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硬朗,精神抖擞,谈笑风生,80 岁的谷亨杰老人,与癌症抗争了10年。
谷亨杰教授退休前是原温师院院长,在任11年,在上级领导下,为温师专升格温师院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易地新建了该校在市区学院路的校园,还争取港台爱国同胞捐赠1700万港元,建成了育英大礼堂、邵逸夫图书馆和邵逸夫发绣美术楼等。他曾受教育部委托代拟全国师专化学专业教学计划并担任该专业九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的总编写负责人,又先后受教育部、北京高教出版社聘请,主编全国师专有机化学教材等。他从事高校教育40多年,治学严谨,深得好评。
毫无预兆,突然患病
2000年8月,谷教授刚从昆明参加全国高师教研会回温没几天,去医院体检,被诊断为肺癌,当时这消息让他惊呆了,脑里一片空白,感觉自己被判了死刑一样。当时他回忆自己一生清廉自律,烟酒不沾,平时身体还算健壮,怎么会得肺癌?但事实还是摆在他眼前。不久后,他就在附一医做了左肺下叶切除手术。
谷教授术后做了七次化疗,身体虚弱,后住入景山康复中心,每天打针服药,苦不堪言,身心疲惫,情绪低落。他说,那段时间抗癌的艰辛不是一般常人所能理解的。
带病下床,热心公益
恰逢此时,他的家乡永嘉西源乡梅坦村干群来慰问,言及他小时就读的小学目前仍办在祠堂里,简陋破旧。也许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他说自己从事教育事业40多年,却对家乡关心甚少,深感内疚,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家乡做点奉献。
于是,他带病下床与夫人蒋碧如到处联系呼吁,写倡议书,带头捐款1万元,集资筹款共100多万元。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8月帮助梅坦村建成了梅坦圣雄希望小学;2003年,他又帮该村建立西源乡市级蔬菜后备基地1200亩;随后,帮该村建成楠溪江梅坦红豆杉开发场,2006年该场成为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并在全乡推广,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红豆杉是世界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可提炼抗癌良药紫杉醇。目前使用的紫杉醇针剂多系进口,0.18克售价近万元,如果人工提炼,可大大降低价格。去年,他又帮助筹资在希望小学旁建成梅坡二桥,两次联系市老科协,争取市慈善总会支持,组织李也白教授等医学专家去该村义诊,免费送药三万多元,并给癌症患者和烈士子女申请救济金数千元。
心情愉悦,非常重要
谷教授患的肺癌属于非小细胞腺癌,五年生存率很低,可他已平安度过了10年。许多病友经常来电来信要他介绍抗癌心得,他归纳为这样:“首选手术在前期,化疗放疗听医师。食疗滋补因人异,心情愉悦要坚持。”
10年来,他根据医嘱,定期进行体检复查,发现问题早防早治,适当锻炼;同时,帮助癌症康复俱乐部做些工作,与病友一起参加活动,但他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公益事业上。他说,事多了,病也忘了,虽忙犹乐。他认为癌症患者首先要去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切忌轻信广告乱投医、乱买药;其次,每天保持心情愉悦非常重要。他感悟说:“忙忙碌碌欲何求?奉献甘为庶民牛。知足胜于长寿药,神怡体健乐悠悠。”
(来源:《温州都市报》20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