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组部老干部局举办第9场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文杰作“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专题报告。
离退休工作处把组织收看网上专题报告会作为离退休老同志学习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及时转发视频链接,请各分会和各支部组织老同志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老同志们对报告会反响热烈,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回顾长征历史,感受伟大精神,畅谈学习体会,发表心声感言。
通过收听收看报告会,老同志一致认为,张文杰同志的报告全面系统、生动感人,让大家再次学习了长征的起因经过,深刻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令人倍受教育。他们纷纷表示,通过深入学习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献智出力,与同志们一起携手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他们始终坚信,只有把个人价值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生命才更有意义。
在这里,登载梅约、张汝潮、彭参、牟德刚、许秀珍、张孝兴、任国权、姜苏宾等八位老同志的感言,与大家共享。
第九支部委员梅约感言:该专题报告会很好,很受教育。报告中配有图片、字幕,听力不好者,听起来也不大费力。说到党史教育,我建议离退休老党员观看央视的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与《山河岁月》。这些专题片是生动、形象的党课,大家看过之后,自然明白,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好、共产党能、毛主席伟大。这些专题片曾分别于6月下旬与8月中旬在央视新闻联播后播出。现在电视机都有记忆回放功能,稍加搜索,我们就能找到想看的片集。
第十一支部书记张汝潮感言:这是一段我们太熟悉的革命历史了。张文杰老师的讲座,把我们又带到了87年前的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爬雪山,过草地,一次次历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一次次突破生死绝境,涅槃重生!其间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1936年10月胜利到达了陕北。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艰难的征程中,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曾经高度概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国际环境。在我们的未来征程中,仍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还有无数的雪山草地等着我们去跋涉,无数的大江大河等着我们去跨越。因此,岁月的流失未能磨损伟大长征精神的光彩,我们面前新的征程更凸现出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价值。我们老同志更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第十一支部党员彭参感言: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从小学就开始聆听;红军长征的事迹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今天上午张文杰教授报告时长约九十分钟,从七八个方面描述了长征过程,又从五个方面总结了“长征精神”。 我们支部书记已撰写较长篇文情并茂的体会与感言,很好地代言了我们这些老同志。我上午听这报告,除了震撼振奋,还激动感动。日月如梭,又快中秋、国庆了,我们更加追念、缅怀那些长征中牺牲的先烈,还有后来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及建设做出伟大贡献的伟人们……我沉浸在毛泽东主席那些与长征有关的脍炙人口的诗词中时,绝不忘记我们党的初心,始终牢记我们党的使命。身残志坚,长征精神要代代相传!每一代人都有万里长征,不管如何艰难险阻,都要勇往直前!我应该在“长征长城文化公园”里尽绵薄之力,哪怕再种植一棵小小树。
第三支部书记牟德刚感言:长征中锤炼出来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依然魅力十足,它激励我们:一要敢于迎难而上、艰苦创业。“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只要我们深刻领会当年红军指战员那种勇斗艰险、战胜困难的毅力和意志,我们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勇气和力量,就能正视困难,迎接挑战,成就事业,创造新的辉煌。二要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的成就与要实现的宏伟目标相比还是有距离的,尤其是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还要付出巨大努力,因而,我们仍需继续保持长征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搏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取得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最佳效益。三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我们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党中央已经吹响共同富裕的冲锋号,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着力将社会财富“蛋糕”分得更加公平,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筑牢根基。即使将来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富裕了,社会财富丰富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也不能丢。
第三支部委员许秀珍感言: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在幼小的心灵里已经烙下深深的记忆,但是今天听了张文杰教授的报告,他从红军长征的起因、红军长征的经过、伟大长征的精神三大主题来讲述红军的精神和内涵,我仍深深被感动、震撼!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尤其张教授报告开始讲述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我认为这是将红军长征的精髓高度概括了。长征的苦难、曲折、牺牲,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向世人证明了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回望长征,缅怀长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长征精神是跨越时空永不过时的,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动力,指引我们走好长征路,传承好长征精神!
第二支部书记张孝兴感言: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间,中国有3个事件被世界认为具有巨大影响,并入选人类历史进程中的100件重要事件。一是1132年宋朝军队首次使用火药武器杀伤金军,人类战争从此进入热兵器时代。二是1211年成吉思汗帝国成为历史上拥有土地最多的国家。三是1934年中国红色武装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
第四支部书记任国权感言:
(一)
红军长征,人类奇谈;不朽丰碑,永放光芒!伟人指挥,力挽狂澜;无数先烈,慷慨悲壮!驱逐日寇,扫除魔党;迎来国新,走向富强!
(二)
红军精神,深广内涵;民族精髓,不可淡忘!信仰坚定,高远理想;前赴后继,鄙视艰难!心系百姓,惟民是愿;团结奋斗,自信顽强!
(三)
民族复兴,道艰路远;红军精神,光大发扬!继续长征,初心不忘;共同富裕,历史担当!我辈虽老,加瓦添砖;弘扬精神,再创辉煌!
第十一支部党员周瑾感言:一,长征在艰难困苦中所以取得了伟大胜利,是由于有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它就是把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到高于一切。二,长征,永远的歌。长征结束时,毛主席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他预言:“长征在十一个省内发芽、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中国革命的发展实现了这个伟大的预言。三,长征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今天,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长征。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前进。
第十一支部委员姜苏宾感言:整个报告以共产党人、红军战士,心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长征中的壮烈奋斗史篇为背景,以毛泽东思想、诗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主线,向大家详细叙述了长征整个艰苦奋斗过程,以及我们学习长征伟大精神需要重点抓住的主要内容。听完报告后深受教育,受益匪浅!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四路红军,历时两年,共计行程六万五千余里,途径14个省,翻越21座雪山,渡过30多条河流,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余次,牺牲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想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今天,我们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党史学习。作为退休党员干部,我除了自己学习以外,还要加强对下一代的革命历史的传统教育,要在他们心中牢牢种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