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探索者、开拓者——记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吴守德

    作者:  编辑:  来源:鹿城区关工委   日期:2009-03-17  阅读:

    吴守德,原温州师范学院政教系副教授,退休后,仍然继续从事教育工作。自2004年起积极参加“五老护苗”工作,2005年被聘参加鹿城区“五老护苗”教育指导组和区“五老护苗”报告团,为“五老护苗”做了许多探索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取得巨大的成绩,赢得众多青少年的尊崇,获得社会的好评,于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2005年2月,洪殿街道夏屋社区建立了社区“五老护苗”协会,吴老被邀参加协会工作,10月份协会民主选举,吴守德被选为会长,吴老出于公心,出于对今后工作的全般考量,同另二位老同志商定,提议协会会长还是由社区主任担任为宜,并推荐社区分管该项工作的王雪涛兼任协会秘书长。

    吴老虽非会长,也不是秘书长,但他在协会中的作用却非同一般。他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按照社会教育的地位,针对当前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和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协会同仁一起,对社区青少年教育作了一些开创性的尝试和探索,主要做了五项工作。一、抓计划、组织建设工作;二、搭建平台,联系学校;三、在社区法纪学校讲课;四、参加市、区“关工委”学习汇报会;五、扩充社区科技标本建设。在开展上述各项工作时,吴老出点子、当参谋、做策划、订计划、搞协调,充分发挥其行政管理、思想教育的专长。协会按照吴老的提议,在领导班子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将31位会员根据各人的经历、学历大体平衡分成三个小组,选定正副组长。并于11月份召开会员大会,宣布协会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宣布编组、任命各组正副组长,从而使全体会员了解组织结构,明确分组,互相认识。进而组织会员重学协会章程,明确协会宗旨和会员业务,进一步从思想上发动,要求会员行动起来,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出点子、做实事。大会还回顾前段时间协会工作情况,总结了工作经验,布置了下阶段工作任务。

    社区原有一所育才小学作为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协会成员的增多,需要再搭建一、二所青少年教育活动平台。吴老他们相继开辟了黎明小学和温大生命与环境科学院作为社区新创的活动平台。他们的做法是: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在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不增加教师的负担的前提下,切实拓宽学校教育的路子,在教育的延伸和深化上下功夫,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为了引起青少年对于社区活动的兴趣,吴守德同志花了不少心思。他坚持不重复学校教育,走贴近青少年生活的路子,不“走形式”,让青少年真正学到知识、技能,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吴守德同志每次策划、安排、组织活动都力求达到适时性、科学性、针对性、生动性。有讲解漫画与书法竞赛相结合的,有启发式、演讲式的讲座,还有在互联网上讨论互动形式的等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还吸引了不少其他社区的孩子。

    2006年开始,吴守德同志紧紧抓住“八荣八耻”教育主线,利用周末、寒暑假等一切教育时机协助社区对青少年进行“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主题教育活动。科用社区周边围墙贴上200多位中外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的像、业绩、格言,作为载体,作为学校班会课的内容,请育才、黎明学校学生到社区来,由社区干部、“五老”护苗队员给予讲解。收到良好效果。在他的努力下,他所在的夏屋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越办越好,每年都能吸引周边200多名学生参加社区暑假实践活动,使他们受到生动形象内容深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为了突破工作仅限于中、小学层次,吴守德同志积极与新温大生命科学院领导联系,共同探讨开辟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路子。夏屋社区我们“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该院的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该院把我们夏屋社区定为学生实践的基地。这样就将活动的平台搭建至大学层次。吴老他们的社区“关协”参与了该院大学生“八荣八耻”互动讨论会,与大学生建立了友谊。接着,由05级班长叶国成等组成“知荣辱、树新风、争当文明使者”实践队45人,带着“实践基地”牌进驻社区开展活动。外语学校“06风景英语”实践队也来到社区。吴老从中协调,促使他们的活动始终贯穿一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线,相继开展了“八荣八耻”倡议书发放、问卷调查、寻“宝”活动、演讲比赛、荣辱观单车宣传,教英语歌、开英语课等十几项活动。形成了“大手拉小手”的生动活泼、充满温情的局面。为了扩大影响,在松台动感广场,实践队组织了鹿城区百名小学生参加的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百米布画大赛,将影响扩大至全城区。

    吴守德同志很善于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他利用自己教育方面的特长,结合长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和党建工作的经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亲自对青少年做报告。他的报告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具有说服力,学生们听了很受教育。为了把课讲得富有创意,形式生动,内容鲜活,具有吸引力,吴守德同志不仅阅读了大量有关的资料,还坚持亲自写讲稿、备课。几年来,他写了《争做文明的小市民》、《矢志爱国》、《讲解不文明行为漫画》、《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扬起人生风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谐社会从我做起》、《新年新希望》、《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青少年参与温州市第三次跨越解放思想大讨论》、《温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的基本精神》等讲稿,极大地丰富了“五老”人员的讲课内容。有的讲课稿他还要反复多次修改,直到讲课效果满意为止。他讲课有计划、有安排、有题目,他还特别喜欢采取互动的方式启发大家。几年来,他讲课20次,受教育对象达3000人次。

    吴守德同志积极参加市、区“关工委”学习、汇报会。每次通知开会,他都有会必到,而且在会前积极准备材料,以便在会上汇报。参与区“关工委”指导组会议,吴守德同志总是能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宝贵的建议。会后,则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努力贯彻区“关工委”布置的工作任务。由于吴守德有较高文化底蕴,而且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在社区“关协”工作方面的成功探索,因此他的汇报很有启发和指导的作用。

    吴守德是个具有敢于尝试,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人。今年5月,他在与新温大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共青团、社团活动的联系中,获知三年级同学将要赴文成开展采集生物标本实践,灵机一动,想到一个绝妙的念头,就同该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商议,让同学在采集生物标时每个样本多采一份,制成标本后无偿赠送给夏屋社区,以表示对社区青少年教育基础的支持。对这一建议,该院领导欣然同意,而且这件美事已经得以实施,10月16日,举行送授仪式暨党支部共建活动,为社区“关协”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子,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吴守德同志威望高、人缘好,具有丰富的行政工作的经验和很高超的行政管理的水平,但他一贯不肯当领导。在温师院、浙江东方学院时,曾被力邀任行政领导,但都婉言谢绝了。在社区“五老护苗”协会民主选举时,也曾被推上领导岗位,他也把协会会长的职务让给社区主任,而他则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对此,吴老说:“这些机会还应当让给年轻人啊,我还是比较喜欢讲台。讲台带给我许多的快乐,我也十分享受跟学生在一起的感觉,我珍惜师生之间的感情。……”吴老的心永远是那么纯,他的人格魅力永远是那么强。

    探索无止境,创新不停步。吴守德同志如今在忙些什么呢?他在下一阶段将要有什么新的进程?在这里,向大家透露一些。他最近在搜集、梳理关于温州地方性,温州人敢为人先的生动实例,打算为建设“三个温州”,实现“三次跨越”上做一些事,还打算在今年暑假,策划、组织温州大学体育学院和外语学院志愿两队,开展以“思想解放”为主题的活动,当然这些活动将同社区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达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目的,据说已有几百人报名参加了。

    吴老曾说过:育我者,课堂也;成我者,课堂也;乐我者,课堂也。

    (来源:《五老护苗赞》 鹿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编)

    上一条:时事多变,教育育人信念不变——专访温州教育的见证者李方华先生

    下一条:读蔡世新老师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