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耕耘园

    从那拉提到喀纳斯

    作者:  编辑:  来源:   日期:2016-12-01  阅读:

    还是上世纪末,趁在乌鲁木齐开会之机,匆匆回了趟伊犁,屈指一 已经快二十载了。去年曾打算再度看看这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因与英伦旅游冲突,计划只得搁浅,今年说什么都要抢在前头,早早买好了赴乌鲁木齐的机票。
    在乌市工作的学生,得知我喜爱自驾,当他让司机把车交给我时,我几乎惊呆了,眼前是崭新的排量3.5升,7座英菲迪尼越野车,我知道此车市场价在80万以上,实在是太有情太美妙了,新疆地域辽阔,少不了翻山越岭,有了此车岂不是猛虎添翼。
    年轻探家时也多次路过赛里木湖和果子沟,但每次都是归心似箭,再说坐班车或者搭便车,也无法驻足细细品赏,所以在内心深处激不起多大波澜,这次大不一样了,可以随心所欲,虽说自然景致未改,但心境却大变,因为我是专程带着欣赏的目光,比较、发掘的思维,品味 感受 大自然来了,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在伊宁市学生的接风酒宴上,他们知道我计划游览那拉提草原后,将沿独库公路一直向北,最后抵达喀纳斯,一位学生直言,独库公路虽说是我国最美的高山公路,但相当险峻,行车切莫要注意啰,刮风、下雨、下雪、有雾都不能通行,一旦遇上这样天气,宁愿住在宾馆耐心等待时机,听此言我没有特别在意,总以为危言耸听有戏言之感。
    清晨在蒙蒙细雨中告别伊宁市,车子由GBS导航下向新源县进发,途中一辆警车横档在去往新源的218国道上,一问原来前方修路,去新源的车必须绕道巩留县,七拐八拐费了很多周折,到新源县已是中午时分。事后才知离开伊宁市 ,那里暴雨成灾多条道路切断,伊宁市仿佛成了孤岛,冥冥之中上苍真帮了个大忙。
    那拉提草原
    在县城吃过正宗的羊杂后,沿218国道一直向东行驶,两侧恍如人间仙境的绿色原野,逐渐展开那迷人的百里画卷。抵达那拉提时,顾不得先找旅店住宿,在停车场把车停罢,直奔景区。
    那拉提是蒙语译音,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 谁知 翻过 重重 山岭 后,映入眼前 犹如进入另一个世界,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流水淙淙,艳阳高照,士兵们不由地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 美妙的 地名
    那拉提草原名列世界四大河谷草原之一, 是新疆少有的五星级景区,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可谓是 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 景区的游览车内放眼四周,正值初夏 时节, 雨后初晴,绿草如洗, 草高花旺,碧茵似锦, 层林滴翠,蓝天白云,近处 三三两两 的牛羊在 悠然 吃草的背后,一群骏马如闪电飞驰而过,广袤 草原上撒落着珍珠般雪白的毡房, 恰似雨后冒出的朵朵蘑菇,远处 终年白雪皑皑的雪峰, 山脊间墨绿色成片的塔松浓妆艳抹, 相映成辉,构成了一幅幅 美轮美奂、 高山草原 的诗情 画卷。五六座毡房已升起了 袅袅 炊烟 阳光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 忽深忽淡、忽明忽暗, 不断改变着巨幅画 的色彩和线条 真正印证了著名诗句“ 此景只应天上有, 岂知身在妙高峰?
    我还是离开了游览车,携老伴融于大草原,沿着林间小道漫步, 清凉中夹杂着牛粪味的草原气息,使人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周遭 阒无声息,只有几声鸟鸣随风飘荡 ,近处几棵枝叶繁茂的胡杨树挺拔屹立,胡杨是兵团战士精神支柱的代名词,她有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腐的美誉。这里是哈萨克牧民最集中的地方,看得出眼前是祖孙三代正在聊天,我热情邀请她们与我们一起合影,中年妇女特地梳理一下自己,愉快接受我们的请求,坐在推车上的小巴郎从没有见过如此阵势,吓得哇哇直叫,多么温馨的瞬间,难得有缘相聚的一刻。

    记得两年前与同窗好友沙和凯、马大全结伴,慕名游览呼伦贝尔大草原,虽然面对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心灵也很震撼,置身于大草原时,除了感到自身特别的渺小外,隐约中总缺少了什么,现在找到答案了,因为那是一马平川,四周一景,没有层次、没有变化,是审美疲劳所致。那拉提则完全不一样,气势磅礴,有树、有草、有花、有山、有水、有起伏有变化、有蓝天白云、皑皑雪山作伴,既有近观又有远景,层次分明、相得益彰 ,虽说两处都以主色调“绿”字当家,相比之下,那拉提的绿要丰富了许多,有淡绿,黄绿、嫩绿、碧绿、湖绿、墨绿……,总之她把绿色发挥到极致, 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正如 诗人苏轼 描写庐山的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似的千姿万态、风情万种。
    穿越独库公路
    翌日清晨,下起蒙蒙细雨,似乎忘却了酒宴上学生说的下雨天不能上独库公路的告诚,愉悦的心情伴随汽车引擎的低吟,向着北方把窗外两侧草原、溪流、牛羊、远处的崇山峻岭一一抛向身后。

    独库公路修建以前,南北疆只有一条通道,南疆车辆必须经过库尔勒才能到达北疆乌鲁木齐,有了独库公路后南北疆路程几乎缩短了一半。这条国防公路始建于70年代,动用数万官兵历时十年,168名指战员在修路中因雪崩、泥石流长眠于此,所以此路也称“英雄之路”。实在是地理、气象条件过于恶劣,加上当时技术力量有限,资金匮乏,修建中很少架桥,或挖掘隧道,几乎全是螺旋形的盘山道,全长562公里大半在海拔2000米以上,道路特别的狭窄,客车根本无法通行。
    我的运气真不错,独库公路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是封道的,进入6月份,由于山区开始雨季, 公路极易发生塌方、和泥石流,应该说此道也是刚开放不久。
    雨歇了,汽车在颠簸中缓缓盘旋上山,道路一侧是万丈深渊,对面青山叠翠,云雾妖娆,也许是沿途美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开始并没有感到恐惧,当汽车盘旋到3000米高峰以后,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几个小时内前不见来者,后不见追者,十万大山仿佛只有我一辆车子在爬行,路两旁已经见到积雪,对面山峰白雪皑皑,此刻酒宴上学生的提醒刺痛了我,莫非山脚下有小雨真的是不宜上山?,在连续翻越四个冰大阪,又经过一段世界唯一的防雪长廊后,云雾来了,开着防雾灯视线只有十几米,道路过于狭窄还不敢停车,只得硬着头皮往前上。记得上山前注意了汽车仪表,油量足够行驶400公里,眼前油量消耗特别大,新的恐惧感又跃上心头,如果这样没完没了的翻山越岭,万一油耗尽那该怎么办?终于见到一位哈萨克牧民,打听前方有加油站吗?下山的路还有多远?答案是一问三不知,在 海拔3390米的 高峰上, 哈希勒根达坂隧道 展现在眼前,隧道上方压着重重的积雪 目前 海拔最高的隧道 ,长度达1000多米。峰回路转雾开了,阳光把雪山染得金光灿烂,成片的塔松郁郁葱葱,雄鹰展开长长的翅膀俯瞰着大地,一颗绷紧的心弦随着汽车缓缓的下山,终于松弛了下来。

    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70公里,展现在眼前的是水草丰盛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经历途劳顿之后,忽然呈现在眼前的这片广袤无垠的绿色地毯给人桃花源般的豁然开朗之感巴音布鲁克草原四周山体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为典型的高寒草场,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是国第二大草原,仅次于内蒙古额尔多斯草原。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因为九曲十八弯开都河环绕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盛,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没有理由不下车接受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把镜头随意对着四方,摆着自认为很酷的姿势拍了几组照片。这里的草原与那拉提有所不同,如果那拉提用“秀美精致”来描述的话,这里只能用“浑然大气”来概括了,笔直的公路从草原中间穿过,路上没有行人没有车辆没有喧哗,路的两头分别消失在天山深处,此刻我突然想起美国10号州际公路 因为其笔直的通向前方,被称之为通向天堂的道路”,但它的两侧尽是焦土戈壁,而眼前两侧却是天鹅绒般的绿色大草原,多么的养眼,多么的沁人心脾。

    休息片刻,在翻越第二条天山山脉后,车子被交警拦下,首先检查驾驶证、行驶证,慌忙中忘记带上驾驶证,已经犯了一错,还好用身份证联网查询后没有大碍,交警又说难道你不知道,七座车是不能上独库公路吗?独库公路只能通行五座车,说实在我确实不知道,否则我不会选择这条道路,此时我完全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毕恭毕敬地接受批评,我知道此时任何辩解都会带来扣车、罚款的下场,大概交警念我年逾七旬手下留情,只是做出扣分放行的决定。到独山子已是正午,在探索、惊恐、历险、愉悦中结束了人生一段难忘的行程。
    喀纳斯
    GBS显示那拉提至喀纳斯全程830公里,因为其中要翻越两条天山山脉,所以原计划是两天抵达,庆幸的是克拉玛依至布尔津已建好高速公路。这里地处准噶尔盆地,是沙漠戈壁地带,笔直宽敞的高速正在试通行阶段,下午四点在一服务区歇息,问一当地司机,附近可有住宿?司机回答说,何不住在布尔津?那里住宿条件相当好,离这里只有400公里,四个小时抵达没问题,新疆纬度高,晚上11点天还亮着呐。
    (布尔津)
    下午八点果真抵达布尔津,这是我国版图鸡尾的顶端,唯一四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中国)交界的口岸县城,县城建得非常现代美丽,真有点像内蒙古的口岸城市满洲里。
    喀纳斯景区离布尔津县100多公里, 提到喀纳斯景区,就要 牵涉 到它的很多唯一 及殊荣 :这里是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 国唯一和四国接壤的自然保护区 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 ,因为湖水流向 额尔齐斯河 经俄罗斯最终注入北冰洋 是我国唯一南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 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 西部十佳景区、国 摄影家创作基地、国 最美十大湖泊、并首批入选《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名录
    坐在景区提供的旅游大巴上,山路弯弯,两旁迷人的风景不时从窗外闪过,喀纳斯川流不息的河水时隐时现,美丽静谧的卧龙湾展现在眼前,卧龙湾的卧龙是指河中央的一块弯弯曲曲的沙洲地带,形状似龙,张牙舞爪,欲腾空跃起
    (卧龙湾)
    从卧龙湾沿喀纳斯湖北上约1公里,在峡谷中看到一蓝色月牙形河湾,这就是月亮湾 河湾中间有两块酷似脚印的小沙滩,传说是嫦娥奔月时留下的,也有说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的月亮湾随喀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是镶在喀纳斯河的一颗明珠继续北上10公里左右,车到达喀纳斯景区停车场。
    (月亮湾)
    喀纳斯与所有瑞士的高山湖泊一样,属冰川堰塞湖, 湖面海拔1375米 湖形如弯月,长24.5公里,宽1.9公里,平均水深90米,最深188.4米,湖 面四 周是苍翠的针阔混 林,与辽阔的山间草原连成一片 草原上繁花盛开,芳草萋萋 近处云雾似洁白的飘带,缠绕山间 远处皑皑冰峰,层林苍苍,沟壑滴翠。 登在高处俯瞰 喀纳斯湖光山色,你会为湖面多姿多彩的奇景所惊叹, 在蓝天白云下,偌大湖面宛如硕大的调色盘,湖水的颜色一块深、一块浅、一块蓝、 一块绿,真是变幻万千,美不胜收
    我好奇询问当地导游,湖中到底有无水怪,导游诚实地说只见照片,未见实物,心想真如人们描述的有十多米长的鱼类,必定有它生存的生物链,碧青湖水,冰冷刺骨,形成此生物链难矣,想必只是炒作而已。
    我去过乌鲁木齐博格达峰天池和长白山天池,但它俩湖面积仅是喀纳斯的十分之一左右,首先在气势上输了,再说喀纳斯完好地保存着由冰川雪山、森林灌丛、草原湖泊、河流组成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难怪一位联合国官员来此考察后说:“喀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开发它的价值,在于重现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
    喀纳斯的守护者是一支 ,以游牧、狩猎为生 的古老民族——图瓦人,他们是蒙古族的分支, 据说还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 今还 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 在喀纳斯,图瓦人聚居的小村庄是当地自然风光不可缺 的组成部分 ,村里所有的房子都是圆木结构,在周围几株枝干乳白的桦树衬托下,颇具瑞士 乡村 风光。
    喀纳斯自然景色的美是淳朴的、自然的、稀有的;喀纳斯的水是清澈的、甘甜的、冰冷的;喀纳斯的树是参天的、苍劲的、耐寒的;守护喀纳斯的人是朴实的、勤劳的、好客的,让我们记着并赞美这片迷人神奇的地方,这人间的天堂!。
    (彭兆丰/文)

    上一条:古典与童话并存的国家—捷克

    下一条:我是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