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我心永向党
——温大离退休党委第十三支部和离退休教职工协会二分会联合开展党群教育活动

4月28日,绿意油油的四月末,温州大学离退休党委第十三支部党员和离退休教职工协会二分会会员,一同前往瓯海,开展主题为“退休不褪色,我心永向党”的党群教育活动。
走近瓯海,走近仙岩,上午,老师们来到“浙南火种”点燃之地——仙岩渔潭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中共浙南一大纪念馆和会址。浙南革命斗争、浙南一大会议召开等历史场景悉数映入老师们的眼帘。一幕幕血与火的前仆后继,仿佛带领大家穿梭回那段激情悲壮的峥嵘岁月,使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中共浙南特委在1927年至1948年的中国革命斗争中,经历了几度更迭、几易领导、三撤三建的多舛命运。1930年6月18日至22日,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会议在现瓯海区仙岩街道渔潭村灵佑殿一个不到五、六平米的地下室里召开。短短的五天四夜,他们在组织、政治、军事等方面作出决议,统一了浙南的革命力量,开创了浙南革命斗争的新篇章。在渔潭村诞生的浙南特委虽然仅存半年光景,但这短暂的存在却成为浙南革命史上承上启下的永恒坐标。浙南特委和浙南共产党人的忠诚精神、求实精神和牺牲精神给大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下午,大家游走在既有江南水乡特色又有民宿小资情调的山根音乐小村,感受着眼前的岁月静好,脑海里还浮现着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强烈的场景对比,使大家更加缅怀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把鲜活的生命定格在不足三十岁的英烈们,也时刻提醒每位党员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

活动结束后,部分党员和党外人士纷纷发表感言。老支书冀桐说:“体会一,对党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在九十二年的风雨征程中,浙南地区的党员人数已由1930年的3200人(含台州、永康)发展至今天的数十万人,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最具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伟大政党。体会二,在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浙南地区已经成为社会祥和、人民富足的福地。我们在感怀幸福的同时,不会也不应忘记那令人荡气回肠、慷慨悲歌的昨天。每位党员都应铭记历史,志存高远,永葆敬业敬畏之心,为实现‘中国梦’尽心尽责。”首任支书陈国治以小诗表达情感:“渔潭村小英雄汇,浙南火种己燎原;饮水思源莫忘本,不负桑榆谱新篇!”李丽萍、柯艳、申桂英、张时英、王春英、金怡、张博等党员同志,纷纷表达了要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缅怀英烈、常怀感恩、铭记党的初心、火种代代相传的共同心声。九三学社的张海印、农工党的魏小燕和侨留联的廖菲也表示:早已播下火种,接力更有来人;革命成功囯家兴,继承发扬告英魂;肝胆相照,共创未来。
退休不褪色,我心永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