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勤勤恳恳培育人才 兢兢业业服务地方

    作者:  编辑:  来源:温州大学报   日期:2013-01-29  阅读:

    人物名片:
      张学俊,1942年生,江西萍乡人,教授。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仪器分析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原核工业部华东局。1985年调入原温州大学,先后担任轻工系副主任、主任和应用技术学院院长等职。致力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的教学和研究,在用高效液相色谱间接紫外检测技术对酒类分析方面有突破性成就。应邀为英国皇家科学院组织编写 《分析科学大百科全书》,撰写并发表论文《FoodandNutritional》。研制的两种“电镀新工艺”在温州、广东等地30多个企业中推广应用。 曾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40多篇,多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论文奖。

    作为一名温州大学发展的见证者,能谈点什么呢?我1985调入原温州大学,致力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的教学和研究,为原温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创建和发展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07年退休。我就谈谈自己这23年来在原温大工作的经历。

    勤勉刻苦 与温大同奋进
     
      原温大创办初期,从全国各地调入一批名校毕业的温籍教师,这批教师默默奉献、全心扑在教学和学校建设上,直到退休。
      
    1985年,原温大在资金非常困难情况下,斥资16万元从日本引进温州市笫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当时急需仪器分析人才,我正是作为这种仪器分析人才被引进到原温州大学的。
      
    进原温大后,我为自己设定的笫一个目标是必须当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五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从不看教材。教学中还常结合自己前二十年的工位经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好,师生互动多,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不错。
      
    我所掌握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是当时学校价格最昂贵的仪器,为此,我为自已设定的笫二个目标是必须用好这台仪器。凭借这台仪器,我们为温州染化厂、清明化工厂等企业解决了产品出口技术难题,并帮助温州染化厂、温州制药二厂、金华制药厂等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同时,我还指导学生用此仪器作毕业论文。我指导的85届毕业生孙景绍的毕业论文在国家级刊物《色谱》上发表,在当时引起轰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经济发展迅速,急需高科技的支持,为此,我又为自己设定笫三个目标:走向社会,用自己的技术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我一方面在校外上课,一方面办培训班,另外,还创办了“温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温州市宝玉石鉴定中心”,十多年来该中心已成为温州市唯一法定权威宝玉石检测鉴定机构。上世纪80年代末,温州许多企事业单位进口分析仪器,请外国人安装一台仪器价格很高,我有这个技术,便毛遂自荐,为温州东方化工厂、亚热带研究所、鹿城环保局、制药二厂等单位安装进口仪器,除获取收益外,还提高了技术,增强了与社会的联系,也丰富了讲课内容和学生实习场所。上世纪90年代初,温州个体经济蓬勃发展,打火机、灯具、琐具、微章、纪念币等成为龙头轻工产品,这些产品的关键技术是电镀。当时我有幸任温州电镀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与企业合作积极参与电镀技术的研制、推广和应用。我研制的“24k仿金技术”、“枪黑色电镀工艺”在温州的鹿诚、永嘉、平阳及广东的汕头、揭阳等地30多个企业推广应用,我研制的拉链化学浸镀技术、汽摩配件化学镀镍技术、打火机变色龙技术、防风王打火机不锈纲浸镀铂金技术等,获得多家企业认可,我的这些技术没有专利也没有论文,但确确实实为学校、企业及个人都带来很大的效益。
      
    我在原温大的前十年是埋头苦干艰苦创业的十年,也是我在副教授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十年。后十年里,由于原温大的发展非常需要教授,我又为自已设定新的目标:晋升教授。工作之余,我牺牲休息时间把自己前十年的工作成果整理成论文发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应邀参加英国皇家科学院组织编写 “分析科学大百科全书”并发表论文《FoodandNutritional》。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于1998年晋升教授职称,成为原温大历史上笫四位教授(其他三位当时均已退休)。
      
    人的一生要不断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不懈为之努力,不管结果怎样,努力的过程总是充实和快乐的。这是我的深切体会。

      
    开拓创新 看温大新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应自觉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地方高校的教师,也应以解决企业遭遇的技术难题为已任。当时我对接企业做的一些事情都是带领学生一起参与的,这也是我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另类”科研。这类科研没有立项,没有国家经费,也没有劳民伤财的鉴定会,而是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并且师生共同参与,有利于促进师生间沟通和交流:一方面,通过这样实用型的科学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方向及实际应用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得教学更有说服力,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在与学生一起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过程中,我与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有的学生毕业20多年以来,每年春节都来看我。前段时间,85、86届同学聚会,邀请我参加,聊天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当年的学、教、实践相结合的“另类”模式,他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温州大学扩建,时任校长谷超豪带领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学校专升本,迎来了原温大发展的春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所在的食品教研室经历了从食品工程系、轻工工程系、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的发展过程,从一个食品加工专业发展到精细化工等六个专业。
      
    学校要升格为本科,首先要有高层次的师资,最快的办法是引进,而引进需财力。当时学校的财力主要靠扩招,然而,化学化工类专业招生情况并不好,即使尽了最大努力,招生最多的一年也就100人。那时学校经费完全按学生人数划拨,我所在学院是全校经费最少的学院,这样的状况也制约着学院人才的引进。因而,我们只有创造条件自己培养。学校撤系设学院时,共成立了10个学院。院长基本上由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引进的教授担任。唯有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由我担任院长,聘任中科院院士钱逸泰担任荣誉院长。钱院士担任荣誉院长期间,为原温大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钱院士的关怀下,我们先后派出四位教师到中科大读博士或进修,一名教师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读博士,一名教师到香港理工大学学习。其中,马剑华老师读博期间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学成回来后,很快晋升了教授职称;黄向红老师在香港学成回校后也评上了教授;吴仁安去了大连化物所读博士,由于成绩突出,博士毕业之后又去了德国、美国读博士后……许许多多优秀的教师,都曾经为原温州大学的发展献出了青春和力量,我深深地感激和怀念他们!
      
    通过引进和本校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原温州大学的师资力量逐步壮大起来了。2006年,原温州大学与原温州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温州大学。新温大新气象,现在的温州大学,人才济济,科研成果累累,发展日新月异。祝温州大学繁荣昌盛!(张学俊口述 小早 朱倩 鲁翡整理)

    (温州大学报20121230/来源)

    0

    上一条:我与温大的不解之缘

    下一条:艺术伴随完美的人生——序斯声《云轩诗词曲联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