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时事多变,教育育人信念不变——专访温州教育的见证者李方华先生

    作者:  编辑:  来源:温州商报   日期:2009-07-18  阅读:

    爱好集邮,从1937年对集邮有了浓厚兴趣开始,至今仍痴迷其中;爱好旅游,今年刚走过柬埔寨、台湾以及花12天时间周游河南,一生已游历了28个国家;终生关注教育,主编百万字的《温州市教育志》、整理教育史馆文字(古代与近代部分)等,都是离休后倾注的心血。昨天上午,现年八十有二的温师院原党委书记李方华先生,在家中接受了记者采访。回首温州教育60年,李老思路清晰,他道出温州教育界鲜为人知的细节,再看今天的教育现状,感慨万千。

    他们投笔从戎又从教

    1947年,当时年仅20岁的李方华在哥哥的影响下,走出上海中国新闻专科(后被并到复旦大学)的校门,与一批进步青年一起奔赴浙南游击队括苍游击区。当时为迎接新中国到来,需要大批人才,游击区办了一批又一批的“地下工作者青年知训班”,李方华等一批温州知识分子担当起了教员工作。据李老介绍,从1947年到1949年两年期间,他一人就教了600余人,其中学生有我们所熟知的林白(原温州日报党委书记兼总编辑)、原温州地委书记邱清华等人。

      解放初期,这批出色的教员被派往温州各个行业。李老回忆:“当时,我和金式荣(曾任温州地区专员公署文教局副局长)、冯增荣(曾任温州市文教局长)、汤少林等四人被调派到教育部门,从此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难忘教育者职业操守

      走过60年教育人生,令李老感叹不已的是,老一代教育工作者无论时事如何多变,个人命运遭遇几多不幸,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那份忠诚,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在那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只要还在教学岗位上的人,都依然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们投入于教学、备课、家访,对贫困家庭孩子尽己所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校长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长期兼课,并随时带领学校师生到农村参加劳动;市教育部门领导带头随时到各校‘导视’,检查教师的备课册、听老师讲课、在公开课上听取师生评价。”

      李老回忆,他当年在瓯海中学(现温四中)当校长时,九山湖太深,是不让学生游泳的,学校旁边(勤奋路)的那个小河相对浅些,他便跳下河一一在整条河的水底下试过后,分别注明深浅,才放心让孩子们下河。他称,那时候的校长、老师都会这么做。

      李老的一些学生至今还记得:李老师带学生们坐船去仙岩,温瑞塘河一路过去,李老师不停地用乐清式的普通话,讲解朱自清其人以及他的《绿》,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听得孩子们入了神。

      那时候的“素质教育”

      “虽然当时做任何事都有点过,但那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今天的素质教育应该有所借鉴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尤为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校内专门设有劳务制度,让学生涉足各方面的锻炼,其中包括体育、文艺、科学、课外活动等。而且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譬如七中的舞蹈、温中的话剧、四中的生物实验等,所有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连演话剧都是师生同台。”

      如此一来,学生读书不觉得枯燥。

      “那时候的孩子不怕吃苦,动手能力很强,他们和大自然很接近,懂得秋种、懂得割稻、认识五谷。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了,但不吃苦了,怕太阳晒,近视眼也多了。”

      那时候的中国高考

      解放初期教学方面是照搬苏联的“克洛夫”教育学,强调教育大纲,教条主义厉害,连造房子都不顾国度的区别,模仿苏联,学校教室没有北窗,不知通风采光对我们来讲有多么重要。

      但李老师介绍的上世纪50年代的高考,可以说是令现在的高考生羡慕与嫉妒的。那时候,国内没有什么高招办,临近高考,各高校会在报纸上预告各校招考时间,而高考的内容是各个学校自己出的,他们自带考试卷来到地方中学,会同所在学校的老师一起监考。他称,“那时的学生,可以报考好几所学校,他们从不作弊。”

    (来源:《温州商报》20090717)

    0

    上一条:吴绶镐其人其画

    下一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探索者、开拓者——记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吴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