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MORE>>
    工作动态

    温州大学离退休党委第十三支部“珊溪革命历史纪念馆”党员教育活动纪实

    作者:冀桐  编辑: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日期:2021-05-19  阅读:

       缅怀英烈 牢记使命

    ——温州大学离退休党委第十三支部“珊溪革命历史纪念馆”党员教育活动纪实

    “珊溪革命历史纪念馆”(又称刘英纪念馆)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温州市国防教育基地。纪念馆位于文成县珊溪镇百万山上,她背依万木葱茏的群山,下俯景色秀美的珊溪。馆址的选择,寄寓着文成及珊溪人民对革命英烈的崇敬之情。纪念馆自1996年建馆以来,对于深化各类教育活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场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月15日,离退休党委第十三支部在温党员17人,专程前往“珊溪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入馆伊始,同志们认真观看馆内陈列的大量图片及文物,进而了解到刘英在我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伟大而短暂的一生。刘英1905年生于江西瑞金,自1935年3月他和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先后担任挺进师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等职务,1939年7月主持召开了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他领导浙江党组织和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42年5月18日在永康英勇牺牲。整个纪念馆以刘英同志光辉的一生为主线,同时展现了珊溪革命斗争史上90多位英烈的动人事迹。

    接着,应支部邀请,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史专家张小燕为大家讲述了浙南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及重要地位,并概要介绍了刘英烈士的后代为温州建设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张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孕育了浙江的红色文化,由上海至嘉兴,形成了“红船精神”;这种精神如滚滚江河向南延伸,形成了以平阳为中心的“小延安”;而珊溪正处于二者的关节点,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省委书记刘英曾在珊溪一带与贫苦农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秘密开展党的工作,故而有“红都”之美誉;今天的珊溪已经成为温州人民的“大水缸”,但饮水思源,要牢牢铭记革命英烈留存给我们的福泽。张教授还谈到,刘英烈士在37岁时壮烈牺牲,他的精神却薪火相传;其遗腹子刘锡荣成长于共和国成立之后,曾在1988年-1991年先后担任温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刘锡荣在温州任职期间,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呕心沥血,以创新模式,谋划和组织了温金铁路和温州机场的建设;刘锡荣之子刘宏宇毕业于原温州大学经济学院,是上海“温大校友会”负责人之一,一直为母校的崛起贡献力量。

    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同志重新来到纪念馆正门前,在重温入党誓词后,簇拥党旗,合影留念。此次活动尽管用时不多,但不失为一次生动丰富的党史教育课。它是一次追根溯源之行、党性锤炼之行、宣示决心之行。各位党员在缅怀先烈的同时,都经历了心灵的洗礼,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

    上一条:我校离休干部和地市级退休干部体检工作顺利完成

    下一条:温州大学离退休党委第九、十支部赴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