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风采
    温大学人

    李方华:温州教育“活字典”

    作者:  编辑:  来源:温州都市报   日期:2012-09-07  阅读:

    九山河畔,籀园静幽。在一侧蜿蜒的“文德”走廊墙上,镌刻着1500余名温州历代进士的名字。状元王十朋、木待问、赵建大、周坦、徐俨夫……看着这些名字,我们仿佛来到了温州教育的历史深处,漫游在古代温州人读书成才的画卷里。在另一侧,临河的是“服膺轩”,站在匾额之下,令人想起《国立清华大学校歌》中“服膺守善心无违……”的歌词。是的,老师的教导岂能忘怀;“籀公祠”是纪念孙诒让先生的,温州的近代教育离不开他。而籀园里的原图书馆建筑颇具现代风格,展示的正是温州现代教育风貌。无论是南宋的温州书院,还是近现代的温州办学,我们都可以从实物和图片中寻到其历史的来龙去脉。

    教师节将至,温州教育史馆也将于此日试开馆。对此,参与筹建的李方华老师显得格外兴奋。他按捺不住内心欣喜,奔走相告。李老师是史馆的史料总监,为此花费了不少心血。

    瘦小、微驼,一副近视眼镜,李方华是位很有气质的老人。头发虽然不多,但也梳理得很整洁;一件格子衬衫,彰显风度。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李老师在78岁时还能登上海拔3000米的云南玉龙雪山,在海南三亚海湾潜泳一小时。

    李方华说话总是循循善诱,用夹带着乐清腔的普通话,和蔼可亲地与人交流,仍如当年校园里的一名教师。从事教育事业60多年的他,对温州教育历史的风雨历程了如指掌。听李方华叙述,仿佛在读一本厚厚的温州教育史。

    温州教育,千年三个黄金时期

    金:温州教育史馆即将落成开馆,您作为温州当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证人,面对珍贵翔实的教育史料,您最想说的是什么?

    李:多年的夙愿实现了,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多谢上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解决了一直无法落实的难题。

    随着温州教育事业的发展,6年前,我们曾经设想建一个教育展览室,记述温州近现代教育历程。经专家商讨,张索先生提出了建设温州教育史馆的设想,我们很赞同,并由他承担了史馆的空间陈列设计总策划。

    教育史馆分三部分:古代科举、近代兴学和现代教育。史馆里史料翔实,不少是原件,弥足珍贵。我是新中国成立后经历温州教育风风雨雨的人,只是还记得一些史实,现在年龄大了,靠张索、金文斌、张永坝和徐志标等其他同志的佐证帮助,使馆内的史料真实可靠。

    金:温州从南宋建立书院开始,经历清末科举废除、民国初年创办现代学校,直到今天创办各类学校和大学。您曾主编《温州教育志》,那么温州教育的黄金时期是在什么时候?其特征是什么?

    李:温州教育源远流长,早在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平阳首建学宫(县学)至东晋太宁年间(公元323年)温州又建立府学,均为全省首创,至今已有1600余年。唐宋以降,温州各县相继成立县学,如王开祖开设东山书院、周行已开设浮沚书院等,温州教育正式兴起。

    要说温州教育的黄金时期,我认为,温州教育发展史上有三个黄金时期:

    第一个是南宋时期。当时“永嘉学派”崛起,叶适作为“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为传授学说而大办书院。因而温州书院在南宋时形成一个鼎盛时期。宋代浙江有书院48所,而温州就有12所,占全省总数四分之一。可见,当时温州学风之强盛。

    第二个是晚清时期。尤其在瑞安,出现了一批热心教育的名家,诸如孙诒让、黄绍箕、黄绍第、陈黻宸、陈虬、宋恕、刘绍宽等。最突出的就是孙诒让先生。他放弃治旧学,大兴新学,从1895至1908年的13年间,在他的积极倡导下,温处(温州、丽水)创办各类新式学堂300余所,其中如学计馆、方言馆、蚕学馆、瑞安普通中学堂、温州府中学堂和温州师范学堂等。他可称东南大儒、杰出教育家,温州教育发展与他关系密切。

    第三个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温州教育步入现代教育阶段,真正得以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记得我任市教育局长的17年中,市区新建学校不到10所,而近10年全市新建校舍400.2万平方米,年均净增40万平方米。特别是民办教育发展迅猛;同时,高等学校发展也很快,现有6所,在校生达7.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3%。高考上线人数11年来均居全省第一。

    总之,改革开放后的温州教育不论从硬件投入、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都大大胜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这是温州教育事业发展的真正黄金时期。

    主编志书,历数温州办学之冠

    金: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教育的?当年怎么会选择教育事业?这对于您的一生来说很重要吗?

    李:从参加打游击时就开始了。1946年我考入上海中国新闻专科学校,打算毕业后与你一样从事新闻。后来由于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无法遂愿。1947年回到乐清参加游击队。当时括苍中心县委举办了6期青训班,由我主持其中4期。与青训班学员打交道,我有了当教员的感觉,从而喜欢上了教育。

    不过,真正从事教育事业是从新中国成立初开始。1952年我从乐清调到了温州地委宣传部,不久被调去参加学校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学书记、校长、教育局长、大学书记,直到1988年离休,先后60余年,可谓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你看,如今还整天为教育史馆忙碌,仍与温州教育有关啊!

    金:所以,人们称您是温州教育的“活字典”,真是名副其实。您参与了温州的教育事业,见证了发展过程中的辉煌和坎坷,您能说出温州教育史上的几个“第一”吗?
    李:“活字典”不敢当,因主编过《温州教育志》等,接触史料多,略知一二而已。

    全省第一所县学(学宫)于西晋太康(公元280年)创办于平阳。全省第一所府学——永嘉郡学,创办于东晋太宁323年。全国第一批专习算学的学校——瑞安学计馆,创办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全国第一批农业学校——蚕学馆,创办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当时全国仅3所,温州名列第一。全国第一所中医学校,陈虬创办于光绪十年(1884年)。全国第一份数学期刊《算学报》,为黄庆澄著编,创办于1897年7月于温州府前街(石印版)后移至上海出刊。在晚清至民初十年间温州赴日留学者135人,位居全省前列。

    还有,温州素称数学家之乡,涌现了60名温籍数学家群体,中外院士10人,担任过大学校长的6人,担任过高校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的31人,可见温州数学家群体对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与温州最早创办数学学堂、历来注重人才培养分不开的。中国现代数学先驱、著名数学家姜立夫(1890~1998)是苍南人,为第一位获哈佛大学数学博士的中国人,是南开大学创办数学研究所的第一人,培养出中国第一代数学家(如陈省身等)多人。他还是在中科院首创数学研究所,将西方现代数学科学引入中国的领军人物。此外,百年老校温州中学有不少著名数学老师如陈叔平等,培养了不少数学家。

    其实还可以举出许多个“第一”,如温州高考上线人数11年来均居全省第一等,说明我市人口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了。

    教育生涯,两件往事比较满意

    金:在您的教育生涯中,最满意的事是什么?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效益?另外,是否至今留有令人心痛的遗憾事?

    李:两件事。一是将遭受“文革”破坏的温州中学整顿成省重点中学。二是将温师专提升为温州师范学院。

    1978年,我在温州中学校长任上。由于“文革”的破坏,温州中学的师资队伍零乱不堪,有的骨干教师被调去当供销员了,我看后很心痛。在领导的支持下,我用了一年多时间,调整和充实教师队伍。如让在校办厂当供销员的洪震寰、童平生等多位优秀教师回归教学;从全市抽调各学科带头人到温中,并将不能胜任高中教学的调到初中部去。另,我强调制订校规,整顿校风学风,恢复初高中六年制以及扩建校舍、购置现代化教学仪器等措施。经过三年努力,学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初三毕业生升入本校高中的占毕业生90%以上,高初中学生尖子参加省市各科竞赛均名列前茅,温州中学重新被省评定为全省18所重点中学之一。对此,我深感欣慰。

    二是将温师专提升为温州师范学院。当然,我是配合温师专校长谷享杰共同完成的,只是我们配合得很好,相互支持、合作。

    确实,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也留下许多憾事。虽然“文革”中,我也被批斗,关牛棚,但作为领导,在执行“极‘左’路线”的运动中也有伤人之处,回想往事遗憾歉疚。尤其在“大跃进”后期,上级强调整顿教育事业,部署精减人员、下放农村等,我都奉命执行,使一些同志蒙受艰辛,现在回想起来甚感内疚。

    不可无癖,两大爱好人称三U

    金:哦,您这样反思自己,令人敬佩。这种历史性的反思,对我们这个社会很必要。

    清人张潮说:“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我知道您有两大爱好,可称为“癖”了——集邮和旅游。能说说您对这些爱好的理解吗?

    李:是的。一个人,除了事业外,应该有所爱好。我的爱好是集邮、旅游和交友,人称3“U”。集邮是我的第一喜好,同时也喜爱旅游,把集邮与旅游结合起来。我走遍祖国的名胜古迹,还出国旅游五大洲40个国家。前年秋天,84岁的我独自一人游览了地中海周边8个国家。我一边旅游,一边收集邮品,寄递原地明信片,增加了收藏的乐趣。最近我还收藏到两件难得的邮品:一是“上天”的。从“神九”(太空邮局)带回来的实寄封;二是“入海”的。从“蛟龙”潜入深海7000多米带回的实寄封。这些年来,我共编组邮集30多部,如《百年恩来》、《小平百年》、《长征精神代代传》以及《奥运星火》、京剧、书法和生肖邮票等。我还担任市老干部邮协会长,协会每年都举办邮展,深受师生欢迎。

    通过集邮、旅游、交往,我结识了不少邮友、驴友,以及各校师生,还有打游击时的老战友,可谓朋友遍天下。我认为人到老年就要乐观开朗,想得开、放得下。所以我有三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在集邮旅游中乐于助人,组团、带队、拍照,热心为旅友服务,所以有人说:“跟着李方华、游遍大中华”,哈哈。

    李方华1927年10月7日出生于乐清乐成一个父亲为名中医的家庭。8岁就读于乐清高等小学,1939年考入旧温属六县联立初级中学(今温二中的前身),后因温州沦陷转学乐清中学,1943年考入瓯海中学(今温州四中)读高中。从中学时代开始,他追求进步,参加爱国进步学生运动。1946年考入上海的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后并入复旦大学),1947年,因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黑名单,离开上海,转入浙南游击纵队括苍支队,参加武装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乐清县委宣传科科长、县委秘书,兼管培训小学教师工作。1952年起,他调至温州地委,历任温州中学、温州二中、瓯海中学(今温州四中)等学校主任、书记、校长等职,1954年任温州市教育局局长,后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81年温州地市合并任市政府教卫体办副主任。1983年,他调至温州师范学院兼任党委书记,他深入调查,改善办学条件,与校长谷亨杰一起将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提升为温州师范学院,直至1988年离休。

    离休后的李方华仍在为教育奉献余热,领衔主编百余万字的《温州市教育志》和《温州市学校概况》。近几年来,与市教育界老同志一起筹建温州教育史馆。

    采访对象:李方华 教育专家 原温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简称李)
    专栏主持:金辉 本报记者(简称金)
    摄影:陈莉莉
    (温州都市报20120906/来源)

    0

    上一条:多味人生感悟多——访原温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桂生

    下一条:温大退休六教师获市“文艺事业突出贡献奖”