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耕耘园

    大嶨艇

    作者:沈洪保  编辑:老干部工作部  来源:   日期:2017-09-20  阅读:

    瓯越大地,山山相连,你来我往,交通不便。许多山区老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出远门,爬山岭,喝凉水,啃麦饼。山路出入困难,古代的交通主要是靠水路。在甌江上,从处州(丽水)到温州(鹿城),是靠舴艋船儿;在飞云江上,从泰顺百丈口到瑞安县城,是靠大嶨艇儿。

    也许有人问:既然是从泰顺百丈口划出来的船,怎么会称之为大嶨艇儿呢?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回答。大嶨历史上是瑞安县西部山区最大的集镇,是山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商贾云集,商铺客栈,人来人往,街市非常闹热。因为大嶨名气大,所以很早很早以前,瑞安城里人就把这些从上港(指瑞安西部山区)来的船叫做大嶨艇儿。长辈都这么叫,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大嶨地处飞云江中游支流泗溪边上。泗溪发源于南田,从大嶨北边哗哗流过。泗溪全长42公里,在峃口注入飞云江。泗溪一般是不通大嶨艇的,只有水大的时候才可以通。大嶨平常只能通竹排。从现今还留下的地名也可以知道这个历史。为了防止山洪对大嶨的冲击,古代人们在泗溪边上用大块石筑了长长的堤坝,当地人不叫堤坝,而叫作崠(当地人写作“石”字旁作一个东,而“石”旁的东字,字盘中没有。)笔者曾在崠边的石碑上看到这个字。有一段堤坝人们称之为“排头崠”,可见这段堤坝边上过去是专门停靠竹排(即竹筏)的地方。那些竹排主要是运输物资的,一直可以撑到飞云江中游岸边的峃口埠。峃口埠头停着许多大嶨艇儿,人与物资就可以转到大嶨艇儿上,便可以顺流向东而下。

    大嶨艇儿是木帆船,比瓯江中的舴艋船儿大,大约长16米,宽近2米,载重可达5·5吨。舴艋船儿两头尖,而大嶨艇儿是前头尖后头圆的。大嶨艇前后两个仓是船老大用的,当中四个仓是乘客坐卧或堆放货物的。一个仓可坐卧4个人,两两相插,也还算宽余。艇儿上方搭有木架子,木架子上盖着竹箬编的篷。箬篷可以避烈日,挡风雨。因为篷下有坚实的木架,因此在篷顶中线上可以行人,走来走去不成问题。船体前头部分,中有一横档,横档板中部凿一圆洞,停船时,把撑篙插进这圆洞中,以固定船只。船尾部自成一天地。这里的雨篷位置较高,摆放小泥炉、小水缸,粮食、蔬菜。船家在此煮饭烧菜。

    大嶨其西边有大会岭通南田,并可到青田;其西南有山道可到黄坦,并到飞云江上游边的汇溪,还可转至百丈口;其北边有山门岭可到达玉壶;其南边有上丼岭,可以通向珊溪地带;其东边则可以经泗溪水路用竹排或大嶨艇到达飞云江中游的峃口,并转至飞云江下游,直达到平阳坑或瑞安城。

    毗邻地区出产的竹木柴炭、山珍皮贷、茶叶笋干等各种土特产品,以及毗邻地区所需的百货日用品、海产干货、食盐红糖等都是通过大嶨集中或分运的。

    文成是1948年成立的,是从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而成,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的谥号"文成"作县名,是个新建的县。在1959年以前,文成未通公路,文成大嶨的交通主要就是靠这条泗溪。泗溪可以通竹排,竹排是用长约8米的毛竹10-12条,削去青皮组合而成的。泗溪滩浅流急,溪中多大石块、鹅卵石。为方便竹排通过,必须常常疏通航道。因为大雨一下,急流一冲,航道里就会塞满大小石头。假如来了台风大暴雨,山洪暴发,气势吓人,溪滩航道就会被冲得面目全非。所以撑排工是非常辛苦的。滩浅水少,撑排非常吃力。下水稍容易一些,但也要站在排头手握撑篙,时时刻刻注意水道的转弯与水道边上的石岩,一不小心,竹排就会撞上石岩或搁浅,竹排上的货物就会落水。上水就更为困难,排工要爬下竹排,行走在溪中,驾着竹排头部逆水上行。那种困苦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或许有人会以为像如今风景区楠溪里坐竹排,优哉游哉哩。撑排工吃喝都在竹筏上,风餐露宿。棕丝编织的像被子的“棕盖”,是用来遮盖竹筏上的货物,有时也当做被褥或草席。他们风雨无阻,挣扎在溪滩中。工作极其艰苦,而收入却很微薄,故有歌谣唱“撑篙撑篙长兮长,养不起老婆养不起娘”。  

    大嶨艇始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清泰顺林用霖辑有《罗江东外纪拾残》一卷十则,其中一则是说唐末罗隐记载自己奉吴越王钱鏐命寻访隐士吴畦出山辅政的经过。孙诒让先生认为《罗江东外纪拾残》为伪作,但我看也许是真的。那记中云:“癸巳,易舟。舟以巨木半之,刳其中,小仅容五六人。二舟子拄篙,邪许而进。舟首有孔,遇滩则横木于孔,一人立水中肩之。”这里记述的假如是真实的话,说明这种流行于史前的古老独木舟在唐代末期的飞云江上游仍然在使用。而“易舟”两字,是否可以猜测,在飞云江中游时是乘较大木帆船的,而到上游要换乘独木舟?这段话,也可以反证在唐末飞云江上游还没有出现大嶨艇,否则罗隐不会去乘坐独木舟的。现在写历史故事的一些作者,说到罗隐寻访吴畦的事,均含糊地写作“乘小舟”或“乘舟”,这样写法是否恰当,是值得商榷的。

      泰顺是文成接壤的县,泰顺古镇百丈口,位于飞云江的上游。百丈口历史上原为瑞安县义翔乡属地,是重要的集镇,泰顺建县后编入一都。飞云江发源于景宁的白云尖,又同几条溪流汇集到百丈口。百丈口水系发达,是泰顺县唯一可以通航的水域。百丈口水路至瑞安县的西门码头,全程124公里。其中,百丈口至平阳坑滩脚,溪水河流地段约为70多公里。

    百丈口的溪面宽阔,溪水平均水深度达3米以上,是一个天然的船客货运和船只停靠的好码头。泰顺县毗邻的景宁、寿宁、福安、庆元、龙泉等七县因陆路交通不发达,百丈口是毗邻七县的物资集散地。过去泰顺县毗邻地区出产的毛竹、木材、木炭、薪柴、土纸、山珍、皮贷、茶叶、笋干、陶瓷等各种土特产品,以及毗邻七县所需的百货日用品、水产品、大米、油类、食盐、红糖、布匹和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等都是通过百丈口运送的。在最繁忙时期,百丈口专业从事运输的大嶨艇达170多艘,江面来往船只最多时达320多艘;竹排达100多条。在江面运输、停靠的船只和竹排,景象独特,颇为壮观。

    百丈口的发达已经有好几百年了,据明崇祯《泰顺县志》记载,明朝即设百丈口市(集市),设牙官。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院校和单位,如国立北洋工学院、英士大学、温州银行、温州国货公司等迁移至百丈口,百丈口就更为热闹,大嶨艇的运输也就更为繁忙。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林斤澜与被鲁迅看重的木刻家林夫就曾参加新四军宣传队到过百丈口演出。

    文成有瀑布名百丈漈,是指瀑布落差有一百丈,形容其高。这埠头为什么叫百丈口呢?据说是因为从瑞安县平阳坑滩脚逆水而上,要经过100滩,每条溪滩有一丈,因此而取名百丈口。清代罗阳进士董正扬有诗曰:“百丈百滩,一滩一丈。迢迢罗阳,如在天上。”笔者曾到过百丈口,曾询问当地老人,为什么叫百丈口?老人说,因为这里是三条溪水汇合之口,水面极为开阔,约有百丈之广,所以叫百丈口。看来说法不同,但皆有道理。

    沈克成《瓯语音系》第二章中说“泰顺县35万人几乎全说闽语、蛮讲和畲语,仅百丈镇1万多人讲文成温州话,百丈口是一个温州话方言岛。”这方言岛是怎样形成的呢?笔者曾询问过百丈口的老人,他们说因为历史上搞大嶨艇运输的大部分是珊溪人,后来百丈口运输越来越繁忙,很多珊溪的大嶨艇都到百丈口去了,为了生意的方便,一批珊溪人就定居在那儿。父子相继,一代一代,时间一久,他们的后代繁衍了很多,自然就形成一个讲文成温州话(珊溪话)的方言岛了。

    大嶨艇从百丈口下来,沿江的码头很多。比较有名的码头是蟾宫埠(属于文成县汇溪乡,是黄坦山货木材毛竹聚集的埠头。)还有珊溪埠(此地人是从事大嶨艇运输最多的地方)。峃口埠是与大嶨运货出来的竹排对接的。大嶨方向来的乘客,一般是步行走到峃口。峃口岸边山坡上有许多客栈与点心店,客人可以在那儿过夜、吃饭,第二天天光早乘大嶨艇出发。因为是下水行,速度也比较快,大约8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平阳坑。到达平阳坑时,若碰到正是潮涨,就先停泊,等待潮落时再划向瑞安;若正巧遇到潮落,就紧接着开船到瑞安。峃口与平阳坑之间有个高楼营前埠,是玉壶出来的竹排到这里与大嶨艇对接的码头。顺便说一句,玉壶那里有一条到营前的玉泉溪(下段叫漈门溪),在文革期间竹排还是玉壶的主要交通工具,直至后来造了公路,竹排才停止运输。

    飞云江自营前至平阳坑滩脚段的溪流,人们称之为寨寮溪,长约17公里,这一带竹树葱茏,金沙碧水,是瑞安有名的风景区。那一带地区古时候称之“三港”。什么叫“三港”?飞云江由西而东,横贯全境,人们叫它“大港”;一条潘溪从高楼汇入飞云江的叫“高楼港”;还有一条汇入飞云江的顺溪叫“石龙港”,他们会合的地方就有了“三港”的名字。另有一说:“三港”指大港、高楼港和东坑港。东坑港是指发源出文成、青田交界处,流经玉壶、东岩至营前汇入飞云江的玉泉溪(也叫芝溪、漈门溪)。因此旧时瑞安城里与东部地带的人,常会称飞云江中上游的地方为上港。“三港”一带,有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传统手艺,他们能生产浙南土产的纺绸。所以这里出产的纺绸被人们称为“三港纱”。可以说这是温州特产的“杭纺”。由于穿上三港纱与杭纺一样轻柔凉爽,就成为温州地区夏令首选时装衣料。又因其质好耐穿、价格低廉,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大量的三港纱也是通过大嶨艇运至瑞安城而转销售到各地的。

       平阳坑埠是个非常重要的码头。《瑞安市地名志》卷二《行政区划、居民点》也这样记载“滩脚村”:“位于飞云江浅滩的尽处;潮候亦终于此,故名。”飞云江的潮水涨至平阳坑滩脚,就不再向西前进。飞云江以平阳坑滩脚为界,以上(西)属中游段,共20公里。滩脚以下(东)为下游感潮河段,共长59公里。在陆运不发达的年代,滩脚成为南至平阳、福鼎,西至文成、泰顺,北至青田等地的主要交通要道之地。平阳坑是商埠,是货物的中转站,按现在的说法,是一个重要的“物流中心”。

      文成、泰顺等地运下来的货物,如果还要下运,大嶨艇就继续前行,直抵瑞安码头。那些到平阳坑的竹排,返回时也不会放空,亦会安排装载食盐、布匹、海货、南货等运回文成、泰顺。

    大嶨艇在平阳坑靠岸之后,便有挑夫上来搬运货物。如是客人,也即有埠头人来引领,安排宿食。船工非常辛苦,为了赚钱,需星夜兼程。有时到了一个码头,交接了货物,身手疲惫,精神却是相当振奋,毕竟到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候了。有了钱就可以安心地歇个脚,好好地喝两口,睡个好觉了。平阳坑码头的水面大,停泊许多竹排与大嶨艇,挤挤挨挨,也是很壮观的。

    大嶨艇大多划到瑞安城的西南仙岩头诸码头,有一些也划到瑞安东山上埠陡门头,更有一些甚至划到温州鹿城西郭。

    以上说的是从上游到下游。接着说从下游往上游。

    在瑞安城西南,有竹排头、小码道、同利码道、南门仙岩头等码头,是专供大峃、百丈口、汇溪、珊溪、营前、平阳坑等地大峃艇装卸货物之用的。大嶨艇来到瑞安,货主卸下运来的毛竹、木材、柴爿、杂柴、草柴、木炭,牛油、桐油、茶叶、笋干之类山货,几天后,将黄鱼鲞、乌贼干、虾皮、鱼扣、藏鱼等海鲜干货及食盐、红糖、布匹、鞋帽等日用杂货装船,运回文成、泰顺等地。商人两头生意都做,从中赚取差价;船工辛苦撑上撑下,赚点辛苦运输钱。过去,从西门竹排头到仙岩头码头一带,因为生意兴隆,山货行比较多,形成一条街市,专做山货生意。西门一带还有泰顺公所、大嶨公所。生意一多,码道头单帮也多了。他们帮人搬运货物,有抬的,有挑的,也有拉板车的。由于飞云江水路商业活动频繁,许多上港人也渐渐移居在西门一带居住。假如你现在去一打听,老码头边的许多人家原籍都是文成、泰顺的。

    大嶨艇上装满货物,或约定乘客后,他们趁快涨潮时候就离岸出发,江面开阔,划桨航行,大约4小时就能到达平阳坑滩脚。

    到了平阳坑的滩脚后,因为滩脚以上的水路大多是艰难的浅滩,大嶨艇上水极慢,乘客嫌大嶨艇要两天多时间才能到达峃口,一般的乘客都上岸,从平阳坑步行走到大嶨。大约走一天的时间,能到达大嶨。而乘客的行李货物就交托给大嶨艇的船工,船工到峃口以后,又会转交给排工。山里人诚实,讲天理良心。船工会告诉托运者,运到哪里,到哪里提货,全凭一句话,决不会食言出差错。客人只管慢慢步行,到了大嶨,过了几天,去堆栈提取就行。一些年老体弱的或孩子走路吃不消,只得继续坐大嶨艇。往上的水道多为浅滩,而且是逆水行舟,虽有航道,行船就不容易了。许多地段就无法再桨划篙戳,就得要背滩。大峃艇船前头有左右两个孔,遇到浅水滩时,船工穿草鞋下水,用木棍横穿二孔,用肩背船头上滩,后者拄篙兼掌舵。因为背滩要四个人,还得有拉纤的,一只船的船工是不够的,因此几只大嶨艇会结队跟着前行,遇到难上的浅滩时,几只大嶨艇的船工会一起把你我他的一只一只大嶨艇背上去。船重滩浅,船底与溪中鹅卵石摩擦,发出咯咯的响声。前面的纤夫,弯着腰,一步一步用力拉,很像川江边上喊着号子的纤夫,或像俄国列宾画的伏尔加夫河边上的纤夫,他们使尽牛劲马力,慢慢拉船前进。一想起他们,仿佛在耳边就响起“嗨哟,嗨哟”的号子声。

    撑大嶨艇的都是穷人,他们吃喝拉撒睡,全在船上。船家主食自是番薯丝。只有当客人乘船时,船家才会在镬中放一半放番薯丝放一半米。客人吃白米饭,自家吃番薯丝。如无人乘船,只是运货,带上自家孩子进城玩玩,这时也会放一把米,让孩子吃米饭。    

    大嶨艇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可以说承载了许多飞云江流域的历史文化。1949年,文成竹筏有236只,大嶨艇有322艘。以运货为主,附带客人。货以土特产品、农副产品为主。文成县府在五十年代曾整顿水运,组织航筏运输合作社。1958年,文成至瑞安平阳坑的公路通车后,大嶨艇水运逐渐衰落。

        90年代,修建了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百丈口镇、蟾宫埠现在都被碧水淹没,沉在飞云湖底了。飞云江中游高楼边,又建了引水的赵山渡。所以从百丈口到平阳坑再也不能通大嶨艇了,飞云江中、上游的水上交通也不再存在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嶨艇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连照片都难能看到了。但我心中却有一个诗意的想法:如今的飞云湖已经成一个千岛湖那样的风景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有人会制造几艘大嶨艇航行在飞云湖中,将有许多游客坐上大嶨艇,吃上一碗文成的拉面,喝上一杯泰顺的清茶,饶有兴致地欣赏飞云湖美丽的湖光山色。那大嶨艇假如挂起白帆,更会成为游客拍照的“飞云湖帆影”的独特风景!

    2016,7,18.

    上一条:方寸世界 尽显风云

    下一条:乌鲁鲁与大堡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