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温大教授半世纪缘结李商隐

    作者:  编辑:  来源:中国温州网   日期:2010-03-29  阅读:

      1万多页的《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手写稿加上一份复印稿,摞起来的高度正好相当于黄世中先生的身高:1.71米。古稀之年的先生连连感叹:这就是缘分啊!

    日前,这部《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得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350多万字,厚厚五大本,皇皇十巨编,凝聚了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黄世中教授半生心血。
      
    家学渊源
      
    “陆刚李柔。多读陆游、义山诗,可禀受刚柔二气;能刚能柔,刚柔相济,始为大丈夫。”少年黄世中常听父亲这样说。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从小黄世中就在父亲反复的吟诵中,穿行于李商隐“辞难事隐”“瑰迈奇古”的诗行间。
      
    唐末诗人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一生报国无门,常有“有才无命”的感叹,直至最后寂寞地死去。他留下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无题”,留下了千年来几成“谜学”的《锦瑟》。
      
    因了父亲黄润玉对李商隐的酷爱,家中藏有李商隐诗集及笺注本数十种之多,如清初朱鹤龄的《李义山诗集笺注》、程梦星的《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清人冯浩的《玉谿生诗集详注》等等。浸润在这堆古书的氤氲墨香中,黄世中和李商隐结下了最初的缘分。
      
    说来非常凑巧,黄世中从浙江师范学院毕业后来温任教,结识了后来的夫人马冰丽老师,而马老师的父亲马士孚也是李商隐的“铁杆粉丝”,对李诗颇有研究,还曾辑录前人笺释评论的文字320多家,也存有几十首的解笺文字。
      
    黄世中对李商隐的兴趣日益浓厚。1961年暑假他回老家福建泉州,把家中大部分李诗笺注本带到温州,仔细研读。黄、马两家的这类藏书并作一处,规模不同凡响,仅清同治年间的三色《李义山诗辑评》(黑色朱彝尊评,朱红色何焯评,蓝色纪晓岚评)就有两套,要知道,套色印刷在古籍中是很难得的版本。
      
    第二年暑假,黄世中的父亲把留在家中的最后一部清人姚培谦松桂读书堂刻《李义山诗集》(笺注,分体,十六卷)也寄给他,至此手头资料大部分齐全了。日夕与李商隐为伴,黄世中就此开始了这长达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黄世中在书出版之际致信著名作家王蒙先生,表示“(此书)实承继先人遗意,非敢言学术二字。”除收录历代各家对李诗的笺注评释外,书中也收录了父亲及岳父对李诗的部分见解,“家大人曰”“外舅士孚公曰”的字样,让人读出了黄世中对父辈的感恩和怀念——他们是他精神世界的引领人。
      
    阅书万种
      
    在书稿的写作过程中,黄世中参考引用的书目达万种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靠自家藏书。1996年,黄世中被评为温州十大藏书家之首,其实他家的两万册藏书中有一半是和研究李商隐有关的内容。
      
    在买书方面,黄世中出手是非常大方的。为了考证当时的地理位置,黄世中买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大册,以及日人平冈武夫的《长安与洛阳》地图集,对照日历计算李商隐当年的行迹;为了注解李商隐的咏物诗,黄世中购买了一大批植物类图书,如《本草纲目》《花镜》《广群芳谱》《洛阳名园记》等等。还有手头常用的工具书如《甲骨文编》、《十三经注疏》、《十七史》、《太平御览》、《资治通鉴》、《诸子集成》、《全上古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全汉赋》、《全唐诗》等,无不是重量级的巨著。
      
    也有部分图书来自海内外图书馆,经多方搜寻才得。记忆力特好的黄先生对此如数家珍:“陆崑曾《李义山诗解》雍正刊本收录了李商隐118首七律的注解,这是郑振铎的藏书,从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复印而来;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的钱龙惕评李商隐诗三卷,是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先生去日本讲学时帮我复印的;藏于日本怀德堂文库的徐德泓、陆鸣皋评注《李义山诗疏》上下两卷,是我托日本留学生森冈缘博士复印的……”
      
    李商隐诗好用典,对每个典故的出处,黄世中皓首穷经,都要寻到它最初的源头,他说,“这是难度最大的工作”。甚至,一个词语在李诗中出现过几次,黄先生都了如指掌,“比如,‘斑骓’这个词,在李商隐的诗中共出现过四次,《无题》第一首里就有,本意是骏马毛色黑白相杂者,四次‘斑骓’都指李商隐的乘骑,指代的也都是李商隐本人。”
      
    不断搜集资料、广泛阅读的过程,也是见解不断深化的过程,“有时,一首诗40年后才悟到当另有解法”,因此,半世纪前动笔的初稿后来几乎全部被推倒重来。
      
    四易其稿
      
    黄世中有记日记的习惯,因此,他非常清楚地知道,1962年11月7日这天,他正式开始了这项浩繁的工程。一年后写成了《锦瑟诗笺释述评稿》。然而,不久“文革”就开始了,预感到风暴即将来临,黄世中匆匆将李诗各种版本、卡片、文章及笺释稿全部转移。直到1970年,重新开始集笺李诗,1972年2月15日完成一稿,1979年8月4日修订成二稿。
      
    1980年,黄世中在和学界前辈朱东润先生通信中,偶然谈及此事,并寄去了一些手稿。朱先生非常关注,还特意约黄世中一见。1982年1月18日,黄世中回老家时绕道上海,拜见了朱东润先生。朱先生诚恳地说,这150万字的书稿,出版社要补贴数万元,肯定难以出版。他建议不妨“分散出版”。于是黄世中从稿中抽出“无题”部分,一共28万字寄给江西人民出版社,很快就得到愿意出版的答复,于是有了《李商隐无题诗校注笺评》一书。朱东润先生亲自作序,给予高度评价,称该书“是一部极有意义的著作,平心静气,罗列诸家的见地,使读者可以从此备见古今论断,最后作出自己的认识。我深信从这部书中可以得到不少的教益”。
      
    1988年,黄世中再次开始修订,改一二稿的编年体为分类编纂,至1996年5月11日完成三稿,扩充到270多万字。又一个10年后的2006年6月8日,终于完成第四稿,共350多万字。但出版的过程仍然是颇费周折的,在温州大学及一些企业家的支持下,黄世中先生放弃十余万元的稿酬,花费两年时间亲自校对了三遍后,才终于有了今日厚厚的五大卷面世。
      
    新见迭出
      
    《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一书据各种旧本共收录了李商隐诗599首,以及疑似15首,其中编年诗464首,是目前收录李商隐诗最全、系年最多的整理本。按诗歌内容分类编纂,卷首、卷末外,分为十编:无题编、室家编、恋情编、咏物编、感怀编、时政编、献赠编、酬别编、咏史编、僧道编;附卷存疑编。这在李商隐诗歌全集的整理中也是首创。
      
    黄世中先生还以现存最早的明嘉靖本为底本,汇辑唐至清末580余家有关李商隐诗之笺释与评论文字,并对599首诗一一校注笺评,交代每首诗的写作背景、立意、主旨,最后做出自己的考证、评论等。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一格,新见迭出。
      
    在修订、校对此书的过程中,黄先生尚未学会使用电脑。这350多万字,是他在三百格的稿纸上一笔一画、一个一个标点符号写出来的。不算前面三稿,也不算草稿,仅就改定誊抄就手写了一万多页稿纸。
      
    “类纂虽然用去自己四十多年时间,但可以节省大学中文系唐诗教学与研究的教授们许多时间;一人辛苦,万人得益,何乐而不为!”黄世中先生乐呵呵地说。况且,在多年的沉潜研究中,他已是全国著名的李商隐研究专家,被推举为中国李商隐研究会副会长。
      
    《李商隐研究》、《李商隐无题诗校注笺评》、《李商隐诗精选精注精评》、《李商隐传》(合著)、《类编评注李商隐诗歌》、《李商隐诗选》……一本本和李诗有关的论著及论文都是这部巨著的副产品。就连他的散文随笔集《昨夜星辰》,书名也是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诗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隔着1000多年的时光,黄世中先生终于在古稀之年完成了对李商隐一次最彻底的精神解读。

    (作者:金丹霞 来源:中国温州网)

    0

    上一条:吴绶镐:生活在色彩花鸟中

    下一条:热心公益事业,保持心情愉悦——谷教授的“抗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