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温州文史馆:纪念谢灵运出任永嘉郡守1600周年 | 不拘礼、性格倔,温州人为啥还一直记着他

    作者:沈洪保  编辑: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日期:2022-08-14  阅读:

    在清华大学里悬有一块牌匾:“水木清华”,这四个字出自东晋诗人谢混《游西池》:“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谢混(?-412)是谢安的孙子,东晋名士、外戚大臣,不仅姿容俊美,且才华卓异,素有“风华江左第一”之称。排起辈来,谢混是谢灵运的堂叔。谢混水平高,且有知人之明。他非常欣赏谢灵运,但评价谢灵运却说“阿客博而无检”。(宋书·列传第十八)

    01博而无检表现在哪些方面

    谢灵运(385-433),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家中恐怕不能养育,就把他送到钱塘杜明师道馆寄养,故有“客儿”“阿客”的小名,后代人也称他为“谢客”。他年轻时即笃志好学,博览群书,所以谢混说谢灵运“博”,即知识渊博,才学超群。而“无检”是什么意思呢?我想“无检”是指谢灵运性格脾气不好,没有法度标准,行为不拘礼法,没有约束,放浪不羁等等特点。从谢灵运的生平看,谢混的评价是相当中肯的。谢灵运是一个政治上很有抱负,但长期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宋书》本传说“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说他才华横溢,应该担负朝廷的显要职位, 但他怀才不遇,心中怀着悲愤。

    当时正处于晋宋易代时期,社会动荡,政局混乱。宋初刘裕掌权后,采取压抑士族的政策,谢灵运公爵被降为侯爵。他不得意,心怀愤恨,又于心不甘,想寻找机会实现政治抱负。那时也出现谁当接班人的问题,刘裕有三个儿子,老大刘义符,老二刘义真,老三刘义隆。谢灵运与老二刘义真关系密切,并认为刘义真有接位当皇帝的可能。《资治通鉴•宋记》中说:刘义真与谢灵运、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常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而朝廷掌实权的徐羡之、傅亮等大官认为谢灵运、颜延之他们“构扇异同,非毁执政”。是说他们挑拨是非,离间亲王与朝廷的关系,诽谤朝廷要臣。由于谢灵运的“无检”性格与行动,因此被贬为永嘉郡太守。也就是说在权力争夺、皇位接班斗争中,谢灵运站错了队,跟错了人,他失败了,受到权臣排斥打击,于永初三年(422)被下放永嘉郡当太守。

    永受嘉福 瓦当拓片

    当时的永嘉郡,是大永嘉,地域包括现在的温州地区与丽水大部分地区,是当时离京都遥远的荒辟蔽塞之地,却是风景秀美未被外界知晓的一个神奇境地。

    谢灵运青云失路又无法反击,为逃避现实,逍遥山林便成了他的反抗形式,人们或许把这态度叫做消极反抗。他在永嘉郡,竟然“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是否真的不关心民间疾苦?那也不是,我们一读《白石岩下径行田》《种桑》《命学士讲书》等诗,就不难发现他是干过兴修水利、劝民农桑、振兴教化这些造福民众的许多实事的。只是因为游山玩水出了大名把他的政绩掩盖了。)四出遨游,登山临水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也许这是他向上面执政者的一种示威,也表现了他“无检”的性格特点。

    谢灵运被贬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但人生道路上是常会出现阴差阳错的,你想得到什么, 偏得不到,而却在另一方面得到意想不到的东西。他游遍永嘉郡各地,登临瞿溪山、绿嶂山、岭门山、石鼓山、白石山等处,还泛舟瓯江,直抵沧海。他写了许多纪胜抒怀的山水诗篇。唐代白居易在《读谢灵运诗》中说:“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白居易的分析非常准确,谢灵运当不了政治家,却成了大诗人,而且成了开创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鼻祖。

    温州旧时城郊风光(资料图片)

    按当时的体制,太守任期是三年。但谢灵运的情绪一直处在矛盾痛苦之中,进不能,退不甘,如此不得志。干了近一年时间,他的“无检”脾气又来了,觉得当这个太守没意思,就决定“称疾去职”。其“从弟晦、曜、弘微等并与书止之,不从”。他以身体不好为理由,三年任期只干了一年就要辞官,同族几位兄弟来信劝阻也劝不住。这里又充分表现出他的“无检”。

    因为其父、祖并葬会稽始宁县,且有故宅,所以景元元年(423)秋末,谢灵运回到故乡会稽始宁县。这是他开始过第一次隐居生活。他筑精舍,广庄园,建新居,似乎安定了下来。

    文帝当了皇帝,诛杀了徐羡之等,想起谢灵运。元嘉三年(426)三月,文帝征召谢灵运为秘书监,不就。再召又不赴。即两次被召见,谢灵运都没理睬。文帝派光禄大夫范泰写信给谢灵运,并称赏他。他才应召赴京就任。文帝叫他整理秘书省图书,补增遗漏的地方,又因为有晋一代没有一本完整的历史书,所以叫谢灵运编写一部《晋书》。他只编写了粗略提纲,没有花时间写成,但不久又被升任侍中,很得文帝宠爱。谢灵运的文章书法都独步当时,他每次作文,都亲笔抄录,文帝称他的文章和墨迹为二宝。

    谢灵运觉得自己能力超群,应该参与朝政。文帝却只把他当成一个文人随侍身边,喝喝酒,赏赏景,写写诗,根本不让他“参与时政机要”。谢灵运每次和文帝在一起喝酒时,文帝不过让他谈论诗文而已。谢灵运觉得不少人的名声爵位一直在他之下,却能被宠待,心中自然不满。于是他“无检”的脾气又发了,经常推说有病而不上朝,只管修筑池塘、种植花树。他出城游玩,往往十多天不回来,既不上书请示,也不请假。文帝不想伤害大臣,暗示他主动辞官。谢灵运于是上表陈述自己有病,文帝让他休假回到东方。谢灵运在临离京前竟然上了一道奏疏,主张伐魏。你马上离京了,还上什么奏疏?突然来这一手,实在让人意外。其实他的意思很明显,是想让宋文帝和高官们看看,他谢灵运不仅会吟诗作赋,还精于时局分析。我明明是个宰相之才,你们却把我束之高阁。这奏疏好像是在向宋文帝抗议。这又是谢灵运“无检”脾气的突出表现。

    02“无检”给他带来哪些影响

    谢灵运以疾东还,开始第二次过隐居生活。返回始宁后,又与惠连等人为友,游宴一如既往。又被人弹劾,谢灵运于是被免了官。

    始宁老街(资料图片)

    谢灵运的心是不安定的,是无法“居常”“处顺”的。元嘉六年(429),他仍然徜徉山水,兴致不减,不论多么险峻幽僻,也必定登临而后快。他带领门人与家僮,甚至多达几百人,去披荆斩棘,攀山越岭,从始宁出发浩浩荡荡跋涉到台州。临海太守王琇还误认为大山里出了强盗。这种骄横恣肆扰乱了地方,也给政敌指控他抓到了把柄。后来谢灵运因“求决湖为田事”,与会稽太守孟顗构成仇隙。孟顗上奏朝廷,加以有“异志(蓄意谋反)”的重大罪名。这是他“无检”性格带来的严重后果。

    谢灵运知道孟顗指控他意图谋逆以后,连忙赶到京都为自己辩护。宋文帝知其见诬,暂置之不问,且不欲使东归。后来宋文帝把他发赴外任,委派为临川(今江西临川)内史。应该是宋文帝对他宽容与照顾的了。

    元嘉九年(432)夏,谢灵运抵达临川。《宋书》本传说他到临川以后,竟“在郡游放,不异永嘉”。意思说他在临川与在永嘉郡时一样,不理政事,照样肆意遨游。因此,他又被弹劾。司徒刘义康遣使随江州从事郑望生拘捕谢灵运,谢灵运竟然抗拒,反而把郑望生抓起来,还写了一首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湖人,忠义感君子。大意说:韩国灭亡了,张良奋起报仇,秦灭六国鲁仲连觉得羞耻。本来都是不在朝政之人,忠义能让君子感动。诗里将刘宋王朝比作暴秦政权,并以张良、鲁仲连自比,暗示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

    上面派人来审查,这一做法让谢灵运多年的愤懑与怒火一起爆发。在写下这首“反诗”后,他竟扣押调查组人员,还纠集一些人“造反”。谢灵运做出这几件相当出格的事,这种行为和言论加重了他的罪名。彭城王刘义康认为不可饶恕,于是宋文帝下了一道诏书,表示谢灵运罪过深重,确实应该判处死刑。但念他祖父谢玄有功江南,应该原谅他的子孙,可以免去谢灵运的死刑,充军广州。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广州(资料图片)

    可是谢灵运刚到广州,朝廷的公文又到了,指控他犯下谋反叛逆罪,命令将他就地正法(《宋书》所云谢灵运谋反事,显然系刘义康有意罗织)。元嘉十年(433)10月,谢灵运在广州被处弃市刑(当街斩首),死时仅四十九岁。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说他临死作诗:“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嵇公理既迫,霍原命亦殒。凄凄淩霜叶,网网冲风菌。邂逅竟几何,修短非所愍。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

    诗的大意是:龚胜不仕于新莽,绝食而亡,李业不顾公孙述征招,饮鸩而死。嵇康好谈理而致窘迫,受刑东市;霍原不支持王浚谋僭,遭捕被斩。遥望树木绿叶,遭严霜而枯萎,使人悲凄;人生如朝菌一样,遭强风而零落,令人忧惧。虽然相遇知音,但为时甚短,生命长短倒无足担忧。怨恨自己有君子之志,为何不在山里隐居。

    诗中举出四位历史人物自比,诉说人生之无常;控诉刘宋王朝对自己的迫害,流露出对晋室的怀念和不能终老山林的遗憾。说到底,谢灵运最后的“无检”冲动,也是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而积累下,心理不平衡的大爆发。恃才放狂,特立独行,是魏晋名士作派,所谓惊世骇俗的“造反”,也不过是一时过激和发泄。总之,他的人生轨迹上会不时出现“无检”表现,所以许多人感叹,人生的悲剧归根到底是性格悲剧!

    03这种性格是怎样养成的

    谢灵运为何会有如此的“无检”性格与行为呢?这实在是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谢灵运生长在百年望族、人才辈出的谢氏门第,母亲是王羲之的外甥女。强大的家族基因、优越的家庭背景,加上自身过人的天资,谢灵运从小就博闻多学,长于诗文,既有文人的书香气质和清高,又有贵族的放达无羁之傲气。

    曹子建庙碑拓片

    他曾说:“天下的文才共有一石,曹子建才高八斗,我独占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这种自信与疏狂,正是魏晋之际名士风流的特质。他出身高贵,家世显赫,是典型的官三代。人有这样的背景,往往会带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这也使长大后的谢灵运性格中自然多了一些任性与自负,自然会形成放荡不羁的个性。个性张扬的人总是藏不住自己的实力,往往会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体现。我想,谢灵运就是这样的人。

    谢灵运崇尚大自然,为了探索欣赏大自然无穷的妙趣,他总是以探险家的气魄和诗人的激情,亲临深山幽壑,激湍飞瀑,以先得山水胜境为快,并力求将自己感悟到的山水美景转化作诗歌,并高兴地传递给读者。

    对世界许多问题的认知,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看法就会不同。许多人认为他本可凭借优越家世,快乐地做一个地位不低的官员和富翁。他若学会中庸,不 "恃才放逸”,岂会如此下场?有人认为谢灵运若真能归隐山林,远离庙堂,尚可全身而退。认为他有如此“无检”性格,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在中国古代,总体上要求文人要循规蹈矩,不可离经叛道。古代中国文化价值中,似乎是一元价值观占统治地位。与统治者价值态度不吻合的,人们就会把他们视为异类。统治者是不能宽容特立独行的人。也正是因此,在那样沉闷天地里是很难产生天才的。天才就是那些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思想与行事的人。比如,当一大群人都反对他的时候,他还是依然不改变想法。谢灵运是个性张扬的人,有着强烈的欲望、强烈的渴求,和强烈的表现欲,所以他会不断地“无检”。其实,时代不需要那么多随波逐流的人,更需要有特立、勇敢,能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的人。谢灵运就是在诗歌领域敢于有突破的人。

    淸人郑簠 书谢灵运石室山诗轴 故宫博物院藏

    世界充满辩证法。我们是否可以摆脱陈旧思维,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有如此的“无检”性格,谢灵运才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他有非凡的才学、开放的视野和独立的追求,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想活出生命的意义。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 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 螃蟹形状可怕, 丑陋凶横,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需要勇气。”谢灵运不顾一切地去披荆斩棘,风餐露宿,四出游览,并且写了很多模山范水新奇的山水诗,震动朝野和文坛,他就是敢去做这“第一个”的山水诗人。

    在整个南朝一百七十年中,文名最盛的,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也就数山水诗人谢灵运了。稍后的文坛宗师沈约在《宋书》中称赞谢灵运:“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从思想角度来说,谢灵运的“无检”性格好像是受道家思想支配的,道家的主张是順性轻物,主张身与心的和谐,挣脱“物役”的束缚, 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所以谢灵运他会恃才傲物,行事乖张,跋山涉水,探奇揽胜,甚至为官竟敢不循规蹈矩,任性散漫。

    有人说谢灵运的悲剧就在于他有智商无情商。假如谢灵运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我看谢灵运的“无检”个性是不会有这样的情商的。

    人们说天纵伟才,必然意气豪横,而不是缩居一方, 甘愿埋没于尘世之外。天才存在的意义是让他们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自己的喜好中去,并通过种种痴迷的努力,达到非凡的境界。不会去追求人生的多元化,不让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是无法实现新奇超越的成就的。天才往往是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的,我看谢灵运也是这样的天才。

    缺乏思想解放的冲动,缺乏超越性的探索,缺乏超功利的审美追求。是不可能对生活有诗情的理解,也不可能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有丰度与深度。假如,谢灵运“有检”,沉着冷静,明哲保身,墨守成规,谨小慎微,我看他一定会成为平庸之辈,就不会有高光闪耀的成就。

    谢灵运奇才博学,穷力追新,不顾后果,别开蹊径,而他人生的路上却接连不断地出现“无检”,接连不断地遭受挫折。而谢灵运却依然我行我素,并且骄狂一世。谢灵运有独立的个性,又要自我实现,所以就产生矛盾,产生苦闷,最后产生悲剧。

    有句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谢灵运是可怜之人,而他的“无检”性格是“可恨之处”吗?我看“无检”性格应该是他的可爱之处!

    04“无检”性格带携温州名闻天下

    说到中国文学史,绕不过山水诗,说到古代山水诗,绕不过谢灵运。谢灵运是南朝文学天幕上的一颗大星,竟然突然陨落,可是他划过天空留下的辉光,仿佛成了永放光彩的长明星,在中国文学史上总是熠熠生辉!也是由于谢灵运的“无检”个性,在温州开始大写山水诗,带携我们温州名闻天下,成了环球著名的山水名城!

    谢康乐 石刻像

    所以我们温州人会永远记住谢灵运,怀念谢灵运。

    回望千年世上尘,原来无检亦精神。

    君看山水东瓯美,谢客池塘草自春。


    为纪念谢灵运出守温州一千六百周年,谨写此文,以表敬仰。

    来源:温州文史馆微信公众号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443.webvpn.wzu.edu.cn/s/ycSYVF95y7PMVgi35HGunA

    上一条:瑞安人文:沈洪保|陈茂烈生平考辨

    下一条:温州文史馆:宋元温州诗略 | 推动宋韵瓯风的流播和传承(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