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致力为公”的英语教授——访致公党温州市委会原主委、温大教授盛培林

    作者:  编辑:  来源:温州都市报   日期:2010-05-13  阅读:

    2006年,盛培林在美国珍珠港留影。 2007年,国家科技部部长、致公党中央主席
    万钢会见盛培林并合影。

    为推进温州民主政治建设,各界优秀人士都在为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奉献才智。身材颀长、一派学者风范的盛培林便是其中一位。

    现年66岁的盛培林是温大教授、硕导,曾任致公党温州市委会第四届主委,省九届政协委员、市八届政协常委。他还曾是1982年成立的温州市外文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85年为省外文学会副会长,在英汉双语辞典翻译理论与编纂实践方面多有建树。

    儒雅书生走上政治舞台

    在2008年秋的第二届世界温州人大会上,一对应邀与会的同胞兄弟颇受媒体关注,他们就是盛培林、盛培德兄弟俩。弟是曾任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时任《IT时代周刊》常务副主编的资深媒体人(数月前本报《温州学人对话录》曾作介绍);其兄就是本文主人翁、时任致公党温州市委会第四届主委的盛培林。

    盛氏兄弟是温州鹿城区人,其父盛旭初1940年至1949年间,曾任墨池小学校长达10年之久(1975年去世)。盛培林早惠,5岁时父亲就让他到墨池小学读书,不过在他4年级时,为有利成长,谙熟教育之道的父亲就将他转到附近康乐小学上学了。母亲郭梅华也是小学教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盛培林自然是品学兼优,好学上进。

    1960年盛培林温二中毕业,被保送到浙大外语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温二中任教。三尺讲坛,兢兢业业,因有突出业务表现,1974年他调到温州教育学院任教,1984年温州大学创办,即被选拔到温大,不久,温大开设了全省第一个外贸专业,他成为该专业负责人。

    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积极追求进步的盛培林在1986年就提出了入党(中共)申请,但因1987年到北京对外经贸大学进修,1988年1月旋又作为进修访问学者被公派到英国杜伦大学,入党一事遂被搁置。

    1989年6月,盛培林回国,这时他再度提出入党申请,党总支通过后向温大党委上报。但此时,为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的需要,他再次未能实现加入中共的心愿。盛培林回忆,当时温大统战部长找他谈话,说中央希望能有一些优秀的知识分子留在党(中共)外。并说,温大尚无致公党支部,因他有过在外留学经历,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是否同意加入以归侨和留学人员为主要成员的致公党?

    作为一名生性纯善的知识分子,盛培林感念多年来组织对他的培养,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在2000年3月他成为致公党一员。

    于是,他的人生命运发生了新变化。因为各方面的条件,2001年致公党温州市委会换届选举时,他成为考察对象。尽管他全然无意从政担任党派负责人,但在2002年换届选举时,他还是继易本松之后,成为致公党温州市委会第四届主委。此后他还相继担任省九届政协委员、市政协八届常委。于是,手执教鞭的书生盛培林成为一位民主党派地方负责人,和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活动家。

    大学教授的人生新角色

    中国致公党是一个以归侨侨眷中上层人士为主要成员的民主党派,由旅美华侨司徒美堂先生等人于1925年10月在旧金山创立,“致力为公”是其建党口号和政治理念。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和侨务工作全面展开的新形势下,著名侨乡温州成为致公党中央特别重视的地方。温州致公党老党员黄庆华先生等撰文回忆,1984年8月,致公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司徒擎等来到温州,在中共温州市委和市委统战部支持配合下,成立了致公党中央直属温州小组,1985年12月成立致公党中央直属温州支部(黄庆华为支部主委),这是当时全省第一个致公党支部。1987年9月又成立了致公党温州市工作委员会,时为温州医学院副院长的王务迪出任主委。之后庄华庭、易本松相继担任第二、三届主委,到2002年换届时,盛培林任第四届主委。

    这对盛培林是个全新角色。盛培林坦言,他对此思想准备不足,对于党派工作更是十分生疏。但他觉得这是党的信任和培养,自己上大学、公派出国作访问学者等,一直都是在党的关怀培养下成长的,既然党需要他,他就要努力去做。

    此时,他担任温大外语教学部主任,大学教授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一个党派参政议政——于是,又是主任又是主委,双重工作使他变得很忙。为处理好两者关系,他只好放弃休息,双休日常用来开会或走访党员、开展扶贫等各类活动,学校放假,更忙!基本上都用于安排党派活动了。

    作为民主党派负责人,盛培林还经常要参加中共温州市委一些重大决定、重要文件的通报会,并要准备会议发言。有时文件才拿到手,次日就开会,而对已经数轮讨论、基本成熟的文件提出意见建议决非容易的事。这时他往往就要连夜研读文件,领会精神。因为他总是认真对待,充分准备,因此他颇具真知卓见的发言多次受到市委领导的肯定。

    此间,在如何搞好党派工作方面,他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一是2003年,参加了中共浙江省委组织的民主党派主委学习班培训;二是中共温州市委的悉心指导和致公党老同志的关心相助。任职主委期间,时任市委书记李强、王建满等,或开座谈会,或前来看望和慰问指导,都十分重视民主党派工作,这极大地鼓舞了他做好工作的信心。当然致公党老同志也真诚帮助,特别是首任主委王务迪先生,盛培林至今都还记得王老在他上任之初语重心长的一番话:我们都是读书人,党派工作也不好做,要多多依靠老同志……为此,他还特地请来党内老同志聚会,希望各位支持新主委盛培林的工作。

    有了上下各方面的支持帮助,盛培林很快将主委新角色当得有声有色。在许捷等副主委和其它党内同仁配合协助下,盛培林在主委任上着力做了三方面工作:

    首先是开展特色活动,加强自身建设。2003年秋中共十六大前夕,致公党温州市委会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考察活动。他组织50余位致公党成员,包了两辆中巴,前往井冈山参观访问,来回5天时间。此行增强了自身凝聚力,也使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感性的认知,进一步明确了致公党作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这一举动颇受关注,一位民主党派负责人赞许地对他说,老盛,你胆子真大……在之后几年里,致公党温州市委会每年都开展一次特色活动,如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西部开发考察等。2005年,他们还来到广东开平,拜谒致公党创始人之一司徒美堂先生故居,参观了解致公党与中共合作的历史。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对温州的井冈山之行颇为赞赏,曾对盛培林说,你们的井冈山之行做得很好,中央也要考虑去一趟……

    其二是配合市委市府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这方面,盛培林注意避免民主党派参政活动趋同现象,突出致公党大多为归侨、侨属、留学人员的特色,紧紧抓住“侨”字做好文章。2005年,致公党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他得知这一信息后,就在当年的市两会上,提交了“关于温州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提案,并就此组织进行多项调研活动,市委将此列为重点提案,要求分管副市长陈宏峰牵头落实。2005年8月,盛培林作为致公党中央代表团成员之一参与对欧洲华侨社团的访问。在法国,一位老华侨得知他是温大教授,便紧紧拉着他的手说,要想办法建一所华侨大学,让孩子们回国受教育……正是许多像这位老华侨这样滚烫的爱国心,促成他在2006年的省政协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省有关部门从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下决心在浙江创办一所华侨大学,并给予政策支持。他的提案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海外浙江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有近百万之众;二、广东、福建等侨务大省都建有华侨大学。2004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曾前往视察,并对浙江创办华侨大学寄予了殷切希望;三、浙江籍华侨、华人有着创建侨资大学的强烈愿望。这一提案在省两会期间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三是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在这方面,他们同样注重结合自身特点和利用“侨”资源,开展医疗咨询,捐资助学和为三胞海外侨胞义诊等。2004年,为响应市委统战部提出的“情系民族兄弟,共奔美好明天”系列活动,他们在文成县畲族聚居的西坑乡建立“共创美好明天扶贫基地”,并通过留学人员渠道,引进美籍华人退休教授创立的基金,在西坑乡创办了“王叔鲁建华图书馆”。

    在历届致公党温州市委会引导下,回报家乡、服务社会已成为党内同仁的共同理念。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致公党成员纷纷踊跃捐款,一退休教师将自己的稿费捐给汶川,温州知名女企业家、致公党成员潘佩聪捐助了140余万元的药品。在全国致公党范围内,温州被公认是捐助活动开展得最早的。

    再谱华章,喜迎大庆

    作为重点侨乡和在浙江省最早建立致公党组织的地区,致公党中央对温州一直十分重视。2003年6月,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亲自前来考察,盛培林向罗汇报了致公党温州市委会工作思路,得到他的充分肯定。他还陪同副主席吴明熹来到文成玉壶镇一吴姓华侨家中。当老父亲得知是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前来时,激动之余,当场打电话给国外儿子报告喜讯。后来,文成还一直成为致公党中央工作联络点。

    2004年、2005年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杜宜瑾,副主席吴明熹、王宋大、秘书长邱国义等高层也先后来温,开展参政议政、海外联谊调研和工作指导。

    2005年8月12日,盛培林作为致公党中央代表团成员之一,应邀参加了在维也纳举办的世界华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暨全球促进中国平统一大会,会后顺道开展了对欧洲华侨社团的访问。温州华侨遍布欧洲,一句温州话“天光吃黄罢未?”便迅速拉近了彼此距离,他们还就加强海外联系、参与家乡建设、反独促统等,掏出心里话。温州华侨的故国情结和热情好客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7年底,盛培林参加致公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闭幕后国家科技部部长、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会见了他并亲切交谈。盛培林介绍了新温大的情况,特别是新温大上下齐心迎接2008年5月教学评估及准备申报博士点等情况。万钢说他十分看好温大发展前景,并说有机会一定要到温大看看。他还联系自己接触海外温州人的感受,盛赞温州华侨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

    高层的重视和历届班子的努力,使得温州致公党风生水起,十分活跃。2005年是致公党成立80周年,也是致公党温州地方组织成立20周年的日子,历经20年发展,四届市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温州致公党组织已成为参与温州改革开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时温州市委会下属有10个致公党支部,其成员中,归侨、侨眷侨属、留学人员约占70%,高级职称约40%,有30余人担任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2005年6月2日,盛培林作为地方市委会负责人的唯一代表,应邀出席了致公党建党80周年庆典活动,温州送去的俊雅民族音乐学校的古筝演奏被安排为晚会第一个节目,博得了热烈掌声。同年国庆前夕,致公党中央在北京举办庆祝建国56周年庆典活动,盛培林与文成县副县长吴高宏、县统战部部长刘玲玲等,又作为唯一受邀请的地方代表,参加了庆典。

    2005年7月14日,致公党温州市委会在鹿城文化中心举办“致公党建党80周年暨温州地方组织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致公党中央海外联络部长白俊杰代表中央到会祝贺,中共温州市委、市委统战部及有关领导出席了庆典活动。致公党中央委员会、浙江省委会发来贺词,对温州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庆典中还举办了有众多致公党成员参加的大型文艺晚会,其中大型古筝齐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他们还编辑出版了一本《致力为公,参政兴国》大型画册,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副主席杨邦杰、省委会名誉主委王务迪、温州市政协主席蒋云峰等都题词祝贺。

    盛培林现仍在温大任教,并带三名研究生。他的夫人魏秀玉是部队干部子女,原籍哈尔滨,但她一直生活工作在温州,退休前是中行计划处处长。他们有两个儿子,长子在温州保险公司,次子在罗马尼亚从事外贸,两个孙女都在温州上学。

    (《温州都市报》20100512/来源)

    0

    上一条:马贝加:介词专家

    下一条:沈洪保:书田勤种幸收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