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纵横相辅 精当细致——浅评斯声《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精讲》

    作者:  编辑:  来源:温州晚报   日期:2012-01-06  阅读:

    收到斯声先生的皇皇巨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精讲》(下面简称《精讲》)已多时,每次面对这五大部厚厚的、沉甸甸的书,我都禁不住一阵感动。在我眼前浮现出一位清癯的耄耋老人,他在离休后,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用圆珠笔笔耕不辍,终于完成这部巨著,其个中甘苦可以想见;其不惮劳苦、坚毅顽强的奋斗精神令人敬佩。

    我是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对古典文学涉猎不深。古典文学的注释选本可谓不可胜数。就我所见,《精讲》的篇幅浩繁是前所未有的。前所未有的还有它的体制。《精讲》以文体分类,按韵文(包括诗、词、曲和民歌)、散文(包括辞赋、骈文和散文)和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古典戏曲和小说)分为三编。这种体制的好处是文体发展的脉络一以贯之,较为清晰,没有割裂之感。我曾从事过文学史的写作,曾参与了由张炯先生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的写作。当时在写作过程中,还是按惯例,先介绍时代背景,然后分别叙述这一历史时期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的创作的概况,以及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当时大家在写作过程中,也感到存在着偏重于书写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的成就,而忽视了对各种文体自身发展历史的梳理的问题。之后,在文学史写作的各种讨论会上,这个问题屡屡被提起,但始终没有定论。当时大家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分别拟定各文体史,如《中国诗歌史》、《中国散文史》等等。我以为斯声先生的《精讲》,为中国各文体史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建议斯声先生可以在《精讲》的基础上,分别撰写《中国诗歌史》、《中国散文史》、《中国戏曲史》等。有了《精讲》这么坚实的基础,这个写作计划虽然庞大,应该还是可行的。

    上面说的是《精讲》从纵的方面体现了各文体发展的历史,此外,在横的方面,《精讲》对每一篇(首)作品讲述得十分精当,十分到位,不愧“精讲”之名。在以往的注释选本中,往往只是注释,只起到工具书的作用,很少作艺术分析;而各种鉴赏辞典则偏重艺术分析,不重视注释,往往该注释的不注释,而尽人皆知的词句却偏偏喋喋不休地解说。而《精讲》则把训诂和鉴赏相结合,即使读者读懂作品,又引导读者渐入佳境,进入美妙的艺术殿堂,获得极大的艺术享受。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精讲》先是介绍此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写作的过程,确定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义杰作,表现了作者特有的艺术风格,是李白诗歌最主要的代表作。”接着作诗篇结构的剖析:“首句定调——领起全篇”、“交代来历——展示古蜀地山川图景”、“详写‘难’字——具体描绘蜀道之难”、“从自然到社会——由险要关隘引出险恶政治”、“篇末照应——增强效果”。对整首诗的艺术特色条分缕析,十分透彻。我曾读过一些鉴赏辞典,我自己也曾撰写过其中的条目,可以毫无夸张地说,还没有看见有任何鉴赏辞典像《精讲》这样,在艺术分析方面如此精当细致。更可贵的是斯声先生能对古今对《蜀道难》主题的探讨一一列出,以便于读者参与。可以想见,斯声先生在浩瀚的书海中钩沉辨识,得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然而,斯声先生对此犹嫌不足,最后再从“新——形式创新”、“巧——手法奇巧”、“雄——气势豪雄”三方面来分析《蜀道难》此诗的奇妙之处。至此,对《蜀道难》的分析才算画上句号。由此我们不难看到斯声先生对学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认真负责的精神。

    要完成这样一部古典文学的学术巨著,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学养是不可设想的。正因为斯声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才能独力完成这部本应由集体完成的巨著。林爱泉先生在《厚积薄发——感悟斯声老师的古代文学教学艺术》一文中,说到斯声先生在课堂上讲解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名篇《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斯声老师的讲解不是到此为止,他充分发扬了自己挥洒自如的教学功底,进而问道:‘后来陆游的孙子有没有把“王师北定”的好消息告诉他呢?’引出宋末元初诗人林景熙(浙江平阳人),于陆游去世六十六年后所作的诗《书陆放翁诗卷后》”。倘不是平素博览群书,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安能及此?斯声先生学识渊博,博闻强记可见一斑。

    我们常说“识见”,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有真知灼见。正因为斯声先生拥有渊博的学识,也就有了不俗的见解和眼光。他在选取作品时,并不一味选名篇,而是选最能全面反映作家思想艺术特点的作品。例如晋代诗人陶渊明,他不仅选了脍炙人口的、静穆的田园诗,如《归园田居》、《饮酒》,还选了《〈读山海经〉》、《咏荆轲》这样的“金刚怒目”式的诗歌。斯声先生在《陶潜》的前言中,就引用了鲁迅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题未定”草》)

    另外,在选诗人时,斯声先生的眼光不仅停留在著名的大诗人身上,也关注那些不为大多数人熟知的、比较冷僻的诗人,如宋代诗人王十朋、翁卷、赵师秀等。颇为难得的是,连到处题诗的一代君主乾隆皇帝的诗,也被选入《精讲》。这是在此以前的选本不多见的(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过《乾隆诗选》)。既然乾隆皇帝写了那么多的诗,就不应该因为他是皇帝,是封建统治者,就无视他的存在,不选他的诗。尽管他的诗太多、太滥,尽管他的诗“历史的价值大大超过艺术价值”,可是正如斯声先生在《爱新觉罗•弘历》的前言中说:“他的一些记游诗、山水诗比较清新流畅,较少八股味和庙堂气。”这说明斯声先生具有独特的学术的眼光,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斯声先生堪称全才,他不仅完成了《精讲》这部古典文学的巨著,而且他还集诗人、书法家、画家和摄影家于一身,曾举办个展。在《艺辅群芳》这部诗、书、画、影册中,我们可以看到,斯声先生在每个领域中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他占尽了风流,赢得人们由衷的倾慕。人们更要感谢他为社会,为人民奉献了多么宝贵丰厚的精神财富。

    (刘士杰/文 《温州晚报》20111225/来源)

    0

    上一条:宋史文章妙手 永嘉学派功臣——怀念学者周梦江先生

    下一条:斯声:云轩主人老当益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