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耕耘园

    更新观念消疑虑 旗帜鲜明促进军

    作者:  编辑:  来源:张桂生   日期:2008-10-17  阅读:

    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七年上半年,我在瑞安担任县委书记,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起始阶段,恰似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那时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贯彻,家庭联产承包制已在瑞安农村全面推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已大大调动,..也出现了一小批发展商品生产的能人,他们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暖风吹拂罗阳大地,静水出现了微澜。但是,长期形成的阶级斗争观念 却控制人们的灵魂,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束缚着生产者的手脚,从干部到群众,普遍存在着恐资症,这个思想障碍不排除,改革开放根本迈不开步子。

    一九八四年五月五日,我与当时的陶山区、乡、村干部去拜访碧山村的一位能人陈良昆,我们一进门,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农民用发抖的手端茶给我们,神色慌张地自报是富农成份,“交代”自己因挑担卖糖曾被工商所关过几次,你们这次来,是不是……我不等他说完,就笑着对他说,这次不是来抓你,而是想听听你怎样致富的,我们又向他宣传了党的政策,他才定下心来,介绍了搞经编的过程,要求我们给他指点今后努力方向,我要他带头发展商品生产,一家富了要带动全村富,要化钱为村里办公益的事,这次访问后,陈良昆立即跑到江苏武进,购回几台较先进的编织机,在村里办起经编厂,还出钱为村里修了一条水泥路,装上了路灯,这件事深深启迪了我,左毒不清,民无富日。县委、县府领导意识到:要发展商品生产,必须消除能人的顾虑,不仅要反复深入地宣传改革开放的政策,还要大造声势,旗帜鲜明地支持两户(重点户、专业户)发展商品生产。说干就干,我们于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召开了全县发展商品生产先进代表会,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接待劳模的高规格接待与会的两户代表,让他们胸佩大红花,军乐队前导,招摇过市,县里四套班子领导在会场门口迎接,还特意将一位在过去反右倾斗争中被拔过白旗的村干部请上主席台。这次会议,产生了轰动效应。会后,养鸭养猪、办场办厂,风涌而起,能人们纷纷扩大生产规模,掀起了发展商品生产的大热潮。塘下的一些专业户发出了豪言壮语,要以家庭为工厂,以全国为市场,当费孝通、杜润生、林乎加等领导人来瑞视察调查时,就听到了这种自豪的声音。有一次我下乡到塘下,午休时,朦胧中听到潺潺声,以为下雨了,睁眼一看,天气晴好,我写了一首绝句自嘲“淅淅潺潺充耳鸣,惊看窗外怎晴明。家家户户勤编织,误把机声作雨声。”商品生产虽然蓬勃发展起来了,但是,由于极左政策给人留下的余悸总难彻底消除。一九八六年四月六日下午,万里副总理和中央候补书记郝建秀在省委副书记吴敏达、市委副书记刘锡荣等陪同下来瑞视察时,在塘下区委会议室召开的专业户座谈会上,有的专业户代表就向万总理提问:今天是总理的座上客,政策变了,我们会不会又成了阶下囚?万总理笑着说:政策是会变的,只会愈变愈好!有的代表提出可不可以同我们合影,万总理随口应道:可以嘛!于是就留下万总理与专业户代表开会时的照片。为了记录这件改革开放中的大事,当时我以《七级书记会》为题,写了一首七绝:“七级官员聚一堂,黎民百姓紧依傍。论长道短频频语,天地同心趋小康。”在瑞工作期间,我下乡经常走访两户,好多能人要求与我合影,我都不推辞,这也是一种表态。1986年10月30日的香港大公报8版刊登一条消息《温州农民争着与县委书记合影》,虽未标名,就是说的我。随着商品生产的迅猛发展,生产关系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出现了新的形式——股份制,在塘下的春雷鞋厂就是带头搞股份制的一声春雷。塘下制鞋专业户陈则娒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联合了三个同行,组成了四人七股的股份制鞋厂。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九日下午,我陪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去该厂视察,胡老看到自己进厂无人围观,感到奇怪,悄悄问我:客人来了,怎么只顾生产?我笑着回答:这里不搞大锅饭,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胡老恍然。他又问了工人月收入和厂长的工资,赞叹道:比国营好!在瑞三年多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清左,才能迈开改革步子,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促进生产力大发展。

    商品生产发展是不平衡的,当时的瑞安分八个区,塘下、莘塍、城关属发达地区,仙降、马屿、陶山属次发达地区,湖岭、高楼相对滞后。县里就在组织机关干部到贫困山区作调查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召开了山区老区扶贫恳谈会,强调要纠正恩赐观点,改输血为造血,让发达地区与贫困山区结对搞帮扶;狠抓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兴办“无烟工厂”;为了开发山区,最紧迫的就是让公路通向深山,我在东岩村调查时口占的一首竹枝词是当时山区人民心声的代言,也是当时建造高枫公路的一个动员口号,公路早在一九八六年底建成了,而这首竹排诗仍在高楼民间留传;“竹排载客泛清流,两岸群山笑点头。万语千言叮嘱我,造条公路接高楼。”

    商品生产要发展,必须货畅其流。要流通,抓交通,一条飞云江把瑞安分成两半,这个飞云渡口已成为制约浙闽商品畅通的主要瓶颈,汽车司机叹道:走遍天下路,只怕飞云渡!经过顽强艰苦的争取,在中央、省府、市委支持下,采取建桥资金三家抬(交通部、浙江省府、温州市各负担三分之一)的决策,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五日上马开工兴建,三年后建成了当时我省最长的公路桥。

    为了将瑞安建成温州地区第一个县级市,我们在狠抓商品生产发展和城镇扩展的同时,非常重视城市建设规划。原来作为瑞安中心街道的万松路,规划只有十八米宽,我随温州市委考察团考察了深圳、广东,发现那里的区镇的路面都有三十来米,回瑞后,提议万松路拓宽至三十二米,这一提议遭到由上而下的一致的无声反对,我没有独断独行,而是组织县、局两级的有关行政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去深圳、广东考察,这批人回来后,一致赞同将万松路规划拓宽一倍,即三十六米,虽然在决策层统一了认识,但在实施过程中和万松路建成后,反对声谩骂声依然不绝,经过十多年的思考,人们才体会到,如果没有前瞻目光,仍按十八米建万松路,不仅贻笑后人,而且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同时,我们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吸引侨资,同意以捐资人的名字作校名,兴办了温州地区第一所民办高中---任岩松中学;我与县长在教育会议上立下军令状,不在短期内实现九年义务制教育达标就自动下台;我们还争取到第一个县级办的电视台;通过越剧改革创新,将安徒生的《海国公主》,用越剧的传统手法与欧洲的歌剧相融合的表演,取得了成功,不仅在浙江获得最高奖,还获得进中南海献演的殊荣。

    在瑞安短短的三年,在前任的工作基础上,通过县委、县府一班人的同心协力,依靠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依靠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依靠广大干部的和衷共济,依靠百万人民的共同拼搏,终于在我离任之前,国务院批准瑞安撤县建市。在我离瑞、离休以后的二十年后,在瑞安建市二十周年时,瑞安已成为全国强市之一,作为在瑞安工作过的一位老同志,看到我的第二故乡是如此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心中有说不出的愉悦,在今年瑞安举行的新春诗会上,我赋七律一首,赞颂改革开放三十年给瑞安带来巨大的进步,表达我对瑞安人民的良好祝愿:“罗阳一别廿周年,我变苍颜市变妍。为有春风吹活水,遂教古邑换新天。民康业旺星光灿,翠闹红喧文脉延。更喜云江诗浪激,燃情啸咏壮坤乾。”

    (作者: 张桂生 改革开放30年征文)
    0

    上一条:蝴蝶以及殉情

    下一条:温州大学创办中我所亲历的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