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忆昨日风雨共济 看今朝学子前行

    作者:  编辑:  来源:温州大学报   日期:2013-05-17  阅读:

    人物名片:  
    姜苏宾,浙江瑞安人。196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内燃机专业,1988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曾先后担任技术科长、技术厂长、总工程师、地区科协副主席等职,长期从事产品工艺设计、小型内燃机制造的研究。主持开发起重运输机械、农用运输机械、水工机械产品50余种。
      
    1994年调入原温州大学工作,先后担任科研处副处长、机械与电子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工业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任校督导兼离退休党总支十二部书记。
      
    发表 《R180柴油机机体三面镗组合机床实践》、《小型柴油机气门挺柱孔加工》等10余篇论文,参编 《汽车营销》等教材。

    1984年,温州市被国务院列为实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改革开放的大潮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温大人自强不息、开拓奋进、同舟共济、无私奉献,在前进的道路上洒下了一串串辛勤的汗水,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回想学校发展初期,办学条件真可谓

    简陋1994年,怀揣着一颗报效桑梓的赤诚之心,我作为专业人才被引进到原温州大学,担任科研处副处长,承担《工程图学》、《机械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并负责学报工作。
      
    1999年冬,学校撤系建院。机械教研室从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分离出来,筹建机械工程学院,我担任筹建组组长兼党支部书记。新学院的筹建面临许多困难:(一)办公条件简陋。筹备组的办公室是原机械教研室(约24㎡),后在主楼的3楼与4楼之间的空挡处隔出了两间作为学院办公室与教研室。(二)人才缺乏。办机械工程学院需要高素质懂工程实际的人才,那时学院只有七八位骨干,我们先后引进了马光博士、姚喜贵副教授、张大伟博士,并选送李峰平、傅蓓红等老师外出进修培训,还将1997届高职班动手与组织能力强的毕业生留下来作为助理实验员,这批留校的学生由于学历低,待遇相对较差,但他们勤勉刻苦,在学院实验室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资金短缺。工程实训中心的成立、各学科实验设备的购买及场所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当时学校办学资金比较困难。学院要购买设备、建设教学设施,需向学校贷款,以学院负责人及老师的工资作抵押。真可谓 “创业艰辛,筚路蓝缕”。新成立的机械工程学院进入发展的关键期,主要面临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三项任务。虽然规模小,起点低,但大家发扬温大人自强、勤奋、唯实、创新的精神,同舟共济,共创事业,不仅推进了学院的发展,也为温州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机械工程专业的人才。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无论是担任系主任还是常务副院长兼书记,都与其他院领导密切配合,与同事同心协力,谋求学院发展。而作为一名教师,我承担了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工作尽心尽职。

    两校合并是一个发展机遇,学院和学校得到了同步发展
      
    2006年,原温州大学与温州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温州大学,原温大的机械工程学院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此时我已退休,任校督导兼离退休党总支十二部书记。虽然离开了全身心热爱着的管理和教学岗位,但我仍十分关注学校及学院的发展。
      
    合并后的新温州大学,最大的发展莫过于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建起了工程实训中心,陆续建成了一批学科专业实验室,如激光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物流实验室、汽车电器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不断健全为工科师生的研究和创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学校在师资方面大力支持工科学院的发展。目前,机电工程学院已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使得机电工程学院站在当前学科发展的前沿,紧跟国家产业发展导向,进一步强化了学科与地方产业的有效对接,凝炼了学科方向。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重大专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厅局级项目5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浙江省及温州市的科学技术奖项多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十一五”以来,机电工程学院从社会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出发,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按照学校“大力发展工、经、管应用学科,继续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巩固文、理基础学科,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正致力于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建设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自主办学意识,树立主人翁的态度,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合并后,温州大学紧紧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办学活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对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校训“求学问是,敢为人先”是温大学子前行的精神动力
      
    坐落在温州茶山高教园区的温州大学,南眺罗山群峰,北蕴三垟湿地,山水灵秀与翰墨书香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绝佳所在。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的温州大学,已经为温州、浙江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人才。
      
    近年,由于高校扩招、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就业形势看似严峻,学生可能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刚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有较高的期望值,比较理想化,而现实与他们的理想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落差。不少毕业生的择业标准是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轻松且稳定,他们不愿吃苦,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而一旦找不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工作,便以“就业形势严峻”来安慰自己。遥想当年,我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东部的小城铜仁,在一家大修工厂从基础技工做起。做了七八年修理工后,成了当地汽车、发动机修理的权威。若当时我端着高级知识分子的架子,不愿像普通工人一样从基层做起,那满腹的学识岂不是一无所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本领硬,就不怕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记得当年刚毕业不久,湘黔铁路大会战,进入工地的汽车、挖掘机都是进口新车,说明书全是英文,普通工人没有外语基础,于是我就把全套说明书翻译成中文,使得大家刮目相看。一个高级工程人员,必须要有第一线的实践经历。因而,大学生应勇于深入生产一线,从基础做起,不断积累经验,谋求更大发展。我们那个时代需要人才,现在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人才更是不可或缺,社会急需综合素质高、活动能力强的毕业生。所以,当代大学生除了要掌握精湛的技艺,更要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
      
    在温州这块创业热土上,企业人才缺口很大,高新技术类人才更是匮乏。温大学子只要合理规划,准确定位,并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吃苦耐劳,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校训“求学问是,敢为人先”当是温大学子前行的精神动力。

    (姜苏宾口述 王佳丽、陈飞凡整理 温州大学报20130430/来源)

    0

    上一条:洗手,开衣柜,拿书

    下一条:温州学界奇士张乘健昨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