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3月5日,惊蛰。学校离退休第三党支部赴位于郭溪街道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燎原社史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燎原社史纪念馆分五间两层,馆内陈列着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及农业用具。原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锡荣等领导曾亲临该馆,并题词“燎原社史纪念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敢为天下先”等。2008年,郭溪镇政府对纪念馆进行了修缮,并按历史沿革将展馆分成三个部分,运用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燎原社试行“包产到户”的历史背景、艰难历程以及改革开放30年来燎原社任桥、凰桥、曹埭三个村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1956年春,中共永嘉县委在实现农村高级社的过程中,针对农村出现“生产大呼隆、分配平均主义”的弊端,决定派戴洁天率工作队到雄溪乡燎原社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试验探索,后来定名为“包产到户”。燎原社作为农村改革的源头,它比人们所熟知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村改革早了22年。它的实践对于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它向后人展示了温州人“敢为天下先、勇于创新”的气魄。

许多老党员对上世纪五十年的合作化运动非常熟悉。大家边看边议,对参与改革的前辈们充满崇敬之心。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大家深刻感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随后,党员同志们来到温州和平谈判旧址。温州和平谈判旧址座落在郭溪街道贾福村景德寺里,周边山路险峻,竹木茂盛,十分幽静,白墙黑瓦的外墙外竖立着当年参加谈判的书记员洪水平题写的“和平谈判旧址”石碑。寺内设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温州、浙南地委和浙南游击纵队介绍、谈判遗址等三个展厅。展厅内陈列着温州各个时期革命先烈和温州革命历史的老照片。正殿右侧的一座3间仿古瓦房就是当年和平谈判的旧址,屋内摆放着谈判桌,墙上展示着对谈判始末的介绍,还原了当年谈判的场景。1949年5月1日和5月4日,浙南游击纵队代表与当时国民党守军二00师师长叶芳的代表在景德寺进行了两轮谈判,达成关于叶芳将军率部队起义的“六条协议”,促成温州和平解放,使这座东瓯古城避免了一场血肉之灾。这座古刹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现在已被列为温州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党员同志们认真听取讲解,仔细观看每一幅图片和每一件实物,对当年为什么要选择景德寺、谈判双方每一位代表的情况、谈判时双方代表如何就坐等等都问得十分详细;对谈判协议的每一条条款都认真阅读,感叹当年浙南游击纵队对和平解放温州考虑非常周到。

通过此次活动,全体党员一致认为,温州和平解放来之不易,支部组织参观和平谈判旧址,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