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耕耘园

    怀念陈竺同老师

    作者:  编辑:  来源:温州读书报   日期:2009-04-21  阅读:

       抗日战争初期,设在浙南一个偏僻小镇(平阳县郑楼)的省立温州师范学校,来了一批教授、作家屈就教席。其中有曾任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公学教授的陈竺同先生,有著名作家王西彦(当时大名是王思善)先生,有以研究敦煌变文著名于世、后任杭州大学教授的蒋礼鸿先生,有音乐家缪天瑞、顾西林两先生等等。
     
       我是“七七”事变后考入温州师范简易部的。1938年春,陈竺同老师担任我班国文教师。
     
       陈竺同(1893-1955)老师,原名经,字啸秋,出生于永嘉县(今温州市鹿城区)小南门小商人家庭。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1919年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学印度哲学。在校四年,将印度文化和中国历史沟通起来,奠定他一生从事外来文化史和亚洲史研究的基础。
       
       1925年回家乡永嘉艺文中学任教。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校长英国人,华名蔡博敏,是当年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典型人物,平时对学生凶横无理,仇视中国人民。该年五月底,上海日本帝国主义分子枪杀我纱厂工人顾正红,激成我国反帝的“五卅运动”。温州青年学生马上响应,举行罢课,参加游行。艺文中学学生也自动停课,在教师陈竺同、谷寅侯、林醒中等人的支持下,要求参加全市游行。可是校长蔡博敏却穷凶极恶地挥舞手枪,守住校门,不准学生外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全校学生起而反抗,相率冲出校门参加游行。蔡博敏为了贯彻其奴役中国人的政策,竟悬牌开除为首的学生十多人。陈竺同老师这时挺身而出,先向蔡博敏讲理,要求收回成命,蔡置之不理,反威胁教师,于是陈师与谷寅侯、林醒中等先生带领一些学生离开艺文中学,接着大批学生也不满蔡博敏的奴化教育而跟了出来。为了使这批学生不至于失学,陈师便与谷寅侯先生等筹建一所新的中学,定名为瓯海公学(后名瓯海中学,今温州市第四中学前身)。在选择校址时,陈师多次调查,最后选定蛟翔巷底九山河畔作为校址,将庙宇扩建成校舍,并推谷寅侯先生为校长,陈师为校董事会董事兼教师。艺文中文遭到温州人民的唾弃,从此停办。
       
       1928年陈师到了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专攻墨经与因明的互证以及印度婆罗门思潮传入中国的历史。翌年出版《二十年来日本势力下之满蒙》,引起日本警厅的注意,又于1930年回归上海。先在复旦大学和中国公学任教,与著名学者郑振铎、周予同过从甚密,常应约为《教育杂志》《学生杂志》等写稿。后受杨东蒪招引,离沪赴桂,执教于桂林师范专科学校。不久,因不容于广西当局,重返上海,继续任复旦大学与中国公学教授。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到家乡,在温州中学和温州师范学校任教。此后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中山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桂林师范学院教授,颠沛流离于粤北、滇南和桂林之间,直至1954年才由广西大学调回广州中山大学,1955年因病逝世。
       
       陈师在温州师范学校任教虽仅一、二学期,但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今天,居住在台湾海峡两岸的他的学生,仍深深地怀念着他。他的专长是外来文化史和亚洲文化史,而对温州地方史也有很深的造诣。当时正是举国上下抵抗日帝的时期,他特地给我们选授林景熙的《冬青诗》,并详细介绍林氏检拾南宋帝后诸陵遗骨加以埋葬的史实,还向我们讲述一些不大为人注意的民间抗倭英雄事迹,如平阳蒲门一个樵夫力抗一股倭寇,从而使蒲门免于毁灭之事。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注入爱国思想,也使我们从此喜爱文史课,走上研讨史学的道路。
       
       陈师一生著作颇多,除散见于上述诸杂志以及上海《暨南大学学报》《中山大学研究院专刊》等的文章外,已经结集出版的有:《二十年来日本势力下之满蒙》(抗战前上海华通书局出版),《中国上古文化史》(抗战前上海开明书局出版),《中国文化史略》(1948年上海文光书局出版),《两汉和西域等地的文化经济交流》(19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等。另有遗著《中国哲学史》《中国工业技术史》《中国戏剧史》等讲义和讲稿,有待整理出版。
       
       因陈师久离家乡,家乡人对他也逐渐淡忘。记得十几年前市里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温州市志》应该立传的温州学人名单。我提议应列入陈师的生平事迹。而当时大多数参加会议的人,对陈师情况不详。当时只有胡福畴兄了解情况。
       
       教师是崇高的职业,好的教师往往影响学生一生的为人与事业,但好的教师毕竟不多,如陈竺同先生这样好的教师,是值得后人深深怀念的。


    (作者:周梦江 《温州读书报》20090113)

                            0    

    上一条:剪朝霞 •贺0九元旦 ,迎牛年新春

    下一条:闲话铜汤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