大片坡形看台,可供万人观看,其中还设有裁判席和贵宾席。运动会夺冠者,被视为人和神的化身,奖品仅是一顶橄榄枝花环。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68年,在这里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体育景观,它以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以强烈的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奥运会期间要求战争停火是人类历史上至今执行得最有效、最长远的协定之一。

    回去的路是沿着海岸线顺时针绕行,在距雅典150公里的深山里我们到了“地球的中心”—德尔菲。希腊神话中说,宙斯为了确定地球的中心在哪里,从地球的两极放出两只神鹰相对而飞。结果两只鹰在德尔菲相会,于是宙斯断定这里是地球的中心,并将一块圆形石头放在德尔菲,作为世界肚脐的标志。如今这块石头就珍藏在德尔菲博物馆里。德尔菲同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德尔菲的历史虽比迈锡尼晚了一千多年,但这儿却成了古代世界精神文明的中心。古希腊人最崇敬的神是太阳神阿波罗。因为他不仅是美的化身,象征光明和青春,同时他主管知识、光、音乐、医药。宙斯为了管理好这个世界中心,把重任交给自己最疼爱的儿子阿波罗。在阿波罗神庙遗址现场,现在只剩下7根长短不一的柱子,残柱碎瓦中,呈现出方形的神殿,以及沿山坡的Z形圣路。圣路两旁有马厩、礼物库和颂扬马拉松战争胜利的纪念碑,最后是廊柱和祭坛,以及一个可容纳5000人的半圆形露天剧场及运动场。在博物馆里,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是一个拉着四匹马的青铜像—“战车的御者”。虽然人与车已分开两截,但精美的造型,慑人的气势给人有过目难忘之感。

    雅典卫城

    如果要问什么标志能代表希腊,只有“卫城”独占鳌头、当之无愧。由于路线安排的原因三进雅典,只能远而观之,把重头戏安排在离开之际,大概是把希腊的大礼放在最后,好让我们满载而归有个惊喜。

    为了对卫城有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决定先看山脚下的博物馆。博物馆设施堪称一流,它由一百多根柱子架空起来,地板由玻璃铺成,下面呈现的是雅典公元前4千年新石器时代的民居。这个能把馆内的展品激活的创意,令人叫绝。博物馆里展出的大量的出土文物,及卫城各个神殿坍塌后三角梁上神话故事的群雕。她的镇馆之宝是具有2500年历史的帕特农神庙浮雕,其中一组叙述了争夺雅典保护神的故事。海神波塞冬送给人类一匹象征战争的烈马,而智慧女神雅典娜献给人类一颗枝叶繁茂、果实累累、象征和平的油橄榄树。由于人们渴望和平,不要战争,结果这座城归了女神雅典娜。从此,她成了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因此得名。遗憾的是这里展示的只是些碎片和复制品,真迹却堂而皇之摆在大英博物馆内。

    博物馆内有一个独特的宽幅玻璃走廊,可以折射出对面300米外的帕特农神庙全景,让自然光线透过玻璃射入博物馆内,给陈列其间的雕塑添上了质朴的光辉。

    卫城位于独立的山丘之上,建于公元前5世纪,她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无可非议的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山门正面高24米,侧面高18米,两翼是走廊,由多根白色大理石柱子支撑起来,走廊上有著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整个山门被雕塑装饰起来非常壮观。

    雅典娜胜利女神庙在山门西南方的顶端,这里面临大海,历史上曾作为哨所,瞭望海上的动静。神庙全由大理石建成,分前庙、正庙和后庙,在神庙东面有一个执盾的雅典娜神像浮雕。

    卫城上最负盛名的建筑,当然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帕特农神庙。她是西方,以至世界上最早的古代大庙宇,神庙长70米、宽31米,被48根多利安式列柱所环绕,每根柱子高10米,直径2米,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大约是巴黎圣母院的1/3,但较之早了1500年。实际上,宫殿的外墙装饰中有160米长,包括600个天神以及描述雅典娜节队伍组合的群雕。宫殿内敬奉的雅典娜雕像,据记载她高10米,站在2米高的基柱上,雕像核心由木头构成,身体部分用象牙与金箔,仅金子重量达1150公斤,左手握着盾牌,右手托着2米高的黄金象牙的尼基女人,长矛搁在左边的肩膀上。但这些都毁于战争不复存在。

    伊瑞克忒翁神殿南面的门廊,由六位头顶篮子的少女石柱支撑着殿顶,少女们身穿飘逸的长裙,一条弯曲的大腿,体现她们的悠闲和优雅。导游让我们注意其中一位少女的脸庞,据说她是美国自由女神的模本。

    卫城是希腊众神的家园,也是雅典政治文化的象征,如今虽然只剩下断垣残壁,但雄浑高贵的柱子,在风中诉说着神话消失的同时,也证明了她不愧于欧罗巴大陆顶峰的称呼,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让这些站在巨石上被赋予了精致而又文雅的建筑,激励着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吧。

    题外话语

    有朋友问我希腊整个国家面临破产,亲临其境后有什么感受?其实希腊是国穷民不穷,80年代希腊的经济曾列世界第十一强,历史遗留下的高福利待遇,为其埋下了祸根,如今是积重难返。再说这个国家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制定了直接民主制,即所有公民都有义务参与政治,包括选举、法律及一切重大事情由公民大会做出决定。当民主放大到极致,政府就很难有所作为。举个例子,我们到雅典的前两天,罢工将近一个月的出租车司机才恢复营运,他们闹腾的原因竟是对政府为了解决就业困难,准备放开出租车牌照的做法不满意。天哪!这是以旅游为经济支柱的国家,出租车司机罢工对国家旅游业打击有多大,可老百姓不管这一套。导游还告诉我说,这个国家三天两头举行游行示威是正常现象,好久不见游行了,反而倒有些不正常,也许真要出问题了。

    希腊的经济支柱主要有三条,一是海运,二是旅游,三是外汇收入。希腊的人口仅1100多万,但有1000多万人口撒在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占了一半,因为希腊人受教育程度较高,都能进入主流社会,所以外汇不断流向希腊的家人。难怪美国人评价希腊人潇洒起来个个象亿万富翁。德国人抱怨说凭什么拿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让花花公子们去享受。尽管希腊的经济千疮百孔,但他们的环保意识令人刮目相看,雅典所有使用过的生活用水经净化后才能排入大海,仅这一点全世界的城市恐怕很少会做到。

    希腊几乎被地中海包围,是全世界海湾最多的国家,肯定有享受不尽的海鲜,答案是令人失望的。当时我也十分纳闷,在海岛转悠了那么多天,愣没有看到一艘渔船,也没有发现水产养殖场,用餐时点的不起眼的海鲫鱼,价格不菲。鱼市场上竟出售些象猫吃的小鱼。查资料才知道,地中海只有两条河流注入,蒸发量很大,所以盐分含量过高,还好大西洋的海水不断补充进来,稀释了一些,但海水中磷酸盐、硝酸盐的含量较低,不适合鱼类生长,所以当地只出产金枪鱼、沙丁鱼少数几种鱼类。顺便讲一句,我们在雅典鱼市场,也就是当年通讯员把以少胜多的马拉松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回的地点,买来的希腊人不爱吃的螃蟹,倒是价廉物美,值得留恋。

    (彭兆丰/文)


    0

    上一条:希腊探古(一)

    下一条:希腊探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